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國史春秋


承乾,承載上天賦予使命的意思;作為太宗的嫡長子,八歲時即被立為太子,太宗在他十二歲時,親自培養其處理政務的能力,對他寄予厚望;而作為太子的李承乾確實天資穎慧,奮發有為,不孚眾望!但為什麼後來沒走向九五至尊就黯然失色了呢?



1.自從賢惠的長孫皇后去世後,李承乾神情大變,後來又得了腳疾,自卑感加劇,引發心理變態;年齡輕輕就廣修宮室,不顧身份與宦官嬉戲,而且聽不進老師的教導,自甘墮落、不求進取,還私下派剌客去暗殺自己的老師于志寧。


2.本已有了妻室兒女,卻醉心於“美姿容,善歌舞”的男伎,還有斷袖之癖的嫌疑,竟絭養男寵“稱心”,並與之同吃同睡同暢玩,任何人的勸誡他都置若罔聞,根本忘了自己重任在肩;李世民聽說後,殺死了其男寵稱心,李承乾卻明目張膽地在自家花園立了一塊墓碑,動輒去哭悼亡靈,後來竟至茶飯不思,稱病不上朝,頹廢糜爛至此。

3.李承乾一度迷戀上了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他弄來一批面似突厥人的侍從,扮演成“突厥部落百姓”,把東宮裝飾成草原,架起帳篷,點起篝火,放下太子架子,親自殺羊燒烤,然後與“部落子民”分享; 還意猶未盡,自己又打扮成“大汗”,然後兩眼一閉,倒地裝死,讓部落民眾們騎著馬圍著他的“屍體”呼天搶地地痛哭,並要求割破自己的臉,以示對“大汗”沉痛的哀悼;這還沒完,又 一躍而起,信誓旦旦地對眾人說:我一旦登基了,就去突厥當個將軍;荒誕啵?我的媽!快把長孫皇后氣活了。



4.他的才華橫溢的胖弟弟魏王李泰,因主編《括地誌》受到李世民的嘉獎後,李承乾沒心思去突厥當將軍了;他深知李泰不是省油的燈,早有取自己而代太子的意思,他喪盡天良,處心積慮地暗中派刺客去刺殺魏王;但李泰意氣風發之餘,加強了防患,刺客終於失手。


暗殺事件即將暴露於天下,李承乾決定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竟喪心病狂地聯手侯君集等準備起兵逼宮,這次徹底玩完!

他忘記了自己的親爸是玩陰謀的鼻祖,光彩照人的皇位就是玩了“玄武門政變”得來的,你這雕蟲小技怎能瞞天過海?事兒尚在醞釀之中,就被英明神武的李世民洞察到了,李世民痛徹心扉後,把李承乾貶為庶人幽禁起來。


李承乾,曾是大唐美好的未來,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精神寄託,萬眾矚目的領袖的接班人,就這樣成了平民百姓,兩年後死於流放之地!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承乾(619-645年)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長子,八歲被立為太子,不滿足皇權晚到,殺同族胞弟,刺師長,爭皇權,逼宮李世民,荒唐事情做盡,一生作死。

公元619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妃子孫氏為其誕下第一個兒子,李世民無比高興,身為當爺爺的李淵也是萬分激動,賜名“承乾”取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可以看出當時李淵,李世民對於這個孩子的看重。李承乾在公元620年,也就是兩歲的時候,就被封為恆山王,五歲時候,父親李世民請來文學大儒陸德明與孔穎達封為秦王府十八學士,拜為長子的老師,希望繼承儒學經典,諄諄教導之,公元626年,李世民繼位,八歲的李承乾被冊立為大唐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從此萬眾矚目,逐漸開啟了“作死”模式。

不得不說,唐太宗李世民是真的溺愛這個孩子,李承乾十一歲時(公元630年),唐太宗便有意鍛鍊他,令他“聽訟”,“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十六歲時(公元635年),李承乾爺爺李淵去世,李世民詔令太子李承乾監國權知軍國大事。這是真的直接儲君上培養,然而荒唐創始人李承乾到底幹了些什麼?

公元642年李承乾懷恨同樣有皇室爭權能力的異母弟弟李泰,嫉妒父親李世民同樣寵愛恩施於他,遂令人暗中刺殺李泰,事情敗露後,不念昔日李世民對他的愛護,打算勾結朝臣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起兵逼宮,唐太宗是真的心痛不已,失望透頂,愛子荒唐,溺愛孩子的李世民還是沒有痛下殺手,直接先把李承乾幽禁在室內,還令朝中忠貞大臣日日勸解,痛改前非。

愛之深責之切,孩子犯了謀權犯上,覬覦皇權,不由說也是直接問斬,李世民絞盡腦汁保全他,希望朝中大臣領會他的意思,便問群臣太子犯下這樣的錯該如何處置,無一做聲,最後是通事舍人來濟解圍,“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這樣李承乾作死的行徑,得到了處罰,被貶為庶人,流放黔州。公元644年,李承乾卒於黔州,唐太宗令葬之以國公禮。

一個荒唐人生的李承乾,一個溺愛護子的李世民,溺愛助長子,荒唐事盡絕。


無花臺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呱呱落地以後,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早年時期的李承乾學富五車、知書達理,他曾是李世民的好兒子、群臣眼中最可靠的帝國接班人、更是世間女子心中的偶像。

早年的李承乾知書達禮,李世民對他也是十分滿意的。

唐武德二年,李承乾出生,唐太宗登機後的兩個,李承乾就被封為太子,那年他才八歲。而李承乾一直以來都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從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未來儲君的典型。

“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等等,都是世人對他的讚美之詞。對於未來帝王的接班人,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培養也是不遺餘力,從那些唐朝大儒們都當過他的老師我們便可以看出,如:李綱、房玄齡、魏徵等等。

而李承乾的尊師重道也被當時傳為佳話,在擔任太子老師時,李綱已經七十歲高齡了。貞觀五年李綱去世,李承乾痛哭失聲,為紀念老師,特親自立碑。

在李承乾12歲之時,李世民就讓李承乾在尚書省聽訟,也讓他學習處理國家政務,為以後的江山社稷打下基礎。

貞觀九年,李淵去世,在喪事期間李世民將一些政事交給太子處理。而太子都處理的很好,李世民對太子的表現也非常滿意,以至於在以後如有外出,李世民已經放心讓李承乾監國。

優秀的儲君變成荒唐的太子

這一切似乎都來的很突然,一個被眾人皆贊模範儲君,莫名的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在歷史文獻中對他的記載從貞觀十年開始全都是負面信息,並且這些信息不但負面,更是透著荒唐,李承乾從一個儀表堂堂、溫文爾雅的太子,一夜之間變成了人人畏懼的瘋子。


  • “同性戀”風波

李元昌,也就是李承乾的叔叔,為了巴結李承乾,就送了一名太常樂人給他,此人長得十分的嫵媚,他對這名樂人是非常的喜歡。

文獻記載:

“私幸太常樂童稱心,與同臥起”。

其實在古代,王公貴族對於戀童這樣的事很正常,但對於一個未來的皇帝,這樣的事就不能上臺面了,這畢竟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臉面。

當李世民知道這件事後,氣的七竅生煙,下令弄死了稱心,而李承乾也因此痛心不已,每日混混僵僵,還稱病數月不上朝。

  • 殘暴嗜血

在李承乾變了個人之前,他是非常尊師重道的,但之後的行為讓人瞠目結舌。後來的李承乾完全聽不進老師們的意見,甚至就連老師張玄素直言時,李承乾還惱羞成怒想殺死張玄素。

(張玄素像)

李承乾還經常模仿突厥人的行為,想象自己是草原上的突厥可汗,在宮中把自己的頭髮弄成辮成突厥人那樣,然後用五個狼頭做幡旗。

吃飯時也學習突厥人那樣,直接用佩刀割肉往嘴送,甚至對人說,如果我當皇帝了,當釋放我心中的慾望,殺光那些無理的進諫者,殺他幾百人,看他們還敢不敢進諫。

  • 起兵謀反

貞觀十七年,李承乾覺得李世民偏愛李泰,自己的太子頭銜受到了威脅,於是想刺殺李泰。而最終刺殺李泰未果,事情敗露後起兵逼宮,其結果就是被鎮壓,之後李承乾被廢庶人,那些參與謀反的大臣也被李世民殺的人頭滾滾。

是誰逼瘋了太子,讓他變得如此荒唐?

在李承乾的17年太子生涯中前後的性格突變,很多人認為是他後期的不求上進、又有奸臣的唆使,以及玄武門之變的影響等等。當然,太子的性格變化如此厲害,肯定有來自多方面的原因,而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除了上面說原因,我覺得唐朝那些肱股之臣的直言進諫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他們對李世民都膽敢冒犯直言,更別說對李承乾這個太子了。

李世民是經歷過腥風血雨之人,他有的自身的寬宏大量,而太子是溫室中的花朵,其自身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高傲。別說是太子,我估計就算是一般人也受不了這些大儒們這樣指著鼻子罵,而即便是當朝太子被罵只能低著頭說:“學生知錯了”。

況且太子的老師十幾個,經常被這樣罵不瘋才怪,更別說當時的李承乾十七八歲,正值叛逆期的時候。因此,他才會在宮中說:

“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太子變荒唐,李世民有著最大的責任

讓李承乾變得荒唐的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了,這主要還是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李世民自己是個集政治、軍事、謀略為一身的皇帝,他久經沙場,見慣了人頭滾滾的場面,因為自己被人稱為“天可汗”,所以他也需要一個像他一樣英明的人來做皇帝,這就導致了他給太子的壓力過高。

作為太子,其言行舉止、嬉笑怒罵都有一套非常嚴格的官家規定,學業、政事等有十來個老師輪番教導,這本身的壓力就非常大,但李承乾都忍下來了,其目的就是為了李世民死後可以當上皇帝。

但偏偏後期的李世民對儲君誰來做的態度又模稜兩可,這裡讓李承乾當太子,那邊對李泰又十分厚愛。太子從小到大一路緊小慎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就怕做錯事丟了太子的位置,而李世民給他的感覺就是太子的位置很危險。

在長期的壓力達到頂點後,就開始了爆發,這個時候沒有一個好的心理導師為他開導,反而是那些奸臣在背後慫恿,然後就是徹底的瘋狂而荒唐了,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不謀反才是怪事。


大國布衣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的妃子(長孫皇后)生育了嫡長子。因為在太極宮承乾殿出生,取名叫李承乾,也是唐高祖李淵為他這個嫡孫親自賜名的。

武德三年,還是嬰兒的李承乾就被封為恆山王。五歲就遷封中山王,後來唐太宗登基,改元貞觀後兩個月,將時年八歲的承乾立為太子。唐太宗為了培養太子也是不遺餘力,先後為他選擇如:李綱、房玄齡、魏徵等初唐名臣作為老師。可想而知唐太宗夫婦對自己長子寄予了極大的厚望。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劇照)

作為太子李承乾,那麼討李世民器重與喜愛,怎麼會被廢去太子之位,他到底做了哪些荒唐之事?


李承乾從小很聰明,還有名師教導,在十幾歲就能代父斷理國事。自從長孫皇后去世後,而李世民忙於政事,無人來管教太子。加上腳疾行走不便,心裡非常自卑,李承乾便有“叛逆心理”,於是李承乾開始痴迷玩樂,用宦官、養男寵、信道士。

(李承乾劇照)

一、比較著名的李承乾的同性戀事件,他作為太子儲君,卻寵幸一個男寵,並且稱呼他為“稱心”,雖說“龍陽之好”在古代的皇室、貴族裡面也不少見,但總歸是一件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尤其是在李承乾已經有太子妃的情況下。李世民知道後非常憤怒,便殺死了“稱心”。

二、李承乾沒有體會到父親的用意,也沒有收斂。在“稱心”被殺後,李承乾悲痛不已,在東宮闢出一個房間,供著“稱心”的塑像,早晚焚香祭奠。

三、太子李承乾沉寂在他的男寵死後的陰霾中,接連幾個月都是以身體抱恙為藉口,不去參加早朝,在他身邊的大臣都前來勸解,他不但不聽而且還把這些勸解的人給殺了。

(李承乾與稱心劇照)

四、當初李世民與突厥達成屈辱的渭水之盟,三年後李靖率軍滅了東突厥,報了當年渭水之仇。而李承乾特別迷戀突厥人的生活,在東宮要求下人說突厥語,穿突厥衣服,進行突厥歌舞表演,還親自扮演突厥可汗,在東宮演繹著突厥的生活場景,還揚言自己繼承皇位後,會帶領著軍隊投身到突厥可汗帳下。

五、李承乾因為妒忌心作祟,覺得他父皇寵愛三第李泰,會威脅到自己的太子之會。於是他就想除掉他弟。而在刺殺李泰失敗後的情況下,李承乾起兵逼宮,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結果卻不同。結果被鎮壓了,承乾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兩年後死在流放之地。

(圖:玄武門之變)

總結:李承乾這麼多荒唐行為,跟他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在他年幼的時候,被迫離開父母,住進東宮。父親對他格外嚴厲,還經常外出征戰,孃親又離得遠,他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關注和認可。偏偏父母特別寵愛自己的弟弟。

對十幾歲李承乾來說,生在帝王家,還是貴為太子,多少雙眼睛注視的他,而足疾帶給他深深的自卑感,身上揹負的壓力是何等的巨大。面對這些人生難題跟壓力,李承乾選擇了“荒唐”。


歷史紅塵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自小被立為太子,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說起來李承乾小的時候聰明伶俐,李世民很是喜歡,一心想把他培養成出色的王位繼承人。這位先天、後天條件都十分優良的人究竟是怎麼墮落的呢?

首先,嚴師未必出高徒。

李世民愛子心切給他請的老師都是嚴師,一開始李承乾表現的還不錯,陽光心態積極向上,得到了老師和大臣的一致好評。也許是老師們對他的期望過高,不能允許他出一點錯,否則就嚴厲批評甚至苛責,但這樣的教育方法不是對每一個人都適用。

經常的苛責讓他難以接受,甚至出現了逆反心理,他學會了陽奉陰違,在父親面前恭順有禮,出了朝堂尋歡作樂。

母親的去世,讓他失去了庇護,再加上腿疾,使他本性中頑劣的部分開始暴露出來。

如果這時候有人能對他好言相勸,可能他不至於有後來那麼多的荒唐行為。可是大臣們卻沒有給過他機會,對他的錯誤只會一味嚴苛的指責,好像不這樣做就不盡責一樣。

裝修個房子,就有人批評他過於奢華;和宦官玩鬧,就有人將他比作秦二世;稍有錯誤就有人犯顏直諫,恨不得李承乾能馬上聽他們的,改掉所有的缺點,成為他們心目中完美無缺的太子。

這時候的李承乾已經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任他們擺佈了,一味苛責的結果只是讓他在墮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吃喝玩樂,豢養男寵,還有什麼是他沒做過的。

吃喝玩樂那都是小事,他還喜歡上一個男人,經常與他廝混在一起。據說這個被他叫做稱心的男人,不僅姿容秀美,還能歌善舞,很得李承乾的歡心。本來大唐民風開放,豢養男寵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他是太子做這事那就是皇家醜聞,李世民絕不能容忍,於是一怒之下將稱心殺了。他很傷心,雖然在李世民面前敢怒不敢言,背後卻更加荒唐起來。

他開始喜歡胡人的服飾,剪綵綢做跳舞的衣裳,敲鑼打鼓日夜不休。還召集一些逃亡的奴隸建立蒙古包,成立部落。自己裝作死去的可汗,讓眾人哭泣,讓馬奔跑環護,還揚言:“我當了皇帝,一定要盡情享受所有樂趣,有人規勸,立即誅殺,殺到那些人再也不敢亂說為止。”

從這些話裡可以感覺得到他對那些動輒苛責他的朝臣們有多厭惡,當然他的這些荒唐的言論無一例外會被朝臣彙報給皇上。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雖然李承乾做了那麼多荒唐事,可是李世民並沒有想過廢了太子,這畢竟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他在李承乾的身上傾注了太多心血,他以為只要他嚴加管教就可以讓太子走上正路。

但李承乾並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他看到李世民對李泰的看重並不在他之下,而李泰早有爭奪皇位之心,他不想坐以待斃,於是在暗殺李泰失敗以後,鋌而走險逼宮謀反,他的結局可想而知了。

帝王之家講究權利制衡之術,李世民對李泰好可能是真的喜歡李泰,也可能只是故意讓李承乾有危機感從而奮發圖強。可惜他們都不夠了解對方,明明手裡是一把好牌,最後卻以慘敗收場。


瘋小鳥


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自從出生便抓得一手好牌,但是最後卻被他自己打個稀爛,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第一個兒子,據史書記載,武德二年,當時還是秦王妃的長孫氏為李世民生下第一個兒子,因為出生在太極宮承乾殿,唐高祖李淵以殿為名,親自取名為“承乾”。

武德三年,尚在懷抱中的李承乾便被爺爺李淵封為衡山王,武德七年,李世民率兵平定王世充又立下大功,李淵在對李世民封無可封的情況下,把李承乾加封為中山王,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逼迫李淵封他為太子,同年九月,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次月封年僅八歲李承乾為太子。

可以說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得來不費吹灰之力,李世民也大力栽培他,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家大師任命為太子老師,讓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家文學,同朱元璋大力栽培太子朱標一樣,李世民把自己重臣都讓其在太子府兼職,如房玄齡,魏徵等人,但是成年之後的李承乾慢慢的開始叛逆起來,甚至最後想要效仿父親李世民逼宮,最後惹的李世民大怒,廢李承乾太子之位,貶為庶人。

自貞觀十年開始,李承乾便漸漸的開始荒唐起來。

一迷戀突厥文化

李承乾不知道那根筋搭錯了,突然開始喜歡突厥文化,模仿突厥人遊獵,每天帶人去獵場打獵,並且招募了一批流亡罪犯去偷民間百姓的牛羊,還專門打造了八尺高的銅爐和六隔大鼎,親自下手宰殺並烹煮牛羊肉,和他們一起吃掉,李承乾還喜歡學說突厥語穿突厥服飾,還說將來他要是當了皇上,要帶來幾萬人去打獵,還要散開頭髮做突厥人,投到突厥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將領,不會比其他人差,要知道當時突厥與大唐可是死對頭,身為當朝太子,李承乾的行為可真實夠奇葩的。

二寵幸樂童稱心,玩同性戀

李承乾寵幸太常寺的樂童稱心,與他同吃同住,李世民聽說後大怒,把稱心抓起來殺死,李承乾專門在東宮蓋一座房間,裡面掛上稱心的像,早晚祭奠,徘徊在室內,痛哭流涕,又在宮苑內堆成一個小墳,私下贈予稱心官爵並樹立石碑。

三不聽勸諫,刺殺老師

身為當朝太子,如此荒唐不誤正業,李承乾的老師們當然要勸諫,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張玄素常常上書勸諫他,李承乾非常惱怒,派人乘張玄素上早朝的機會,暗中用大馬棰襲擊他,差一點把他打死,于志寧上書直言勸諫,太子李承乾勃然大怒,派刺客去刺殺他,刺客進入于志寧的家中,見志寧躺在苫席上,頭枕著土地,終於不忍心殺他而罷休。

李承乾的行為李世民都有所瞭解,見他沒有悔改的意思,李世民越來越不喜歡太子,李承乾自己也知道,動輒幾個月稱病不去朝見李世民,父子之間隔閡越來越深,也讓李承乾日益不安。

但是李世民心中並沒有廢掉太子的想法,但是李承乾卻不這麼認為,他打算效仿父親李世民,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世民痛心無奈之下,只得將他幽禁起來,李承乾的行為,雖然讓李世民感到失望,他為了將李承乾培養成為合格的太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與精力,但是李承乾終究是長孫皇后所生的長子,李世民也不忍心處死他,將他廢為庶人,後來被流放到黔州,次年李承乾病死。

縱觀各朝史書,各朝各代被的廢太子很多,這些太子地位處境待遇可比李承乾差多了,幾乎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結果還是被廢,而李承乾呢?打打鬧鬧使勁作死,最後還要謀反,結果是一手好牌讓他打的稀爛,最後被廢太子之位,也完全是咎由自取。


一個老男人歷史





答: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八歲之時被立為太子,二十五歲被廢。

到底是因為荒唐而被廢,還是因為被廢而被塗抹上荒唐的色彩?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畢竟,為了維護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武神明形象,必要的藝術加工是不可少的吧。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史書上幾條關於李承乾“荒唐”事蹟的記載吧。

一、“私幸太常樂童稱心,與同臥起”,即李承乾有龍陽之僻,喜孌童;

二、嚮往突厥人的生活,在宮中“辮髮羊裘而牧羊,作五狼頭纛及幡旗,設穹廬”,“斂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甚至模仿突厥部落爭奪牧場的場景,“布陳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為娛樂”。

三、不聽師長勸諫,揚言:“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

別的不多說,單說第三條,自己身為儲君,竟然揚言日後成了天子就要怎麼怎麼樣,這種話,頗似三歲孩童賭氣時的口吻,根本就不像是史書記載裡“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的太子李承乾,更不象是十二歲就在尚書省聽訟,十五歲就獨立處理政務,並在李世民外出時便居守監國的太子李承乾。

至於說,反感中原文明、嚮往突厥野蠻生活,以及孌童等怪行,那是想怎麼黑就怎麼黑了。

有人說,李承乾本來是神童,是後來被逼瘋了,這才出現瞭如此怪誕的行為的。

《劍橋中國隋唐史》也是這麼說的:“承乾的行為顯得在某些方面不正常和有失體統,他很可能是精神失常。”。

那麼,李承乾是怎麼被逼“瘋”的呢?

他們說,主要是李世民對他要求太嚴格了,李世民本身是千古一帝,一心希望自己的繼承者青出於藍,更勝自己,不但是高要求、高規格地對太子進行訓練,有時候還嚴酷到了變態的地步,遠遠超過李承乾的承受力,終於招致李承乾精神崩潰,成了個失心瘋。

這個說法有點問題。

如果李承乾真是個瘋子,那麼,其說話必然亂七八糟、行事必然顛三倒四,甚至所說、所做,正常人根本無法理解得了。

但是我們看,李承乾所做的最“瘋狂”的事,無非是聯合侯君集等人叛亂,意欲拉李世民下臺。

這件事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從醞釀到謀劃、到行動,全都環環相扣、有條不紊。全看不出李承乾是瘋子、精神病的跡象。

而且,仔細想一下,侯君集等人全是久經沙場、飽經風浪的人物,如果李承乾真是個思維混亂的瘋子,他們還會跟著幹嗎?

所以說,李承乾密謀造反之事雖然“瘋狂”,但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他是屬於缺失了基本辨識能力、對自己行為不能負法律責任的精神病患者。

對比一下清康熙帝的廢太子胤礽,情況也很類似。而且,雍親王胤禛即位後,也有抹黑過胤礽的行為。

所以,史書上所載李承乾在東宮搞出的一系列荒唐事,有可能是史家的故意編排。

話說回來,李承乾已經早早冊封為太子,成為了帝國繼承人,為什麼還要鋌而走險,去做謀反之事呢?

其實,在這一點上,清胤礽比李承乾更“瘋狂”,他是廢而又立,立而又廢,兩立兩廢,且兩次被廢,都是意行“大不逆”之事。

現在,很多人都罵李承乾、胤礽傻,以卵擊石、自毀前程、自取滅亡。

實際上,那是屁股決定腦袋,不,準確地說,那是屁股所坐的位置決定了腦袋的思維方式。

李承乾、胤礽坐在太子那個位置上,所面臨的險情使他們不得不那麼做——胤礽接連兩次做相同的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胤礽當時處於“九龍奪嫡”的鬥爭中心,為求自保,不得不拼死奮起作最後一搏。

李承乾所遇上的殺氣雖然沒有“九龍奪嫡”那麼重,那麼凌厲,但也足以讓他窒息。

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除了生下長子李承乾之外,武德三年(620年),又生下了次子李泰。

這李泰“聰敏絕倫”,智商似乎超過李承乾,故得唐太宗李世民“特所寵異”。

補充一下,李承乾是個跛子,略欠人君之風範。

李泰不但得李世民深愛,也得高祖李淵所喜。李泰出生滿月,就被高祖李淵冊封為宜都王, 次年進封衛王、授上柱國。

注意,李泰所封為正一品衛王,而不是從一品的嗣衛王,地位與當年李元霸同。

李世民登基後,更是變著花樣地恩寵和加封李泰。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改封年僅九歲的李泰為越王,再封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後又再加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共二十二州。

貞觀八年(634年),李世民讓李泰兼領左武候大將軍,再授予雍州牧之職。

當時的雍州即是京兆府,大唐王都所轄之地,所以,李泰又順理成章地兼任了掌管西京長安的長官。

貞觀十年(636年),李世民改封李泰為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也在貞觀十年,李世民“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

“就府別置文學館”,是李世民在秦王時代所做的最引為自豪的事,他如此安排李泰,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最最過份的是,貞觀十六年(642),朝廷每月對魏王府的料物供給超過了東宮。李世民還下詔讓李泰逾制徙居武德殿,好與自己朝夕相處。

武德殿緊靠東宮,李泰一旦搬入,就隱然形成了威逼東宮之勢。

所以,魏徵極力諫止了此事。

但魏徵諫止得了李泰不搬武德殿,卻無法阻止得了李世民對李泰的愛。

李世民對李泰萬般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只要一天不見,就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為“將軍”的白鶻互傳書信,互訴衷腸。

李世民對李泰的愛,已超乎尋常,用褚遂良的話來說,那是“愛之逾嫡,嫡庶不分”。

李世民甚至還當眾說出了“人生壽夭難期,萬一太子不幸,安知諸王他日不為公輩之主”之類的話。

所以,《舊唐書?韋挺傳》記:“時泰有寵,太子承乾多過失,太宗微有廢立之意”。

李世民既然是這樣一種表現,李泰和李承乾都不是傻子,都會作出本能的反應。

李泰野心勃勃,不斷讒害李承乾,以為只要把李承乾搞垮,大唐帝國的萬里江山就是自己的了。

李承乾惶惶不可終日,先是試圖暗殺李泰,不成,便密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大將侯君集等人謀反。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地位本來就牢不可破,而在人望、能力等諸方面,自幼長在深宮之中的李承乾,又如何與身經千錘百煉的李世民相比?

謀反事敗,各種黑就紛至沓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李承乾,是個可憐人。


覃仕勇說史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長子,為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作為嫡出,又是長子,李承乾自然就成了大唐帝國的太子及儲君。

李承乾的腳有點跛,是個瘸子,但李承乾很聰明,又是長孫皇后所生,因此一開始很得李世民寵愛,為此注重家教的李世民給李承乾選了當時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人作為李承乾的老師,比如有李綱、李百藥、房玄齡、孔穎達、張玄素、杜正倫等。但李承乾是個紈絝子弟,經常有荒唐之舉。
▲李承乾劇照


李承乾的荒唐舉止有很多,比如:

第一,李承乾因宮裡生活無聊,就讓一些奴隸去偷民間的牛馬,然後親自宰殺煮食。

第二,李承乾很喜歡學突厥語、穿突厥的服飾(當時突厥可是大唐的敵對勢力),之後又仿效突厥人制作五狼頭纛及幡旗,設置賬廬,而李承乾則坐在裡面宰羊烹煮。

還有一次,李承乾假裝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後自己躺在地上裝屍體,讓手下人割臉,圍著他哭。過了一會兒,李承乾又坐起來,對眾人說:我要是當天子,一定要帶著幾萬軍隊去騎獵,然後全部散發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個騎兵將領。


第三,喜歡搞“同性戀”。

李承乾喜歡一個名為“稱心”的少年,經常寵幸他。後來被李世民知道了,就把稱心等人全給殺了,而且還嚴厲責罵李承乾。

李承乾不僅不思悔改,還在東宮內專門給稱心修了一個房間,裡面供著他的畫像,甚至還給他修了墳墓,早晚祭奠“痛哭徘徊”。

第四,不顧手下死活,只為一時歡快。

李世民有個異母弟弟李元昌,和李承乾簡直臭味相投,兩人經常在一起玩,他們把手下的人分為兩隊,然後兩人各領一隊,讓手裡的人披上氃甲、拿著竹捎互相廝殺。如果李承乾覺得哪個手下作戰不給力或者不能讓李承乾滿意,就將他的手腳綁起來,然後用樹枝抽打,有不少手下還被活活打死。

第五,老師責罵,就派刺客刺殺。

李承乾喜歡到處遊獵,不喜歡學習,還經常在東宮裡擊鼓玩樂,聲音都傳到了宮外,為此身為老師的張玄素就去進諫。而李承乾本人則非常惱火,不僅當眾怒罵張玄素,後來還派刺客去刺殺張玄素,搞得張玄素身受重傷,險些因此喪命。

還有一個太子老師于志寧也經常跑去勸諫李承乾,李承乾同樣很惱火,就派了刺客紇幹承基和張師政去刺殺于志寧,結果兩個刺客一到于志寧家中,剛好看到于志寧為母親守孝,自己則睡在廬草上,兩人覺得於志寧是個孝子,結果又不忍心傷害他。

于志寧因此僥倖逃過一劫。

後來李承乾察覺出父親李世民要立自己的四弟李泰為太子,而且李世民對自己的態度越發冷淡,就準備和李元昌等人發動政變。

還沒有造反,李承乾的五弟李祐就率先在齊州發動兵變,不過很快就被平定了。在審問該起謀反案中,無意間牽連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紇幹承基,而紇幹承基為了活命,就供出了太子要密謀造反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後大為吃驚,經長孫無忌等人查實無誤後,李世民就把漢王李元昌賜死,而李承乾則被廢為庶人,後來流放到黔州,謀反事發的第二年(644年)就死了。

總的來看,李承乾其實就是一個寵溺過度的孩子,有此結局很正常。


金兔歷史


不得不說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之深,從李世民為他們二人的兒子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來。“承乾”有著承載乾坤,繼承大統之意,“泰”有著國泰民安之意,“治”有著治理天下之意。


作為嫡長子的李承乾,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被李世民定位太子,李世民在他身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而早期的李承乾也並沒有讓李世民失望,展現出了相當高的天賦,

但是,後來他卻變得越來越荒唐。李承乾性格大變,是從長孫皇后去世後開始的,而由於後來他還變成了“瘸子”,對於皇室成員來說,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李承乾的瘸腿,又讓他產生了特別大的自卑感,這就更加劇了李承乾性格的改變。

那麼,李承乾性格轉變後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呢?

一、首先李承乾最開始做的就不顧自己太子的身份,不聽老師教導,大修宮殿。甚至因為自己恩師嚴厲管教他的原因,派人前去刺殺他的恩師于志寧。


本來李承乾出身太子,不愁找不到女人,並且他也確實是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但是,在他性格大變之後,卻開始沉溺於男伎,性取向也發生了變化,居然養起了“男寵”。當年很多人都勸說李承乾不要這樣做,可他卻對此置若罔聞。

事情傳到了李世民那裡後,李世民曾下令殺掉了他所有男寵,但他卻在行宮之中明目張膽的為那些男寵修建起了墓碑,而且自此稱病不上朝。

二、接著,眾所周知老李家是有突厥人的血統,而發展到李承乾這裡,他對突厥人的那些生活習慣乃至生活方式達到了一種“痴迷”狀態,整天生活在突厥人的影子中。


他在自己的行宮扮演起了突厥大汗,過上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架帳篷、點篝火、烤羊肉等等。更荒唐的是,李承乾還演起了突厥大汗“突然身亡”的一幕,隨後命令府上的那些下人們扮演突厥百姓,圍著他的屍體痛哭,以示對他的悼念。

三、李泰在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中排行第二,是李承乾的二弟,有一次李泰寫了一篇名為《括地誌》的文章,李世民讀了之後,對李泰大為讚賞。

這件事傳到了李承乾的耳朵裡,李承乾心中立刻就產生了對李泰的仇恨,認為李泰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他的太子之位。


於是李承乾居然對自己的親弟弟痛下殺手,派刺客前去刺殺李泰,只不過刺客最終失手了。

而在刺殺李泰的行動失敗之後,李承乾的所作所為已經大白於天下,但此時的他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悔恨,而是集合了侯君集等人,鋌而走險謀朝篡位。

但李承乾在玩陰謀上,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對手,被李世民察覺,李世民痛徹心扉,最終狠心將李承乾打入冷宮。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李承乾其實已經不能用“荒唐”形容了,完全可以稱他為“喪心病狂”。本來早年的他發展的相當不錯,不僅得到了李世民的重點培養,還早早被立為太子。但不料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令人唏噓。


夏目歷史君


李承乾是我看到過的,歷史上最荒唐的一個太子,首先這個太子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是他不討厭的,放在現在就是一最爛的學渣都要比他好一百倍的那種,當時他老子李世民為了教育好這個兒子請了張玄素來當老師,可李承乾沒把他放在眼裡整天和一群爛人鬼混,而且還是那種整天啪啪啪那種,你說一個太子整天不讀書儘想著啪啪啪也就算了,畢竟人家以後是皇帝,就算現在努力啪啪啪就當是為了李家的天下多生幾個孩子他也不算壞事,但問題是他是和一個男的整天啪啪啪呀!

我的那個天,李承乾就是我大唐王朝第一個不與美女只好男色的太子,太子每天到處玩耍,一不小心就看見太常寺裡有個男歌手,太子一見鍾情經過了一夜的交流,太子簡直就是深深的愛上了這個歌手,變成了愛豆,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麼喜歡這個花樣美男,他還給這個男票取了一個愛稱名叫“稱心”。

從認識這個稱心之後,太子更加放蕩不羈愛自由,每天晚上兩人同床共枕,白天兩人到處遊玩,就和現在的蜜月沒有區別,正當兩個人越來越熱戀的時候,李世民知道這件事了,除了狠狠的罵了李承乾一頓之外為了徹底讓太子斷了這段感情安心當太子還把這個稱心一刀斬了。

結果太子看見稱心死了就徹底的放飛自我,他把稱心的畫像掛在自己的臥室,天天對著發呆,每當太陽昇起來的時候,他都會跑到墳前祭祀一下,晚上睡覺之前又去祭祀一下,一年幾個月都如此真真做到了。衣帶漸狂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種情況足足維持了幾個月。

幾個月過去了,太子終於不再傷心了,正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卻發現太子不是正常了,而是越來越不正常了,簡直就是在放飛自我的路上狂奔不已,他答應過稱心以後一起到草原當可汗,於是他喜歡上了角色扮演。命令幾千個戶奴,一起學習突厥人唱歌,還讓大家都理成胡人髮型,並且所有人都得稱呼他為可汗。為了營造氣氛,他下令將東宮中的床單被單和所有彩色的布匹全部拿出來,扯成布條,讓波條迎風招展,讓大家都以為是在草原上,我倒是非常佩服他這種想象力可真不是一個人可能有的。

並且他讓當時的宮廷樂隊沒日沒夜的敲鼓奏樂,日夜不絕,東宮成了最低級的夜總會,光跳個舞,耍個雜耍,遠遠不夠,他要切實體驗一把當可汗的感覺,於是他穿上羊裘,留起了辮子,當起了狗血的可汗,並且將自己衛隊所有長得像突厥人的人挑了出來,給他們每人發一套突厥人的外套,五個人組成部落,每個部落都支上帳篷列好陣勢,還給安排上番號,揮動大旗,向天狼豪,他命令各部落都要收集肥羊,並且要求這些突厥人目露兇光,抽刀割肉的動作要熟練,煮熟肉之後,互相要向男女朋友一樣餵食,這樣一來他終於找到了家的感覺。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準備給自己按照可汗的規模發一次喪。並且在眾人詫異的眼光裡他交代好了每一組小組的任務,並且要求群眾演員也要表演到位,他自命為大可汗在眾目睽睽之下,突然抽刀自刎死在了草原之上,各個部落為了表示哀痛,都要嚎啕大哭,騎著馬圍著可汗的屍體轉,拍著馬頭高喊他的尊名,一時之間東宮搞得烏煙瘴氣。

他還喜歡造高樓從附近爭來許多百姓,為他蓋樓,日復一日沒完沒了,自從稱心死後,深情的愛繼續膨脹,又和宮裡的太監好上了,而且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從李世民交給他的府庫裡拿走整整七萬兩黃金用於各種胡吃海塞。

要說太子喜歡搞基其實也沒什麼,只要不是一直搞基不近女色就可以了,花錢也沒啥,誰叫他老子是李世民,誰叫貞觀之治國家太特麼富裕了,換算成人民幣一斤大米才七分錢,國家有錢人民有錢,可李承乾走尋常路一心想使用自己老爸對自己爺爺那一招,如果大家問為啥要這樣,李承乾同學認為只有讓李世民當了太上皇自己登基之後才能盡情的搞基,於是為了自己的愛情,他與齊王李佑都各自謀劃了一場奪位計劃。



誰知道李佑戰鬥力太特麼差了,發起叛亂還沒有大規模的打仗就被李世民給收拾了,砍了四十四人的頭,並且收拾之後發現不但是齊王叛亂,居然太子李承乾勾結漢王李元昌也準備叛亂。

這兩個坑爹貨居然灰燼入酒對天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的計劃是太子自己謊稱暴病在身,李世民肯定來看,然後叫一群武夫圍困自己的爹,如果他不反抗就尊他為太上皇,如果反抗就亂棍打死,然後謊稱猝死隆重發喪。

結果是大家都知道了,這幾個坑貨,不但判亂沒有成功,甚至叛亂還沒有開始就被李世民搞定了,結果太子被廢囚禁於左領軍府不許出門,至於其他人全部殺掉了。

以上就是大唐太子李承乾所做的部分荒唐事,其實他還有許多荒唐的事情,但是其中荒唐得比較過分的就這些,說實話這個人被廢了也好,萬一繼位,按照他的荒唐程度極有可能把整個大唐賣給胡人都有可能,因為他無數次對別人說根本就不想當皇帝,只想當可汗,並且自己留胡人髮型說胡人話,穿胡人衣,真的保不齊將整個唐朝胡人化都有可能。

好了差不多了,大家有什麼感想,請多多關照多多互動,回貼,關注我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