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盤點2017年網絡詐騙十大事件:社交平臺騙局集中

中新網1月3日電 近年來,網絡詐騙逐漸呈現出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等特性。面臨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廣大網民不僅需要增強防詐騙意識,還應當進一步提高對網絡詐騙的辨別能力,儘早識破不法分子的騙局。盤點了2017年網絡詐騙十大重點事件,提醒網民提高警惕,謹防被騙。

返利的誘惑:買iPhone拿返款?財物兩空!

今年3月份,多位用戶向警方反饋,深圳優庫速購虛假宣稱返利,涉嫌欺詐。據舉報者王女士稱,優庫速購為一家返利平臺,商品到貨72小時後,購買者便可收到10%的返款。王女士則是通過別人推薦進入到該平臺,因公司信息均有公開,所以王女士對此不疑有他,便以高價在該平臺購得一部iPhone 7plus,以期獲得高額返利。

盤點2017年網絡詐騙十大事件:社交平臺騙局集中

然而,王女士在該平臺上提交的提現申請,卻始終為待審核狀態,未獲得相應返利。更可怕的是,3月13日,優庫速購的微信平臺已無法訪問,微信客服群紛紛解散。據不完全統計,受騙人員被騙總金額高達800多萬。

相親的陷阱:網上男友推薦投資騙走400萬

3月26日,央視《新聞聯播》曝光了一特大虛擬投資詐騙平臺——堯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據受害人李女士稱,去年11月初,她經某婚戀網站推薦,與“男友”結識。隨後,在“男友”的引薦下,她在堯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網絡平臺投資25萬元,不曾想,幾日內錢就幾乎虧完了。

經查,嫌疑人先在婚戀網上物色受害人,取得信任後,誘騙其在該虛假網站上投資,接著又通過人為操縱漲跌的方式,將受害人錢款洗劫一空。目前,全國已查實有50多名受害人,被騙資金400多萬元。在此,專家提醒廣大網友,理財時要選擇正規渠道,同時還可安裝360安全衛士,攔截釣魚網站、危險鏈接,為用戶用網安全保駕護航。

海外公檢法詐騙:英國富翁神“坑隊友”

2017年4月,英國維珍(Virgin)品牌創始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接到來電,對方自稱是“英國國防大臣法倫”。通話中,“法倫”以給英國外交官繳納贖金為由,請求布蘭森為政府籌集500萬美元資金。雖然電話中的聲音與法倫極其相似,但布蘭森仍心存疑竇。隨後,布蘭森直接同法倫的秘書取得聯繫,再三確認法倫從未給他打過電話,也不曾有人遭遇綁架,以此識破騙局,成功躲過一劫。

而他的朋友卻未能倖免於難。疑似同一夥犯罪分子憑藉相同騙術,以布蘭森的名義向其好友“借”走了200萬美元。當雙方就此事進行溝通時,布蘭森的好友才意識到被騙。

茶葉的騙局:微商上演美人心計

今年6月,接到在國外生活的蔡先生舉報。蔡先生稱,不久前他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位“小妹”,得知對方為減輕父母負擔在從事微商賣茶葉工作,在被對方的“孝心”感動後,蔡先生主動生出援手購買茶葉。

盤點2017年網絡詐騙十大事件:社交平臺騙局集中

通過長時間聊天,兩人關係越來越曖昧。之後,“小妹”還也以來美國看蔡先生為由,向他索要機票錢,蔡先生先後給她轉了8000多元的機票錢。結果,收到轉賬的“小妹”卻立刻將蔡先生拉黑,這時蔡先生終於意識到被騙,趕緊報警。

高仿的微博:假微博好友靠“託運”行騙

2017年7月初,據市民小林舉報稱,有騙子假冒其微博好友實施詐騙,而自己因一著不慎,導致被騙數千元。小林稱,當時微博“好友”私信他,要求他幫忙辦貨物託運手續。經核查後,小林確定對方是“好友”無疑。

盤點2017年網絡詐騙十大事件:社交平臺騙局集中

接著,“好友”便要小林聯繫貨運代理的“張經理”瞭解物託運辦理情況。“張經理”卻以匯率不穩為由,讓小林先繳納託運費。在同“好友”商量後,小林願為其墊付託運費,並給“張經理”轉去6920元。沒想到“好友”又說還有兩隻寵物狗要託運,小林訊問後得知狗只能加倉,還要支付4800元加倉費,小林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上當了,趕緊報警。

追劇的騙局:搶先看全集成騙子新藉口

2017年9月份,《那年花開月正圓》電視劇熱播。蔡小姐為搶先追劇,四下尋求辦法,偶然間通過貼吧發現只需幾十元錢,便可獲得資源。隨後,蔡小姐與“賣家”取得聯繫。

在支付過程中,該“賣家”稱網絡出現故障,無法收到付款,並“貼心”地為蔡小姐發來付款二維碼,蔡小姐掃碼後卻發現自己賬戶內的1300元被轉走。在同“賣家”溝通後,對方再次以網絡故障為由,發來“退款”二維碼。急於追回錢款的蔡小姐緊忙掃碼,卻發現銀行卡內剩餘錢款全被轉走。當蔡小姐再與“賣家”聯繫時,發現已被拉黑。這時的蔡小姐才意識到被騙,緊忙報警。

“慈悲”的騙子:博士被騙23萬 騙子都心虛

11月6日,博士生畢業的小王來到警局報案,稱其被騙23萬元。博士生小王收入可觀,為讓其資產升值便開始踏入股市。通過網絡平臺,小王結識了李某,李某自稱公司有一款主力產品“炒股神器”,可自動分析股市行情,還可推薦股票的購買和拋出。而實際上,這款軟件為劉某自制,只是個詐騙輔助工具。

在看到以假亂真的網頁後,博士生小王便相信了李某,隨後按照李某給出的炒股“指示”,先後將23萬元拱手奉上。直到小王QQ被李某拉黑後,他才意識到被騙。所幸的是,民警及時將李某抓獲,為小王追回被騙錢款。而李某在接受審訊中還表示,由於小王過於好騙,自己都感到心虛,才及時收手。

盛行的網貸:卡里沒錢也被騙

今年12月,肖女士接到一通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購物網站售後客服,同時表明因肖女士所購衣服存在質量問題要給她退款。由於“男客服”所說信息極為準確,肖女士信以為真。當肖女士提出未發現170元退款後,對方以肖女士芝麻信用不足為藉口,要求其在“來分期”應用中操作。隨後,肖女士按照對方指示在該軟件上綁定了個人信息,不久後,她便發現“來分期”軟件界面上有3400元。

實際上,“來分期”軟件上的3400元屬於肖女士個人所貸錢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肖女士在170元扣除後,將剩餘部分當做對方公司“營業額”打給了“男客服”。直到肖女士發現了“來分期”界面存在貸款流水後,才恍然大悟,但為時晚矣。在此,專家推薦用戶可安裝360手機衛士,使用其“騷擾電話攔截”功能,標記、識別騷擾、詐騙電話,以此保障個人網購環境更安全。

罪有應得:詐騙女大學生致死的主犯被判無期

2016年8月,廣東惠來縣19歲的女大學生妍妍遭遇詐騙,被騙走家裡省吃儉用攢下的9800元學費,由於無法承受打擊,她在留下遺書後跳海自盡。2017年12月28日,廣東省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陳明慧等七人電信網絡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其中,主犯陳明慧以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

抓捕歸案:超千名電信網絡詐騙嫌犯被押解回國

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4.7萬名,同比分別上升55.2%、50.77%;共收繳贓款、贓物價值人民幣13.6億元,止付、凍結涉案資金103.8億元。

其中,境外戰場上,公安機關先後17次派工作組赴拉脫維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20多個國家,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警務合作。警方成功搗毀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128個,抓獲並押解帶回犯罪嫌疑人1014名,破獲案件5000多起,有力震懾了跨國詐騙犯罪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