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山東化工園區遭遇頭號難題,土地審批難!難!難!

目前,隨著化工企業退城入園腳步的加快,企業進園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對於給化工企業提供空間和服務的化工園區來說,用地緊張成為企業入園的頭號難題。這段時間以來,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調研組在山東調研時瞭解到,土地審批已經成為企業入園的“卡脖子”問題。

“土地是園區發展的第一關,土地批不下來,後續的規劃就做不了,後續的手續辦不了,項目就落不了地。”汶上化工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陳濤說,汶上縣是農業大縣,工業基礎薄弱,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中,還面臨著耕地受保護、無地可開發的窘境。

對於類似汶上這樣的縣,上級每年撥付的無償土地指標大約300畝左右,城市建設加上工業項目落地,遠遠不夠用。實際主要用的是“增減掛鉤”指標,即通過農村社區建設、土地復墾騰出建設用地指標,指標在全省範圍內交易,價格30萬元/畝,使用成本較高。陳濤表示,很多工業發達地區起步早,有很多經營不善破產騰空的廠房、土地等,可直接盤活,供新落地項目使用,但是欠發達地區沒有騰挪的空間,上馬項目沒有土地指標可用,處境尷尬。

“我們園區近年來產業項目發展迅速,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建設,另有一批繼續落實土地指標的項目等待建設。但是上級國土部門每年下發的土地指標很少,導致土地指標緊缺。”鄒城化工產業園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趙志剛表示:“榮信集團、太陽宏河紙業、魯抗醫藥、吉田生物、水潔環保、轉化科技等企業十多個項目土地指標緊缺遲遲不能落地建設,我們希望能出臺針對大項目建設,優先供應土地指標的政策。”

企業想入園,但是卻無地可“安”,這也讓想退城入園的企業感到很大壓力。調研組在調研過程中瞭解到,很多企業擔心土地指標緊張、項目不好落地而處於觀望狀態。位於山東梁山的山東魯鵬化工有限公司目前就遭遇到了這樣的境況,該公司董事長高福存告訴記者,他們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殺蟲劑企業,2009年就榮獲中國農藥企業百強榮譽,目前產值一億多元,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生產。為了擴大發展,順應山東化工企業進園區的號召,高福存開始積極與汶上化工園區進行入園對接,但是受土地指標不夠、環保指標不夠等相關政策制約一直無法入園。

“無法入園區,無異於沒有家呀!”高福存迫切地說。該企業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現有職工3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0餘人。但是下一步如何才能入園,這成為擺在像山東魯鵬化工有限公司這樣的諸多化工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山東省正在推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大量化工企業特別是危化品企業需要搬遷入園,而化工園區土地指標標成了制約項目落地的瓶頸。園區和企業都希望建設用地指標能夠跟隨企業入園,在全市、全省乃至更大範圍內進行轉移,這樣,整個工作可以更好更快地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