03.03 你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餵你才到我腰了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認為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這種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轉,是對拯救或振興農業的一種有效的辦法,也是一個切合中國現實的好辦法。

眾所周知,目前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關鍵是糧食價格太低,農業比較效益低下,種糧難以養家餬口,所以土地擱荒現象嚴重,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大都跑向了城市打工,導致了農村空心化局面。如果這種局面不改變,農村今後更加沒人種糧;加之80後、90後、00後農民不會種糧,農村土地擱荒現象將更加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還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扭轉,農業問題將更加嚴重。

由此,專家學者提出土地流轉,其真實目的或意圖在於通過流轉的方式集中農村擱荒的土地或集中農村耕地,形成大片耕地,形成農業規模效益,以便實施機械化耕種,降低糧食種植成本,讓從事農業耕作的人能夠有錢可賺,讓農業成為能夠足以養家餬口的產業。

而且,從現實看,土地流轉、集中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是必須方向,也是中國農業的唯一出路。但土地流轉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應該從法律層面對農村土地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問題進行約定和定性,比如土地可否買賣,如何在不買賣的條件下,讓資本下鄉放心進行土地流轉從事農業種植等等,還有土地流轉之後農村農民的出路問題怎麼解決,等等,只有這一切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之後,才能消除土地流轉的障礙,讓土地流轉順利地“轉起來”。


開偉觀察


目前的土地流轉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流轉,充其量就是土地轉包而已。真正的流轉需要產權清晰並有完整的產權,目前我國的土地政策還有其特殊性。

專家強調的土地流轉是方向,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方向,也就是規模化、集約化、才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才能提高中國農業的競爭力,這是方向。但是明確的方向如何實現才是根本,不能為流轉而流轉,而是農業農民農村三農問題統籌考慮,系統謀劃才能做好工作,達到目標。

要實現土地流轉首先必須穩農民的心,就是讓農民未來有保障,對未來有信心,這就需要給農民建社保,建立最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農民60歲以上每人每月200元,土地流轉後再加50斤糧食的費用,這才是解決農民後顧之憂的辦法,農民對未來有信心,土地流轉才能落到實處。

二是產權要逐步清晰,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一地三證,集體所有權,農民承包權和經營權,一塊土地出現三種權利,實質就是責權混雜,權利分散,誰都沒有真正意義的權利,這樣流轉出讓土地的沒有完全權利,被流轉的心裡也不踏實,有恆產才有恆心,產權問題不清晰,就實現不了真正的流轉。所謂的承包權和經營權流轉,根本不能達到穩人心的作用,經營就有可能短期化,效益就有可能實現不了。

再要注意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和地形複雜,丘陵地貌的特徵,我國土地流轉不可能出現大公司大規模,一方面農業利潤薄,大公司參與農業大多是不懂農業的盲目投資,08金融危機後一窩蜂的投資農業,沒有一家成功,都是不懂而衝動,不切合我國實際,我國土地流轉未來還是要以家庭農場為主,300到500畝的經營規模適宜。

不看好目前的土地流轉,因為無論流轉者或者被流轉的都沒有也不可能長期經營,最終會有很多隱患。


林草局郭青俊


在當前農資價格上漲糧食價格低迷的情況下,某些專家認為這是促進土地流轉的最佳時機,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三農問題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三農問題解決不好將會造成社會不穩,它不只是我國糧食安全問題,還涉及到廣大農民的利益,廣大農民的生活問題,致富問題。不能為了實現土地規模化種植而犧牲農民的利益,農民為國家做出的犧牲夠多了,我們應該用改革開放的紅利來補償農民,專家們不能出一些餿主意來傷害農民。

雖然說隨著農資的上漲糧家的下跌農民種糧收入不如從前,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靠種地來維持生活,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把土地從農民手裡奪走,許多家庭在沒有其它收入的情況下將無法維持生活,這些農民不在少數,專家們偏面的考慮問題是無法解決三農問題的。土地流轉必須是農民生活得到保障,他們自己覺得對土地不在依賴,在其他行業工作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這才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幸福,要想做到這一步,更需要整個社會對農業的關心幫助,不要認為農業問題就是農民自己的事,它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大事情,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要想解決一個落後的農業問題是很難的。

農業要發展,解決農民生存問題是關鍵,只有把農業農民農村三者的關係理順,解決好農村農民問題,讓農民安居樂業,讓農村明媚亮麗,農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的每一個政策都要以人為本,農業問題亦然,如果沒有六億農民的幸福,土地流轉有何意義?還是希望專家們在說話之前首先到農村搞好調查,正如毛主席所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無視人民的利益的專家不是好專家。


忙碌快樂農家人


問: 你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答: 國家推行土地流轉從農業發展改革的大方向上來說,絕對是正確的,只是目前一些地方土地流轉的配套體制和設施跟不上。


首先、農村土地面臨著流轉需求。

由於農資上漲、糧價下跌,傳統種糧在國際上沒有成本竟爭優勢,農民種糧賺不了錢,很多人不願意種地,特別是年輕人,普遍不會種地,農村土地拋荒現象越來越嚴重,從農村的實際情況看,農村很大一部分土地是閒置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也是有意願流轉土地的,如果不推行土地依法流轉,農村的土地拋荒現象將會更加越來越嚴重。如果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流轉,讓土地流轉給有經經實力,有農業生產技術,有農產品銷售渠道的經濟組織和個體經營,對農村整體經濟的提升是有好處的,一是農民流轉土地後可以享受土地流轉租金或者股權收益,二是流轉土地後可進城打工創業,增加農民工收入,同時農民進城可以為城市經濟作貢獻,三是部分農民還可以實現就地打工,多方收益作保障,土地流轉的政策和大方向是正確的。


其次、農民流轉土地的意見不統一造成土地流轉難。

在農村有一部分人在城市打工創業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都希望將農村土地租出去,不要說多少給點租金,不要租金也得求別人種地,送別人往送不出去的,不得不拋棄丟荒,因為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打工創業真的比種地划算。但對於農村另一部分人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將土地流轉出去後,如果土地流轉收益低或者說沒保障,自己又不能進城打工,老來又沒有養老金及生活保障,所以,這部分人是絕對不願意將土地流轉出去的。這樣一來,有的人願意流轉,有的人不願意流轉,由於承包土地的人一般規模化成片承包,方便規模化生產經營,但農村每家每戶的土地都是混在一起的,一些農民願流轉,一些不願流轉,這樣就造成了農村土地流轉不出去,從而導致不願種地的人不得不將土地拋荒,種地的農民種糧成本高,糧食價格低,造成農村經濟永遠發展不起來,農民的收入永遠提不高。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是近年來各地流轉土地的農民被承包大戶騙的現象屢見不宣,農民流轉土地後,老闆跑路,無故拖欠流轉租金,農民的流轉收益無法得到保障,農民不願流轉土地。



再次、要推行農村土地規模化流轉,配套體制建設必須跟上。

1、土地流轉的法制建設必須跟上。比如,農民將土地成片流轉後,承包大戶虧本跑路,農民的流轉收益和權益誰來保障。

2、農民社保待遇必須提高。這是很多農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土地是農民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失去土地,老來生活怎麼保障?政策應該提高農民養老、醫療保險的各項待遇,引導和鼓勵現在的農村年輕人掙錢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做到所有農村人老來都有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相信沒有農民不願意流轉土地的。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面臨著規模化的流轉需求,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流轉土地從大方向上來說是正確的,但目前很多農村的土地流轉法制建設和保障機制跟不上,土地要想規模化流轉依然難,只有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逐步因地制宜的推進土地依法流轉,無法做到一刀切。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家的政策對於農村這方面還是重視的,弘揚農村的土地再改革,這一方案也已經有幾年下來了,從整體上看,土地集中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部分的農民放開了手腳,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城市務工的大潮中,相對的承包土地的大戶也有了發展的機會。農村的農事與普通百姓沒關係了,老年人和婦女都成為閒散的輔助的農業人員,年壯的婦女能季節性的掙點幫傭工資,也就是插秧時可以掙那一時段的工錢了,和幹一些雜活。

其實從這幾年的實踐來看,土地集中承包的一此弊端也以顯現,從最初的承包者到目前的承包者,很多的人是做的賠本的交易,人算不如天算,算的有吃的無,只落得灰頭土臉,一跑了之。咱們丘陵地帶的土地今年4OO元一畝地都沒人承包了。究其原因就是糧賤傷農,幾百畝的土地除去機耕費和人工成本,所剩的不如打工的人掙的多。一不注意就賠本了。

專家們對於政策的宣傳一般是根據地方的地理和種植前景而決定的,其實我國大多數都是丘陵地帶,這些地方的土地較為分散,而且大小不一,不能和平原地帶相併論的,很多的土地機械操作都是難題,何況農資肥料一直在增長,而即使專家支招土地流轉的計策再好,但是糧價多年維持不變,計策只能是流於形式。現在很多地方的土地又回到各家的手中,又回到了當初的現實。

土地的合併歸於大戶種植,是一種好的提義,但是相關的扶助是撬動前進的動力,國家加大投資農業建設才是關建。從目前看雖有一些農業補助,但是卻是杯水車薪,丘陵地帶現在要的是加大農機投資,在不長的時間進行土地整合,才有利於發展,調動農民的極積性。但是根據近些年大量進口糧食的情況看,國家一時不會有大的動作,顯然土地流轉是當前的大好政策,但是也還得慢慢的探索著前進。

,


星空攬夢


現實證明土地流轉無出路,資本投入農業的目的是想獲得利潤,或者是獲得國家補貼,沒有一個是為了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共同富裕著想的。當無利可圖時,他們就會立馬溜之。農村農業的根本出路是集體化之路。


生活趣事8


土地流轉是國家的一項土地政策,也是結合當前農民個體土地面積小、農民打工在外顧不上種地、為實現種植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總產值而產生的。同時土地流轉是在國家為了促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規模型種植而產生的。土地流轉其實與農資上漲、糧價下跌並無關係。

一、什麼是土地流轉,為什麼要進行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指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土地流轉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出土地流轉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流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農業規模經營,這對國家整體農業發展是件好事,土地所有者可以收到土地租金,流轉土地者可以通過規模化經營得到相應的收入。

二、土地流轉完全是在國家政策指引下的職業農民個體行為

從土地流轉的概念和目的,我們又能看出來,政策是國家提出來的,但干與不幹、怎麼幹完全取決於流轉戶自己。從國家的政策長期分析來看,土地流轉將是往後比較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土地分配形式,這是與農民自身的條件決定的。

1、農民為小孩上學進城陪讀的多

現在農村基本連小學都沒有,中學更是沒有了。即使有小學也是師資力量缺乏,村民為孩子讀書考慮,都選擇至少在縣城的學樣上學。這樣,一家人在城租房或者買房陪讀的就比較多了。這樣,再在家種地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家裡主要勞動力選擇就近打工。

2、農民進城打工的多

家裡地少的農民一般都選擇進城打工,這是為了能夠長年地掙到錢,家裡的地一般都託靠給親戚或者其它人照看。家裡沒有主要勞動力,種地自然不能進行下去。想搞個規模化種植更是不容易。

3、農民個體種植,形不成規模,懶於種地

地越少,人越懶,越幹不出活兒。許多農民自己都看不起這點地的收入,自然不會在農資方面進行投入。這樣長期進行閒置反而對土地不好。

4、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需要

一些有知識有魄力的農民為了把規模農業做起來,重新搞一些作物調產種植,需要成片的土地進行統一管理。自然需要土地流轉政策的支持。這是農民自己的選擇,沒有任何人強迫。

三、土地流轉與農資、糧價的關係

土地流轉的前提條件是做好種植成本收穫預算,如果算下來還虧錢,那誰還會去做。這裡面有一些固定因素,比如租賃費、播種收割費用、水費等,年看都差不多;也有一些浮動因素,比如肥料價格和糧食價格。當然這些浮動因素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也會預測個八九不離十,在流轉土地前都會做一個比較完美的預算的。

當然這裡面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經營管理,沒有好的管理,即使其它條件都很正常,也不一定會做得好。這從近些年來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經驗和失敗教訓都能看到來的。也就是說流轉土地的人,有掙錢的,同時也有賠錢的。

而農資上漲、糧價下跌,都是由市場來熱控的。而今年的價格會與明年的價格有什麼不同,這真需要專業地進行預測了。您說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情況下宣傳土地流轉,那是專家的事情,您自己難道沒有一點悟性嗎?對於農資和糧價來說,年年都是不一樣的,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不會太出圈的。

我們在進行土地流轉的時候,最應注意的是按地出價、根據市場調節作物(調產)、機械化種植管理(增效)、團購肥料種子等農資用品(降低成本)、適時開創渠道銷售(增收)。這是個系統工程,而決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個價高了,那個價低了就認為啥能做,啥不能做,一切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增強市場把控和防範能力才是我們應該想到的做到的。


農資人實錄


比如2013年幹稻穀約1.65元/市斤逐年下跌至今天約1.15元/市斤,同時伴隨種子,農藥,化肥,燃油逐年上漲,讓農民深感種田利潤越來越小,此刻提出土地集中流轉,讓農民主動退出土地,必將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專家所謂心思慎密,用心良苦


校長80310


清明節我回陝北老家,看到雖然一冬無雨,可是農民還在積極備耕,有人用驢馱著水桶給山上送水栽樹,馱糞筐給山地施肥,當然退耕還林也做的很好,人還是要勤快。反觀關中農村,由於種地都靠機械、化肥,,種地的人都幹了什麼?種子、化肥、機械費用一扣除,當然不掙錢,青壯勞力都去打工掙錢,連五十歲以上的大媽級、六十歲的大爺級都去打工(建築、裝修,家政),一般打工有歷史十幾年的,都在城裡買了房,老家的土地種的糧食夠自己吃,最多收種季節回去招呼一下,耕種僱拖拉機、收麥子收割機可以把麥子送到晾嗮的場院,這就是在現今的土地私有制度下農村的現狀。“城裡人”到農村租地搞蔬菜基地,多數是外行,而且多是束手當老爺,大部分時間在城裡做其他產業、請客、鑽營、享受,騙補貼,其實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前多年從農村出來的的“能人”。破壞了集體所有制就成了今天的現實。


桃源先生504


農村農民的土地流轉,如何流轉,誰來流轉,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差距很大,土地多的北方地區,土地的流轉費低一點,土地的平面面積大,可能有能人來流轉,農戶的土地承包費低,來轉包的能人可以賺一點錢,土地的轉包費太高,轉包人沒有利潤,那就一定沒有人來轉包了。在南方人多地少的山區,農村,因土地太小塊,不能連結在一起,不適合大型機械化作業,且農戶的土地轉租費過高,就很難流轉出去,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農戶想把土地流轉出去,可是承租人沒有利潤就不會來流轉。有什麼辦法農戶要有收益,流轉人要有利潤,雙方共贏的方法。以原自然村為基本核算單位,把分包到農戶的土地重新收回,由村集體規劃管理,農戶以土地入股模式加入分紅,村集體土地集中後,發展多種經營,比如,招商引資,各種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種植業,養殖業,多方位的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壯大集體經濟,農民走向共同致富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