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朝時期,有哪幾位帝王在洛陽建都?

人生如夢zxqwp521


這個問題問的不對,因為洛陽在唐朝289年曆史中一直都是都城,何來有幾位帝王在此建都。

而題主應該想問的是,洛陽在唐朝時有幾位帝王居住在洛陽。

首先我們來談談洛陽在唐朝的歷史地位的變更。

唐朝承接隋朝制度,在唐高祖初年還是兩京制度,即東都洛陽西京長安。《舊唐書》唐高祖六年“九月丙子,突厥退,皇太子班師。改東都為洛州”也就是說從唐朝建立到武德六年(618-623)年間 洛陽為隋唐東都。

在唐太宗時期洛陽僅僅獲得了與 長安並列“兩京”的洛陽宮名號,其地位還是低於長安。唐太宗貞觀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陽宮,命祭漢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蝕之。丁亥,車駕至洛陽。丙申,改洛州為洛陽宮“《舊唐書》,但是此時洛陽已經開始與長安並列稱為“兩京”。比如《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十八年,上欲自徵高麗,褚遂良上疏,以為:“天下猶一身:兩京,心腹也;州縣,四支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麗罪大,誠當致討”《貞觀政要》“貞觀十九年正月庚戌,上自將諸軍發洛陽,以蕭瑀為洛陽留守,以房玄齡為長安留守。乙卯,尉遲敬德上言:“陛下親征遼東,太子在定州,長安、洛陽兩京心腹空虛,恐有玄感之變。”

而在唐高祖繼位後的第8年,即顯慶二年“”丁卯,手詔改洛陽宮為東都,洛州官員階品並準雍州“從這個時候洛陽在地位上與長安並列,成為唐朝另一個首都。此後唐睿宗時該東都為神都,唐中宗時該神都為東都,唐玄宗時改東都為東京。但無論叫什麼洛陽的地位都不低於長安,是唐朝名副其實的首都。

直到唐玄宗開元23年,唐玄宗離開洛陽後,唐玄宗年邁昏聵於長安醉生夢死直至安史之亂毀滅盛唐,其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外敵入侵時期洛陽也隨著唐王朝的衰敗而淪落為陪都。到唐朝末年,長安被毀,洛陽成為唐朝唯一都城。

在洛陽統治天下的唐朝皇帝有唐太宗,前後在洛陽三次居住兩年零三個月,在這兩年多時間裡有百濟太子來朝,有唐玄奘取經歸來,有唐太宗親率六軍攻打高句麗。(唐太宗在洛陽宮儀鸞殿接見玄奘)

接著是唐高宗,從唐高宗顯慶二年第一次來到洛陽到永淳二年唐高宗在洛陽真觀殿駕崩,其間26年唐高宗居住洛陽13年,其間最大的事件為封禪泰山。

其後唐中宗和唐睿宗相繼在洛陽繼位,隨即武則天稱帝於洛陽,該唐為周。武則天在位15年,居住洛揚13年。修建明堂天堂。

(歷史上的明堂天堂是唐朝最高建築物,兩次分別修建於唐睿宗時期和武則天時期)

神龍元年,唐中宗在洛陽繼位,恢復唐朝國號,遷武氏七廟神主於西京崇尊廟,東都創置太廟社稷。”唐中宗在位6年,居住洛陽2年。

(六位帝皇丸)

唐睿宗在位5年,在洛陽居住4年,其實真正掌權也就幾個月,前面是武則天的傀儡後面是唐玄宗的傀儡,沒什麼功績。只有修了唐朝最高建築物天堂。盛唐最後一位居住在洛陽的皇帝是唐玄宗,唐玄宗生於洛陽,從開元5年唐玄宗來到洛陽到開元24年8月離開洛陽,20年間唐玄宗在洛陽居住11年。開元24年離開洛陽,開元25年把武惠妃病死楊玉環進宮,接著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李隆基荒於朝政,李林甫楊國忠先後當政,然後就是安史之亂了。開元盛世在李隆基離開洛陽後基本結束,接著就是天寶怠政。

以上自唐高宗顯慶二年到唐玄宗開元24年,其間80年5位皇帝居住在洛陽44年,超過了居住長安的36年,可見洛陽在這段時間內的地位以及在歷史上的作用比長安只高不低。如果從唐太宗貞觀十一年算起,100年間六位皇帝居住洛陽為46年差不讀也是一半時間了。

其後唐朝末年,“長安六陷,天子九遷”,長安城被亂軍多次毀壞,到唐昭宗時遷都洛陽於天佑元年二月進入洛陽,其後被殺二年二月葬於和陵,其子哀帝繼位,於907年禪讓皇位於朱溫。唐昭宗和唐哀帝居住洛陽4年。


以上自唐高祖開創大唐到唐哀帝禪讓朱溫,唐朝289年21帝,其中8位皇帝在洛陽執政50年。


雲星午夜


唐為兩都制,不分主次,故不管唐皇在哪裡登基,兩京均是天子的都城,自當不分什麼洛陽天子與長安天子了。

作為都城,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天子王宮與宗廟祭壇這兩大最重要的都城標誌,只有兩樣齊備才能被稱之為都城。洛陽作為大唐帝國首都自然兩樣齊備。

第一、天子王宮。

唐太宗時,洛陽天子王宮叫洛陽宮。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時叫太初宮。武則天、唐玄宗直到唐末唐哀宗時叫紫微宮。

第二、宗廟祭壇。

唐高宗之前,洛陽確實沒有李唐太廟,但從唐高宗起,洛陽就一直擁有李唐太廟,遺址現位於隋唐洛陽城遺址西北角,洛陽李唐太廟後在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焚燬,後唐昭宗續建直到唐朝滅亡。

第三、洛陽除了這兩大最重要的都城標誌之外,還有皇帝聖旨為證。

唐太宗:“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

唐高宗:“兩京朕東西兩宅,來去不恆,卿宜善思修建。”

唐高宗:“洛陽長安兩京都,朕東西之宅也。”

唐玄宗:“三秦九洛,鹹曰帝京。”

第四、當然還有唐代文字證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所做《賞牡丹》詩,創作地點在洛陽伊水上歸仁裡的牛僧孺別墅,這裡的京城指的便是東都洛陽。

《唐會要》中“開元二十六年六月。幽州節度使副大使張守珪。大破契丹林胡。遣使獻捷。擇日告廟。”“尋卒,弟登利可汗立。庚戌,來告喪。禁京城匄者,置病坊以廩之。”(值時帝於洛陽,此京城亦為洛陽)

唐《朝野僉載》載:”神龍之際,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這描寫的也正是中宗時期京城洛陽燈會的盛況。

第五、還有大唐神都稱謂。

大唐文明元年,唐睿宗下昭書親封洛陽為大唐神都,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國家意志皇帝親封的神(州大地之)都!

第六、唐朝皇帝登基大典。

唐朝皇帝中,唐中宗、唐睿宗、武則天、唐玄宗、唐肅宗、唐昭宗、唐哀宗等的登基大典在洛陽舉行,試問,天子登基之處,不是首都是什麼?

受篇幅所限,這只是一小部分證據,但僅此就已經能夠完全證明洛陽為大唐都城無疑,故,一切說洛陽為唐朝陪都的行為,都是對歷史事實的篡改與踐踏,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必將受到道義的譴責!











冬夜裡的暖


唐朝沒有一位帝王在洛陽建都。

武則天和張易之、張宗昌兄弟在洛陽住了許多年,但唐朝(周)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仍然在長安,政府機關一直在長安沒有挪地方,洛陽只不過是武則天和張氏兄弟吃喝玩樂的地方罷了,充其量也就是後宮角色,後來武則天被張易之兄弟倆在洛陽挾持,武則天通過飛鴿傳書向長安求救,李顯、張柬之等人率兵馬連夜從長安趕到洛陽去救武則天,張氏兄弟被誅,武則天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把權力交給了李顯,結束了她譭譽參半的帝王生活。

應該說,武則天對洛陽沒有留下什麼好印象,她在洛陽居住時,屢屢遭到周圍壞人(道士、仙人、小人等)的謀殺和暗害,最後還差點比兩個男寵毀了名聲,這是她後來為什麼要葬到乾陵高宗皇帝身邊的主要原因,武則天一生看好洛陽,為什麼死後一定要葬到陝西?可見洛陽對她來說有多麼晦氣!

唐朝的風水在長安,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大唐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都發生在長安,大唐的所有皇帝死後都葬在了陝西而不是其他地方,這足以證明了唐朝的京城一直在長安,沒有一個唐朝皇帝把都城搬到了洛陽。謝謝!








知未是也


沒有一位唐朝皇帝在洛陽建都,唐朝首都長安。關中養不起那麼多人,皇帝就到洛陽處理國家大事


三江鍋王子


唐朝所有的皇帝都是定都長安的!定都長安!定都長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史可查!包括唐玄宗李隆基登基都是在長安的太極宮中。而唐高宗李治只是喜歡住在東都洛陽,並沒有公開宣佈定都洛陽。

我說的是唐,而中間的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后,建立武周,定都洛陽,並改為神都。這是大唐二百多年期間唯一官方聲明定都為洛陽的時期,其他階段都不是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