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遊戲沒有圈兒】在你最初接觸主機遊戲的時候,你肯定有過類似誤區:主機遊戲標配是60幀的畫面。其實這個東西非常水,主機開發商也很巧妙的給玩家下了一個套,那就是主機性能是支持60幀。支持60幀≠遊戲就是60幀,而遇到不支持60幀的遊戲官方也會不耐煩的推給第三方遊戲開發商,並宣稱我們主機性能是沒有問題的,玩家玩不到60幀的遊戲只能怪第三方開發商優化不到位……。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也不盡然,拿PS4為例,很多遊戲30幀甚至還不穩定的原因來自於PS4技術更新跟不上,而遊戲技術卻每天都在突破,光是遊戲引擎就不斷升級。經歷過PS4發售初期的玩家都知道,像《聲名狼藉:次子》、《教團1886》流程短,典型的白金神作,目的就是給PS4吹噓畫面有多極致。幀數方面雖然不能穩定60幀,但也能做到基本45-60幀,對玩家來說,這就是未來次世代的最好開端啊!這在當時真的牛X。但隨後的遊戲都在鎖30幀,這讓玩家費解:嗯?次世代?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其實很多玩家吐槽機能不夠,這一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近期PS4遊戲《怪物獵人:世界》就是個例子,PS4 pro都不能達到60幀。這款遊戲卡普空採用MT Framework引擎升級版製作,對PS4性能幾乎榨乾,也未見幀數能穩定到“次世代”的程度。但同是卡普空的遊戲《生化危機7》卻能在PS4 pro上接近穩定60幀,如果單純說遊戲問題,未免太過牽強……。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再拿頑皮狗的《美國末日》侃侃,它是一款PS3時代的遊戲,移植到PS4後是60幀。有一點需要說明,這款專門為PS4定製的高清重製版,其實並未達到穩定60幀的程度。它可是PS3的遊戲,這很重要……。如果PS3時代遊戲放在次世代都不能穩定60幀,那這豈不是謊言?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PS4發售於2013年,至今已經過去6個年頭,這期間真正意義上的性能提升只是pro的發售,換句話說它六年期間只更新了一次機能(具有突破性質的)。所以,很多資深老玩家對PS5的期望只是“所有遊戲穩定60幀”,而不是那些畫餅的東西。

主機遊戲的“60幀”,它只給玩家畫的一個餅,索尼的終極騙局

綜合上述,PS4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60幀遊戲機,它只是把三六九等的PC繁瑣配置統一規範,讓主機與遊戲更加穩定而已。60幀,在主機領域就是個騙局,不管玩家怎麼去理解這個詞彙,索尼那句“PS4支持60幀遊戲”完全沒毛病。最後,未來PS5能做到“穩定60幀”是每個主機玩家所苛求的,也希望開發商套路少一些。@遊戲沒有圈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