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天河“村改居”工作五年結碩果 農村集體資產增值率實現33.3%

天河“村改居”工作五年結碩果 農村集體資產增值率實現33.3%

金羊網訊 記者劉雲攝影報道:10月11日,一個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長湴公園公園映入記者眼簾。這個始建於1997年,佔地面積10.7公頃,由財政投資建設、建成後由村公司管理的社區公園,在天河區“村改居”工作引導下,由區園林主管部門給予養護技術指導,先後實施了園內廣場鋪磚、園路燈安裝、廁所翻新修復、休閒長廊建設、排水溝疏通以及節點景觀提升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景觀提升改造,周邊居民入園休憩的體驗度以及生活幸福感也提升了。而這些改造費用不由村民而主要由區財政投入。

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觸發“村改居“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廣州市天河區地處珠三角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是建設中的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區,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方面,既有先行先試的歷史使命,又有得天獨厚的改革環境。

2013年,天河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關於貫徹落實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001號議案決議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13〕22號)精神,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立足天河區位區情,以辦理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關於減輕村改制公司後續社會職能負擔的議案》(第1001號)為契機,全面統籌推進“村改居”工作。

石牌三駿企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池錦玲告訴記者,1997年開始,天河區以石牌村為試點實施撤村改居,將村民委員會全部撤銷,組建居民委員會;同步由經濟聯社組建規範的有限責任公司或集團公司。

撤村改居實現了“村改居”社區居委會與“村改制”公司實行“政經分離”,居委會承接原村委會的行政和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提供社區服務;“村改制”公司負責經營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專心發展集體經濟。

至2005年,撤村改居工作順利完成,農村管理體制向城市管理體制的歷史性轉變,建立起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模式,有力促進社區管理上水平、企業經營上檔次,拉開了“村改制”公司大發展的序幕。

撤村改居提升了天河區城市化水平,但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的歷史欠賬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城鄉發展的融合水平不高、城鄉二元分割的現象依然存在。

據天河區農業與園林局副局長劉宏海介紹,2013年,天河區在全市率先啟動推進“村改居”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村改居”管理體制綜合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5個專項小組,圍繞“村改居”社區治安管理、社區居委會建設、環衛保潔、社區道路與綠化建設、計劃生育等五個方面,從2015年起,用5年時間,採取一次性接管或逐年接管的模式,對“村改居”社區上述五項事務進行改革,逐步減輕“村改制”公司社會職能負擔。

天河“村改居”工作五年结硕果 农村集体资产增值率实现33.3%

天河區已投入23.6億元專項改造資金

記者從天河區瞭解到,2016年3月,《關於組建“村改居”輔警隊伍的工作方案》等5個“村改居”公共事務建設維護方案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區委常務會會議、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一輪“村改居”管理體制綜合改革工作進入新的實施階段。

2015年至2017年,區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16.8億元,2018年安排6.8億元投入改造。目前,“村改居”社區公共服務已從“村改制”公司逐步剝離。

以社區道路基礎和綠化建設為例,天河區已基本完成了原縣鄉公路移交工作,60.3公里原縣鄉公路已納入市政管理範圍,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公開招標採購社會化服務單位進行管養。

記者在石牌村看到,村內6米以上的道路移交市政管理,並簽訂維護協議。天河區類似石牌綠荷大街這樣的“村改制”公司道路,一共有20個“村改制”公司233條村道,總計約200公里。

“區相關單位接管村道綠化養護後,以一級養護標準進行管理。例如這次強颱風山竹登陸廣州前後,由專業團隊第一時間對樹木要進行管理保養,並對接管的51條村的道路倒樹情況進行清痕工作,10支隊伍,日夜加班,不停晝夜。村民感到管養費用少了,但在突發和危難時,道路清理、電線搶通的獲得感強了。“劉宏海如是說。

天河“村改居”工作五年结硕果 农村集体资产增值率实现33.3%

“村改居“工作促進集體經濟升級轉型

除了基礎設計的變化,“村改居”也為天河區帶來了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的新模式。

2015年10月,天河區初步建成“村改制”公司財務監管平臺,全區1200萬農村集體物業、2.6萬餘份合同全部錄入平臺。集體物業在平臺公開交易、公開競價、價高者得。

記者瞭解到,平臺建成以來至2018年8月31日,全區農村集體資產共完成線上交易13131宗,交易總額221.67億元,增值總額55.37億元,增值率33.3%,全區交易量、交易總額、增值總額位均居全市各區前列,有效促進了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價值迴歸。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出臺《天河區關於利用村(社)集體物業打造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工作指引(試行)》以來,天河區利用村(社)集體物業打造了52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193.55萬平方米,這些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正在成為高端人才、創新企業集聚的新平臺。而村(社)集體物業的租金由原來的20元每平方米左右增至70—80元每平方米,成效顯著。

五年來,“村改居”工作讓天河區農村集體經濟在城市化進程中不但沒有瓦解,反而發展壯大了,農村基層穩定局面持續鞏固。2015年8月以來,全區未出現一宗到省、市涉村集體訪事件。2017年,全區25個“村改制”公司共有農村集體資產313.5億元(賬面數),集體物業約1200萬平方米;集體經濟收入68億元,分配給股東的總金額21.23億元,股東人均所得3.4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