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安邦智庫:中國和歐盟金融合作升級恰逢其時

安邦智庫:中國和歐盟金融合作升級恰逢其時


2018年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堅持執行“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政策,不斷給中國和歐盟在貿易、甚至是國家主權方面製造麻煩——特朗普商人“出身”的本質暴露無疑——他試圖利用美國在軍事和金融的優勢,不斷壓榨別國利益,甚至連傳統上的歐洲盟友也不放過。

這種衝突近期在美國對伊朗制裁問題上集中爆發:為了保證在伊朗的歐洲企業不被美國粗暴懲罰、保障歐盟在經貿和金融領域的自主權,法國和德國不得不開始謀劃建立獨立的貨幣結算體系,實現金融領域的“獨立、自主”

雖然全球結算支付系統SWIFT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但是SWIFT的治理結構決定了其並不聽命於歐盟,而是被來自於美國的銀行機構控制,很有可能用於制裁在伊朗的歐洲企業。

可嘆成立於半個世紀前的SWIFT,在歷史上對貿易全球化、金融支付結算便利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隨著美國奉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金融“美元獨霸”的弊端日益顯現,歐盟有訴求也有能力與之對抗。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建立與SWIFT同等功效、甚至更高科技含量的全球金融支付網絡並非難事。但是,建立與SWIFT相抗衡的“朋友圈”則絕非易事——SWIFT體系會員遍佈全球200多個國家的1.1萬金融機構,可以說囊括了所有系統性金融機構。

成功的金融服務必須要基於實體經濟,成功的國際金融平臺更是必須基於真實的全球貿易和貨幣投資。在全球化貿易投資的今天,歐盟金融想“獨立、自主”的最大挑戰就在於“朋友圈”不夠廣。

因而,歐盟最新的表態就不難理解了——法德兩國不約而同都表達出想聯合中國、俄羅斯,共建“不被美國控制”的貨幣支付系統的意願,無疑為中國和歐盟金融合作升級提供了恰當的時間窗口。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工業化產能基礎,從原油到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定價基本都要看中國市場的“臉色”,但是由於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時間短,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很多新經濟、新業態的中國企業不得不去美國股市融資。

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現代股票交易所的誕生地,歐洲金融則因為缺乏市場增量“沒故事可講”!客觀地說,美國股市能在過去二十年“完勝”歐洲股市,中國的“增長故事”貢獻很大——歐洲金融機構不缺錢,缺的是中國“消費升級、消費細分”的大市場,也包括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資金需求。

因此,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元作為第二大世界主要貨幣,具備強強聯手的基礎,也必然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歐洲金融服務升級帶來快速增長的契機。中國和歐盟共建全球貨幣支付、清算和結算體系,應主動團結包括中東、俄羅斯、東盟、非洲等國家和經濟聯盟,把“人民幣+歐元”的信用體系的金融槓桿用足,爭取包括石油美元在內的“第三方”資金支持,共同擺脫美國的金融霸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積極與歐盟探討建立新型全球支付機構,中國還應把自貿區金融創新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用足。例如,中歐共建的全球金融服務平臺可以考慮選址在中國最大的自貿區——海南,基於自貿區貿易、港口、物流的天然優勢,將大宗商品交易和定價的金融服務半徑有效擴大。

同時,作為國際旅遊島,常年吸引著俄羅斯和中東的石油美元機構駐足,最容易建立新型的全球金融“朋友圈”。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業化和城鎮化,也是中歐金融合作的巨大潛在市場,網上購物便利化更是讓貿易無國界。中歐之間的電子商務貿易量近幾年呈幾何級數快速增長,讓電子商務金融擺脫依賴美元結算的升級勢在必行。

展望未來,電子商務金融通路、沿海自貿區大宗商品基準定價金融創新,以“人民幣+歐元”的基礎貨幣體系將貿易結算、票據清算、證券投資等現代金融服務連接世界,將是中國應對美國貿易戰的最佳策略,也是中國經濟再上新臺階的最佳金融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