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家隊水平真的很差,但為什麼國家隊球員在中超都表現很好?

觀足樂


這個問題分為幾個維度來看,

第一,建隊思路與打法。國家隊與聯賽主流強隊的打法不配套。

1、國家隊的建隊思路從一開始學德國、學巴西、學歐洲拉丁、到現在可能要學韓國和日本。從一開始就沒有統一的建隊思路,裡皮倒是很聰明,除了恆大的幾名國腳固定主力架構,其他的都從聯賽裡狀態好的球員隨便調用,即插即用,戰績倒是能對付,可是球隊風格呢,球員配合度呢,根本看不到。所以就是國家隊踢國家隊的,俱樂部踢俱樂部的,球員呢,你讓我踢啥就啥位置,球員的綜合素質絕對沒有到達收放自如的地步,很多國腳在國家隊,踢的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位置。

2、各個國腳在自己的球隊都是核心,圍繞著自己有戰術,中超球隊會根據教練的需求匹配外援與內援,有些強隊打法還是有一定傳承的,但到了國家隊,特別是有老國腳老隊員壓陣的時候,不敢發揮,或者就壓根沒法發揮,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加足球圈內的一些頑疾。同時國腳最大的問題在於技術特點同質化嚴重,因為在各自俱樂部,核心位置特別是中軸線都是外援,即使不是外援也是外援帶著踢,邊路球員居多,前鋒就更少。整容變化度上,作為教練就沒有更多的調配選擇餘地,同質化球員太多。

3、外援問題大家都知道,看下中超進球與助攻榜數據就很明確,有核心外援停賽對中超球隊的打擊有多大。所以國腳表現好,是相對的,是根據與球隊外援匹配度來的,為什麼很多中下游的中超球隊,喜歡黑又硬,或者黑又快,是因為很多時候要靠外援個人能力來解決問題。同時外援也吸引了絕大多數防守的注意力,沒有外援的輔助國內球員自己搭配到一起配合不起來,沒有了自有發揮的空間,就顯得不如在中超踢的自如,和自信。

第二、好球員的稀缺,青訓的缺失,帶來了很多負面蝴蝶效應

1、好球員的收入激增,可流動好球員少,對應位置的中超其他隊半主力球員還不是特別國腳級的,動輒都大幾千萬轉會費。球員在中超賽場上就容易自我膨脹,覺得自己值那麼多錢。國腳就更甭說了,弄個國腳身份對自己重要外,在國家隊的表現,對我在俱樂部的收入沒有影響,我也沒想拿洲際大賽的表現當跳板去歐洲踢球,去了歐洲踢不踢的上不說,錢肯定拿不到這麼多,沒動力。至於說代表國家隊踢球沒那麼多錢拿,沒那麼大動力,我覺得倒還好,作為人榮譽感這個東西多少應該有點吧。只是綜合上邊的因素,球員在面對巨大壓力的時候,容易扛不住容易崩盤,思想意志薄弱罷了。

2、青訓的缺失,儘管有U23政策的出臺,除了俱樂部應付政策外,真正湧現出來的所謂好苗子,真正進入到國家隊了嘛,本屆亞洲盃中國對平均年齡最大,就為了要一個8強一個世界盃分組的種子隊,然後直接重建?節操在哪裡呢。沒有真正放棄官本位思想,政績足球的干預,球員怎麼可能表現的好,徐根寶踏實在崇明島奮鬥幾年,出來吳磊等一批國腳,可其他人呢,有誰在踏踏實實搞青訓,踏踏實實搞青訓怎麼可能會不出人才。u23政策繼續的話,那麼u24沒踢出來的球員怎麼辦,面臨大批量的下崗。外援能力原來越強,國內球員看似水平也越來越高,但是真正能用的也越來越少。

總之,國腳在俱樂部的表現,可以說是中超虛假繁榮的一種表象,因為球迷看到的,當然是國腳與大牌外援高光的表演,很忽略了他們本來真實的水平,國家隊其實也需要一個弗格森一樣的教父級人物,像奎羅斯帶伊朗國家對7年,需要穩定,需要打法統一,需要為了這個統一的打法,培養青訓人才。重頭再來不怕,就怕重頭再來還是走的老路。


酸腳大王


中超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驚人,國腳的年薪至少千萬以上,所以國內球員都希望到國家隊鍍金,打上國腳標籤後,鈔票就大把大把地來了。在國家隊踢比賽,只有少的可憐的補貼,這一對比,就明白為什麼在聯賽拼命踢,而在國家隊不賣力了。

除了年薪之外,各俱樂部的高額獎金,也是收入的重要部分,所以各俱樂部的國腳,都不願在國家隊受傷,一旦受傷,回到俱樂部踢不上,獎金就拿不到了,“躲球哥”就是很好的例子。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俱樂部往往有能力超強的外援,在這些外援的帶動下,國腳自然就跟著踢得好了,國家隊就不存在這個因素。


觀球事


中國男足最近幾年國際排名始終穩定在80名左右,這已經說明國家隊的實力在世界上只能算是中下等。雖然中超聯賽較為火爆,但是主要還是中國資本的興風作浪。在很多外國球員看來中超目前就是“人傻錢多”的掙錢好地方,而眾多資本投入者也只在乎短期成績和轟動效應,所以給出天價薪酬也毫無猶豫。這才讓奧斯卡、浩克、佩萊等歐洲一線球星放棄了打好的前途和國家隊前景,向金錢低頭。當然,這也給了中超超高的關注度,對於中超水平的提升也肯定有一定作用。說完背景,咱們再來回到正題,就是中國球員的水平。中國球員的水平在中超聯賽中有搶眼的地方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在中超聯賽中,幾乎是超級外援帶著內援再踢,很多球員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把球更好地交給外援,這讓他們減少了很多壓力。另外,大部分球隊都把防守重點放在了外援身上,這讓武磊、郜林等人有了更寬鬆的發揮空間。第二點就是,中超球員的水平普遍偏低,這讓國腳有了矮子裡拔大個的感覺,其實不是他們強,而是他們面前的對手太弱。但是到了國家隊,沒有了外援幫忙,對方實力再一增強,那麼國腳們就肯定原形畢露了。另外,其實從亞冠聯賽中也能看出中國球員能力不足的端倪。比如說對陣一些外援實力一般,甚至是沒有外援的日本或者韓國球隊,中超幾家超級球隊也都踢得踉踉蹌蹌,這也說明他們隊內大部分國腳球員和日韓球員的差距是多麼的巨大了。


今體育


在中超表現好,在國家隊水平差。這裡的好與差是相對的。好,是和國內球員比,差,是和國外球員比。國家隊員,是各地方球隊中水平最高的,但在國際比賽中,由於中國人的體質及足球基礎等原因,所以又是差的。


無奈125387125


國家隊主要看教練裡皮,聯賽主要看外援,至於國家隊球員嗎沒什麼看點,唯一可以議論的焦點就是年薪,你女足踢得再好有什麼用,還不是大幾千一個月,我男足就TM的再爛也要跟千萬掛鉤,這就是中國足球,中國足協,奇邑吧!


陽光下207315580


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確實中國足球不行!因為水平差的國家裡跳出來的,中超裡面肯定比別人踢的好,水平查的裡面踢好有什麼用。跟外國人水平差的踢就是中國對跟小孩子一樣。再不要提國家隊踢球的事。丟人


可愛的童年6


其實真好說明了中國足球最缺什麼了???中前場核心,中前場主心骨。沒有了中前場,就沒有了靈魂和主動。鄭智便是一列,在中國踢到這個年齡,裡皮還是不能完全放下。但憑心而論,鄭智的水平在中國是完全可以的,但在國際比賽中,甚至在亞洲範圍,就要面對競爭和帶來懷疑了!!起碼,本土射手在國家隊就沒有在上港的那種感覺了!!!因為國家隊的中前場沒有上港的中前場讓他舒服自在!!


航頭下沙人


因為各個俱樂部都有國外優秀外援佔據主要位置,圍繞外援指定打法,通過他們的穿針引線和豐富的經驗帶動國內球員一起使打法流暢起來,看似國內球員進步很大表現優異,但是一到了國家隊水平都差不多又缺少頂級球員的帶動,水平自然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手機用戶54768497582


這個問題很簡單啦,中超聯賽水平低嘛!


QLH1972


給個比喻吧!打群架時隊伍裡有一兩個勇猛的衝鋒在前,後面跟上的都不孬;把勇猛的人去掉,大家都畏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