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最近刷了古董局中局,第32集許願去見魏大勳的時候,拿出了一件青花大瓶,電視劇裡說是罐,我覺得有點不甚準確,第一眼看見這瓶我是激靈一下,為啥,因為這個器型這個圖案的青花大瓶世間罕見,2018年去倫敦的時候,在大英博物館95號廳裡見到過,印象十分深刻。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這個95號廳被稱為中國瓷器廳,說起這個廳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大維德爵士。

大維德爵士與中國瓷器可以說是有著不解之緣。二幾年的時候,他不僅為故宮修繕捐過錢,做過顧問,還從鹽業銀行買入了末代皇帝溥儀典當的清室珍寶,這裡邊就有我們常說卻不常見的汝窯7件,要知道汝窯傳世不足百件;1935年,大維德還策劃了倫敦國際中國藝術展覽會,其中有735件故宮博物院所藏宮廷文物精品,為了保證這些瓷器的安全,甚至動用自己的資源請英格蘭海軍巡洋艦保駕護航。

就是這樣一個擁有世界上最精彩、最具影響力的私人中國陶瓷收藏家,在最輝煌之際將之悉數捐贈給大英博物館。但是他的個人生活卻鮮為人知,直至2009年,大維德爵士所藏中國陶瓷正式在大英博物館新闢的專門展廳中永久展出,他的傳奇人生、曲折的收藏經歷,才隨著展櫃中熠熠放光的藝術珍品,開始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介紹完了擁有者,再回過頭來看看這件大瓶到底有何妙處。

寶冠之星 大維德瓶

進展廳第一眼便能看到人稱“大維德瓶”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小編2018年4月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所拍

這對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的造型源於青銅器。它們不僅是大維德爵士珍藏中最著名的藏品,也是舉世聞名的傑作,被學者暱稱為“大維德瓶”。這對青花瓶高達63.6釐米,造型修長挺拔,青花髮色蒼翠明豔,瓶身劃分為平行的九條帶狀區域,在每一區均以釉下青花的技法繪製了一共八種不同主題的圖案,自上而下分別為:纏枝扁菊、蕉葉、飛鳳靈芝、纏枝蓮、四爪雲龍、海濤(共兩層)、纏枝牡丹、覆蓮雜寶,堪稱元代青花瓷紋樣大全。

這對瓶子的重要之處在於其中一件的頸部記有六十二字銘文: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捨香爐花瓶一付,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

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帶紀年款的元青花作品。銘文記載了玉山縣的信士張文進,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向星源(今婺源縣,景德鎮東南120公里處)的一座道觀,敬獻了這對花瓶和一件香爐(香爐至今下落不明),落款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這段銘文使得這對瓶子成為中國最早的青花瓷的斷代標準器,也正是這對大瓶的研究,明確了青花瓷器創燒於元代,並且證明青花瓷器的製作在1351年就已經相當成熟了。

“大維德瓶”的身世來歷充滿了傳奇色彩。20世紀20年代,旅英華裔古玩商吳賚熙帶著一對罕見的青花雲龍象耳瓶來到北京琉璃廠,請當時古玩行的專家高手掌眼並打算出售。這對瓷瓶據稱原供奉於北京智化寺,遺憾的是這對珍貴的文物被當時幾乎所有的“高手”認為是贗品而拒之門外。

這對大瓶在海外的流傳情況也非常完整。在運到英國之後,最初的收藏者是蒙斯圖沃德·鄂芬斯東。1927年他將其中一隻轉售給大維德,另一件轉售給查爾斯·羅素,後大維德於1935年從倫敦蘇富比舉辦的羅素藏品的拍賣會上以360英鎊的價格購得。從此,二瓶重新複合,遂成連璧。

輾轉流傳,一如人的命運,最終塵埃落定,留在了大英博物館中,接受四海八荒的瞻仰。這對堪稱偉大的元青花大瓶,不愧是大維德爵士珍藏中的寶冠之星。

說完了這個元青花大瓶,再來看看《古董局中局》裡的其他天價文物都到哪兒去了?

父辛爵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這是在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劇裡描述父辛爵僅存三件,實際上現存於世只有2件。一件是藏於山東省桓臺博物館的商代父辛爵,一件是藏於陝西周原博物館的西周時期的父辛爵。都是國家登記在案的,也是無價之寶了吧!

爵是商周時期王公大臣用來飲酒的容器,也在祭祀的時候出現,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而父辛這個人物在當時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有人想送父辛禮物,投其所好定製了一尊父辛爵送給他,為了襯托出父辛的地位,還在爵上雕刻了類似於祝福語的圖案和文字。

元青花大罐

目前存世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除原書中提到的5件,還有三件,一般合稱為八大罐。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劇中出現的是在與鄭家鬥口時的元青花大罐“鍾馗嫁妹圖”。現實中拍賣最貴的青花大罐是“鬼谷子下山圖”,2005年7月12日在佳士得(倫敦)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佣金1568.8萬英鎊,按照當時的匯率摺合人民幣約2.3億,拍出了目前中國瓷器的最高價格。擁有此罐的就是全球頂級古董藏家埃斯凱納齊。另外提到的“錦香亭罐被臺灣王定乾先生在2005年佳士得拍賣會上以4716萬港元拍下。

如今八大罐的現狀如下:

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罐腹繪九個人物,七匹乘騎(別的兩騎當隱在山石後邊)。九個人物中有男有,有老有少,或騎在立刻,或搖鞭步行。立刻馱著弓弢、行囊。觀人物容顏、服飾有不同。其間騎在一匹白馬之上,懷有琵琶,梳高髻的漢裝女子是王昭君,前後各有一胡服女子隨行。六名男人中,有的頭戴貂冠,髡髮駕鷹,著胡服;有的戴氈笠,著漢裝。當是迎親的匈奴使節和漢朝送親的官員。

裴格瑟斯基金會藏“三顧茅廬罐”(高27.6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罐腹的一側,諸葛孔明頭包軟巾,身穿長袍,坐在蒼松下的山石之上。頭梳雙髻的童子手捧書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雙髻童子正傾身稟告。畫面的另一側,有一枝繁葉茂的垂柳。樹下劉玄德戴交腳幞頭,著長袍,躬身拜謁。關雲長和張翼德在一邊交頭接耳。諸葛亮的高逸灑脫,劉備的求賢若渴,以及關、張二人的著急煩躁刻劃得酣暢淋漓。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保藏有同一題材的青花帶蓋梅瓶,畫面有所改變。諸葛孔明箕坐在茅屋之內,正在悠閒地觀書,茅屋旁植松柏、籬笆,一名頭梳雙髻的童子揮彗打掃院子。另一邊是劉、關、張三兄弟。劉備居前,躬身施禮。

安宅美術館舊藏“周亞夫屯兵細柳營罐“(高27.7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周亞夫是西漢名將,從前平定過吳楚暴亂,官封條侯,治軍極端嚴厲。在他屯兵細柳營時,馬不離鞍,士不卸甲,隨時準備戰役。一次,漢景帝路過,想進兵營看一看。守門的軍士通知漢景帝,沒有周亞夫的指令,不得開門,即便皇帝來訪也不例外。漢景帝對周亞夫治軍極為欣賞。這個紋飾的典型畫面為:一面是周亞夫獨坐大帳,周圍站著持劍的軍士和打“周亞夫”號旗的士卒;在另一個畫面上,漢景帝和侍從正被擋在營門外等候開門。

美國波士頓館藏“尉遲恭單騎救主罐”(高27.8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波士頓館藏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廣西出土

元青花尉遲恭單騎救主圖罐表現的是尉遲恭單鞭救秦王的故事:話說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攻擊洛陽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帳下榜首大將——單雄信出任先鋒,兩軍交兵僵持不下,李世民帶了十幾個人去探敵營,不料被單雄信觀察先機,生生被他500兵將圍困,李世民見情況不對,命部下一同逃去榆樹林,就在危急關頭,黑門神“尉遲恭”單鞭殺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圍。

美國波士頓館藏的器物畫面一側單雄信雙手持矛,縱馬前衝。另一側有身著團花錦袍,騎在立刻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鋼鞭的尉遲恭。兩人並轡而行。李世民頭微側轉,尉遲恭左手點撥,兩人似在交談。尉遲恭死後,一卒雙手擎旗。大旗上直書“唐太宗”三字。

同一題材的青花蓋罐,廣西橫山也出土了一件。1980年出土於廣西橫縣“四官嶺”,被丟棄在角落達7年,1987年,一名農藝師偶然發現了這個寶貝,把它撿回家,用來養花和裝種子,1989年,文物專家確認了“圖罐”的國寶身份;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相比較而言,廣西出土的瓷蓋罐上所繪,少擎旗武士而多一戰勝的唐將。

亞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廂記焚香罐”(高28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畫面正中,几上設一香爐,周圍一女子躬身祭拜。兩側襯以雕欄、假山、花樹,體現的應為《西廂記》中崔鶯鶯“焚香拜月”的一幕。

萬野美術館藏“百花亭罐”(高26.7cm)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題材取於元代無名氏所著《逞風流王煥百花亭》,風流書生王煥清明前往百花亭遊春,途中對名妓——賀憐憐一見鍾情,在賣查梨條小販的幫助下,兩人終於到了一起。

臺灣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錦香亭罐”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元青花“錦香亭”圖罐。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故事敘說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與孟月梅浪漫而彎曲的愛情故事。蒙元帝國控制下的元代,前後缺乏百於年,時刻時間短,但它卻在我國陶瓷歷史上留下了濃黑重彩的一筆,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奪目的一顆耀眼的明珠。這件元代“錦香亭罐”造型正經,青花色澤濃豔,描繪的亭臺、花草、人物都繪聲繪色,佈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難得一見的珍品。

2005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臺灣王定乾先生以4716萬港元拍下"錦香亭罐",後落戶在仙妮蕾德董事長陳得福在美國開設的陳氏博物館。

英國古董商埃斯肯納茲先生拍得的“鬼谷子下山圖罐”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此罐運用進口鈷料繪出的青花紋飾共分四層,第一層頸部:飾水波紋;第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第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第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主題畫面描繪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一再懇求下,容許下山解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輕輕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美麗的山水人物畫卷。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淡雅,畫面豐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描寫流通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淋漓盡致,筆筆精到,非常完美,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的:“元代瓷器‘精者頗精’”。

唐代海獸葡萄鏡

這寶鏡在劇中被一分為二,刻有寶誌二字。寶誌是南朝高僧,據說皇帝要給他畫像時,他問是畫人像還是法相,並劃開自己的臉,露出12張不同面孔的觀音法相。

海獸葡萄鏡,亦稱“瑞獸葡萄鏡”“海馬葡萄鏡”“天馬葡萄鏡”“鸞獸葡萄鏡”。銅鏡上所刻畫的獸形圖案,形象不一,姿態各異,統稱“海獸”。據考證,海獸其實就是古代的獅子。

海獸葡萄鏡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其形制主要為圓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鏡背紋飾系高浮雕,主題圖案以葡萄和海獸組成,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一塊“海馬葡萄鏡”。其直徑為12.1釐米,厚0.9釐米,重580克。相比上面兩件文物,海獸葡萄鏡存世較多。因此在拍場上並不少見,2012年,在北京翰海拍賣公司,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拍出了1495萬的天價!

《古董局中局》藏著的寶貝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

唐 海獸葡萄鏡 北京翰海 2012年 149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