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齊齊哈爾農業上不去?

手機用戶20238315004


首先就是當地農業的地位比較模糊,現在的社會對於低能產業的接受力很小了,試想一下,齊齊哈爾還在繼續這以前那一套農產品銷售模式--為其它地方和企業提供廉價的原材料,然後在花大價錢購買比較昂貴的農業高級產品,長期以往,惡性循環,妳說這裡的農業能發展起來嗎?

然後說說這裡的農產品加工行業,雖然有一家“飛鶴”綠色產業的企業在全國有影響力,但是整體的行業卻在我們國家沒有知名度,從宣傳效果講,這樣的影響力很有限,間接導致了本地的農業發展後力不足。

綜上所述,我認為齊齊哈爾的農業發展不上去,是因為本地的農業定位不明確導致白白消耗精力和財力;還有就是宣傳的力度不夠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僅供大家做參考,喜歡就關注我吧,每天都會分享不同的三農種植冷門知識,不信?點我(鄭重聲明:本內容為農村種植楊二妮在悟空問答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農村種植楊二妮


新時代下,齊齊哈爾的農業將何去何從?


齊齊哈爾做為東北三省之一黑龍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別稱鶴城、卜奎。“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 齊齊哈爾是東北地區西北部區域中心城市,中國十三個較大的市之一,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具有獨立立法權的城市,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畜牧業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齊齊哈爾地處東北松嫩平原,位於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北與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距中俄口岸城市黑河市483公里。下轄1市8縣7區,幅員4.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67.3萬。溼地保護區之一也是鶴類棲息地的扎龍自然保護區位於市區東南32千米處,自然優勢優越。



縱觀齊齊哈爾農業發展,近年來,起色並不大。雖然國家政策大力扶持,老農業基地基礎雄厚,得天獨厚的自然土地條件優越,但社會、時代的發展,新型產業對於傳統農業的打擊還是很大。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對於農業的衝擊比較大。時代再進步,人們對於農業的認知已經滯後。在新時代的推動下,齊齊哈爾以至於老糧食基地的東北三省,將何去何從?



1.優越的自然條件已經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已經疲憊

黑龍江的黑土地一直是農民心馳神往的地方,充足的養分、高含量的光照、瑞雪兆豐年的自然資源一直以來是黑龍江人種植農作物的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但近幾年機械化的發展,城市生活的汙水、尾氣、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生態環境急劇惡劣。機械化的作業,大量農藥化肥代替人工的使用,導致齊齊哈爾土地慢慢的沙土化。每年春秋的沙塵暴,冬天供暖排放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讓冬天的雪已經越下越少。所以齊齊哈爾的生態環境已經開始下降,土地的土質環境已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齊齊哈爾的農業產量下降。所以想要黑土地的農業持續發展,讓環境越來越好,黑土越來越黑,才是硬道理。



2.機械化的管理下,也要配合人工精耕細作

黑龍江地域遼闊,土地面積大,耕地多,做為東三省的農業早早就用上了機械化,近幾年,智能、先進的機械化管理已經普及東北農業。齊齊哈爾農業,在先進的機械化管理下,發展的越來越脫離人力的管理。為什麼這樣說呢?機械雖然更新換代越來越先進,但並不代表農民可以對對土地置之不理。農業管理區的統一管理、統一收穫,是否對於每一寸土地、,每一棵小苗都做到了雨露均霑。所以,統一管理並不代表農民對於自家承包的土地可以置之不理。所以農業要發展,必須強調在機械化管理的同時,要配合人工的精耕細作。用人工除草代替反覆施化肥、噴農藥。要監督機械化作業的完成質量,保證播種、耕地、施肥、收穫的每一步驟都做到高質量而不是完成任務。所謂“種瓜的瓜,種豆得豆”,機器可以代替人力,但絕不是完全替代人力,要儘量做到精耕細作、監督機械完成工作。




最後,讓我們預祝這個秋天,齊齊哈爾的農民家鄉朋友們,碩果累累、五穀豐登、穰穰滿家。



新佃公社


投資大,糧價低,產量再高也沒用。糧價一瀉千里,種子化肥柴油一路飆升。這不單是齊齊哈爾農業的問題,而是全國農業問題。另外國內商品糧出口不多,進口糧食佔比高;糧食深加工企業良莠不齊,安全生產得不到保障,老百姓買國內的綠色農產品渠道少,濫竽充數的較多。


摯愛你莫忘


d對於齊齊哈爾來講,這裡我知道的比較短淺,從自然條件來講,土質差十年九汗黃沙土,不保墑沼澤地,糧食年年欠收。工業大型工廠倒蔽,國家不重視齊齊哈爾,又沒有外商企業,農民糧食買不出去 。打工難等等原因,農副產品找不到到消路。齊齊哈爾還能發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