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国史春秋


承乾,承载上天赋予使命的意思;作为太宗的嫡长子,八岁时即被立为太子,太宗在他十二岁时,亲自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对他寄予厚望;而作为太子的李承乾确实天资颖慧,奋发有为,不孚众望!但为什么后来没走向九五至尊就黯然失色了呢?



1.自从贤惠的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神情大变,后来又得了脚疾,自卑感加剧,引发心理变态;年龄轻轻就广修宫室,不顾身份与宦官嬉戏,而且听不进老师的教导,自甘堕落、不求进取,还私下派剌客去暗杀自己的老师于志宁。


2.本已有了妻室儿女,却醉心于“美姿容,善歌舞”的男伎,还有断袖之癖的嫌疑,竟絭养男宠“称心”,并与之同吃同睡同畅玩,任何人的劝诫他都置若罔闻,根本忘了自己重任在肩;李世民听说后,杀死了其男宠称心,李承乾却明目张胆地在自家花园立了一块墓碑,动辄去哭悼亡灵,后来竟至茶饭不思,称病不上朝,颓废糜烂至此。

3.李承乾一度迷恋上了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弄来一批面似突厥人的侍从,扮演成“突厥部落百姓”,把东宫装饰成草原,架起帐篷,点起篝火,放下太子架子,亲自杀羊烧烤,然后与“部落子民”分享; 还意犹未尽,自己又打扮成“大汗”,然后两眼一闭,倒地装死,让部落民众们骑着马围着他的“尸体”呼天抢地地痛哭,并要求割破自己的脸,以示对“大汗”沉痛的哀悼;这还没完,又 一跃而起,信誓旦旦地对众人说:我一旦登基了,就去突厥当个将军;荒诞啵?我的妈!快把长孙皇后气活了。



4.他的才华横溢的胖弟弟魏王李泰,因主编《括地志》受到李世民的嘉奖后,李承乾没心思去突厥当将军了;他深知李泰不是省油的灯,早有取自己而代太子的意思,他丧尽天良,处心积虑地暗中派刺客去刺杀魏王;但李泰意气风发之余,加强了防患,刺客终于失手。


暗杀事件即将暴露于天下,李承乾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竟丧心病狂地联手侯君集等准备起兵逼宫,这次彻底玩完!

他忘记了自己的亲爸是玩阴谋的鼻祖,光彩照人的皇位就是玩了“玄武门政变”得来的,你这雕虫小技怎能瞒天过海?事儿尚在酝酿之中,就被英明神武的李世民洞察到了,李世民痛彻心扉后,把李承乾贬为庶人幽禁起来。


李承乾,曾是大唐美好的未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精神寄托,万众瞩目的领袖的接班人,就这样成了平民百姓,两年后死于流放之地!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承乾(619-645年)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八岁被立为太子,不满足皇权晚到,杀同族胞弟,刺师长,争皇权,逼宫李世民,荒唐事情做尽,一生作死。

公元619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妃子孙氏为其诞下第一个儿子,李世民无比高兴,身为当爷爷的李渊也是万分激动,赐名“承乾”取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可以看出当时李渊,李世民对于这个孩子的看重。李承乾在公元620年,也就是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恒山王,五岁时候,父亲李世民请来文学大儒陆德明与孔颖达封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拜为长子的老师,希望继承儒学经典,谆谆教导之,公元626年,李世民继位,八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大唐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此万众瞩目,逐渐开启了“作死”模式。

不得不说,唐太宗李世民是真的溺爱这个孩子,李承乾十一岁时(公元630年),唐太宗便有意锻炼他,令他“听讼”,“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十六岁时(公元635年),李承乾爷爷李渊去世,李世民诏令太子李承乾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这是真的直接储君上培养,然而荒唐创始人李承乾到底干了些什么?

公元642年李承乾怀恨同样有皇室争权能力的异母弟弟李泰,嫉妒父亲李世民同样宠爱恩施于他,遂令人暗中刺杀李泰,事情败露后,不念昔日李世民对他的爱护,打算勾结朝臣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起兵逼宫,唐太宗是真的心痛不已,失望透顶,爱子荒唐,溺爱孩子的李世民还是没有痛下杀手,直接先把李承乾幽禁在室内,还令朝中忠贞大臣日日劝解,痛改前非。

爱之深责之切,孩子犯了谋权犯上,觊觎皇权,不由说也是直接问斩,李世民绞尽脑汁保全他,希望朝中大臣领会他的意思,便问群臣太子犯下这样的错该如何处置,无一做声,最后是通事舍人来济解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这样李承乾作死的行径,得到了处罚,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公元644年,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令葬之以国公礼。

一个荒唐人生的李承乾,一个溺爱护子的李世民,溺爱助长子,荒唐事尽绝。


无花台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呱呱落地以后,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早年时期的李承乾学富五车、知书达理,他曾是李世民的好儿子、群臣眼中最可靠的帝国接班人、更是世间女子心中的偶像。

早年的李承乾知书达礼,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满意的。

唐武德二年,李承乾出生,唐太宗登机后的两个,李承乾就被封为太子,那年他才八岁。而李承乾一直以来都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从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未来储君的典型。

“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等等,都是世人对他的赞美之词。对于未来帝王的接班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从那些唐朝大儒们都当过他的老师我们便可以看出,如:李纲、房玄龄、魏征等等。

而李承乾的尊师重道也被当时传为佳话,在担任太子老师时,李纲已经七十岁高龄了。贞观五年李纲去世,李承乾痛哭失声,为纪念老师,特亲自立碑。

在李承乾12岁之时,李世民就让李承乾在尚书省听讼,也让他学习处理国家政务,为以后的江山社稷打下基础。

贞观九年,李渊去世,在丧事期间李世民将一些政事交给太子处理。而太子都处理的很好,李世民对太子的表现也非常满意,以至于在以后如有外出,李世民已经放心让李承乾监国。

优秀的储君变成荒唐的太子

这一切似乎都来的很突然,一个被众人皆赞模范储君,莫名的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历史文献中对他的记载从贞观十年开始全都是负面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不但负面,更是透着荒唐,李承乾从一个仪表堂堂、温文尔雅的太子,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畏惧的疯子。


  • “同性恋”风波

李元昌,也就是李承乾的叔叔,为了巴结李承乾,就送了一名太常乐人给他,此人长得十分的妩媚,他对这名乐人是非常的喜欢。

文献记载:

“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卧起”。

其实在古代,王公贵族对于恋童这样的事很正常,但对于一个未来的皇帝,这样的事就不能上台面了,这毕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脸面。

当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气的七窍生烟,下令弄死了称心,而李承乾也因此痛心不已,每日混混僵僵,还称病数月不上朝。

  • 残暴嗜血

在李承乾变了个人之前,他是非常尊师重道的,但之后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后来的李承乾完全听不进老师们的意见,甚至就连老师张玄素直言时,李承乾还恼羞成怒想杀死张玄素。

(张玄素像)

李承乾还经常模仿突厥人的行为,想象自己是草原上的突厥可汗,在宫中把自己的头发弄成辫成突厥人那样,然后用五个狼头做幡旗。

吃饭时也学习突厥人那样,直接用佩刀割肉往嘴送,甚至对人说,如果我当皇帝了,当释放我心中的欲望,杀光那些无理的进谏者,杀他几百人,看他们还敢不敢进谏。

  • 起兵谋反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觉得李世民偏爱李泰,自己的太子头衔受到了威胁,于是想刺杀李泰。而最终刺杀李泰未果,事情败露后起兵逼宫,其结果就是被镇压,之后李承乾被废庶人,那些参与谋反的大臣也被李世民杀的人头滚滚。

是谁逼疯了太子,让他变得如此荒唐?

在李承乾的17年太子生涯中前后的性格突变,很多人认为是他后期的不求上进、又有奸臣的唆使,以及玄武门之变的影响等等。当然,太子的性格变化如此厉害,肯定有来自多方面的原因,而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除了上面说原因,我觉得唐朝那些肱股之臣的直言进谏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他们对李世民都胆敢冒犯直言,更别说对李承乾这个太子了。

李世民是经历过腥风血雨之人,他有的自身的宽宏大量,而太子是温室中的花朵,其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高傲。别说是太子,我估计就算是一般人也受不了这些大儒们这样指着鼻子骂,而即便是当朝太子被骂只能低着头说:“学生知错了”。

况且太子的老师十几个,经常被这样骂不疯才怪,更别说当时的李承乾十七八岁,正值叛逆期的时候。因此,他才会在宫中说:

“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太子变荒唐,李世民有着最大的责任

让李承乾变得荒唐的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了,这主要还是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李世民自己是个集政治、军事、谋略为一身的皇帝,他久经沙场,见惯了人头滚滚的场面,因为自己被人称为“天可汗”,所以他也需要一个像他一样英明的人来做皇帝,这就导致了他给太子的压力过高。

作为太子,其言行举止、嬉笑怒骂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官家规定,学业、政事等有十来个老师轮番教导,这本身的压力就非常大,但李承乾都忍下来了,其目的就是为了李世民死后可以当上皇帝。

但偏偏后期的李世民对储君谁来做的态度又模棱两可,这里让李承乾当太子,那边对李泰又十分厚爱。太子从小到大一路紧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做错事丢了太子的位置,而李世民给他的感觉就是太子的位置很危险。

在长期的压力达到顶点后,就开始了爆发,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好的心理导师为他开导,反而是那些奸臣在背后怂恿,然后就是彻底的疯狂而荒唐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不谋反才是怪事。


大国布衣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的妃子(长孙皇后)生育了嫡长子。因为在太极宫承乾殿出生,取名叫李承乾,也是唐高祖李渊为他这个嫡孙亲自赐名的。

武德三年,还是婴儿的李承乾就被封为恒山王。五岁就迁封中山王,后来唐太宗登基,改元贞观后两个月,将时年八岁的承乾立为太子。唐太宗为了培养太子也是不遗余力,先后为他选择如:李纲、房玄龄、魏征等初唐名臣作为老师。可想而知唐太宗夫妇对自己长子寄予了极大的厚望。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剧照)

作为太子李承乾,那么讨李世民器重与喜爱,怎么会被废去太子之位,他到底做了哪些荒唐之事?


李承乾从小很聪明,还有名师教导,在十几岁就能代父断理国事。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而李世民忙于政事,无人来管教太子。加上脚疾行走不便,心里非常自卑,李承乾便有“叛逆心理”,于是李承乾开始痴迷玩乐,用宦官、养男宠、信道士。

(李承乾剧照)

一、比较著名的李承乾的同性恋事件,他作为太子储君,却宠幸一个男宠,并且称呼他为“称心”,虽说“龙阳之好”在古代的皇室、贵族里面也不少见,但总归是一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尤其是在李承乾已经有太子妃的情况下。李世民知道后非常愤怒,便杀死了“称心”。

二、李承乾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用意,也没有收敛。在“称心”被杀后,李承乾悲痛不已,在东宫辟出一个房间,供着“称心”的塑像,早晚焚香祭奠。

三、太子李承乾沉寂在他的男宠死后的阴霾中,接连几个月都是以身体抱恙为借口,不去参加早朝,在他身边的大臣都前来劝解,他不但不听而且还把这些劝解的人给杀了。

(李承乾与称心剧照)

四、当初李世民与突厥达成屈辱的渭水之盟,三年后李靖率军灭了东突厥,报了当年渭水之仇。而李承乾特别迷恋突厥人的生活,在东宫要求下人说突厥语,穿突厥衣服,进行突厥歌舞表演,还亲自扮演突厥可汗,在东宫演绎着突厥的生活场景,还扬言自己继承皇位后,会带领着军队投身到突厥可汗帐下。

五、李承乾因为妒忌心作祟,觉得他父皇宠爱三第李泰,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会。于是他就想除掉他弟。而在刺杀李泰失败后的情况下,李承乾起兵逼宫,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结果却不同。结果被镇压了,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两年后死在流放之地。

(图:玄武门之变)

总结:李承乾这么多荒唐行为,跟他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在他年幼的时候,被迫离开父母,住进东宫。父亲对他格外严厉,还经常外出征战,娘亲又离得远,他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关注和认可。偏偏父母特别宠爱自己的弟弟。

对十几岁李承乾来说,生在帝王家,还是贵为太子,多少双眼睛注视的他,而足疾带给他深深的自卑感,身上背负的压力是何等的巨大。面对这些人生难题跟压力,李承乾选择了“荒唐”。


历史红尘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自小被立为太子,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说起来李承乾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李世民很是喜欢,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出色的王位继承人。这位先天、后天条件都十分优良的人究竟是怎么堕落的呢?

首先,严师未必出高徒。

李世民爱子心切给他请的老师都是严师,一开始李承乾表现的还不错,阳光心态积极向上,得到了老师和大臣的一致好评。也许是老师们对他的期望过高,不能允许他出一点错,否则就严厉批评甚至苛责,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经常的苛责让他难以接受,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他学会了阳奉阴违,在父亲面前恭顺有礼,出了朝堂寻欢作乐。

母亲的去世,让他失去了庇护,再加上腿疾,使他本性中顽劣的部分开始暴露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人能对他好言相劝,可能他不至于有后来那么多的荒唐行为。可是大臣们却没有给过他机会,对他的错误只会一味严苛的指责,好像不这样做就不尽责一样。

装修个房子,就有人批评他过于奢华;和宦官玩闹,就有人将他比作秦二世;稍有错误就有人犯颜直谏,恨不得李承乾能马上听他们的,改掉所有的缺点,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无缺的太子。

这时候的李承乾已经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任他们摆布了,一味苛责的结果只是让他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吃喝玩乐,豢养男宠,还有什么是他没做过的。

吃喝玩乐那都是小事,他还喜欢上一个男人,经常与他厮混在一起。据说这个被他叫做称心的男人,不仅姿容秀美,还能歌善舞,很得李承乾的欢心。本来大唐民风开放,豢养男宠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他是太子做这事那就是皇家丑闻,李世民绝不能容忍,于是一怒之下将称心杀了。他很伤心,虽然在李世民面前敢怒不敢言,背后却更加荒唐起来。

他开始喜欢胡人的服饰,剪彩绸做跳舞的衣裳,敲锣打鼓日夜不休。还召集一些逃亡的奴隶建立蒙古包,成立部落。自己装作死去的可汗,让众人哭泣,让马奔跑环护,还扬言:“我当了皇帝,一定要尽情享受所有乐趣,有人规劝,立即诛杀,杀到那些人再也不敢乱说为止。”

从这些话里可以感觉得到他对那些动辄苛责他的朝臣们有多厌恶,当然他的这些荒唐的言论无一例外会被朝臣汇报给皇上。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虽然李承乾做了那么多荒唐事,可是李世民并没有想过废了太子,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在李承乾的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他以为只要他严加管教就可以让太子走上正路。

但李承乾并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他看到李世民对李泰的看重并不在他之下,而李泰早有争夺皇位之心,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在暗杀李泰失败以后,铤而走险逼宫谋反,他的结局可想而知了。

帝王之家讲究权利制衡之术,李世民对李泰好可能是真的喜欢李泰,也可能只是故意让李承乾有危机感从而奋发图强。可惜他们都不够了解对方,明明手里是一把好牌,最后却以惨败收场。


疯小鸟


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自从出生便抓得一手好牌,但是最后却被他自己打个稀烂,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据史书记载,武德二年,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氏为李世民生下第一个儿子,因为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唐高祖李渊以殿为名,亲自取名为“承乾”。

武德三年,尚在怀抱中的李承乾便被爷爷李渊封为衡山王,武德七年,李世民率兵平定王世充又立下大功,李渊在对李世民封无可封的情况下,把李承乾加封为中山王,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迫李渊封他为太子,同年九月,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次月封年仅八岁李承乾为太子。

可以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得来不费吹灰之力,李世民也大力栽培他,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家大师任命为太子老师,让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家文学,同朱元璋大力栽培太子朱标一样,李世民把自己重臣都让其在太子府兼职,如房玄龄,魏征等人,但是成年之后的李承乾慢慢的开始叛逆起来,甚至最后想要效仿父亲李世民逼宫,最后惹的李世民大怒,废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人。

自贞观十年开始,李承乾便渐渐的开始荒唐起来。

一迷恋突厥文化

李承乾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突然开始喜欢突厥文化,模仿突厥人游猎,每天带人去猎场打猎,并且招募了一批流亡罪犯去偷民间百姓的牛羊,还专门打造了八尺高的铜炉和六隔大鼎,亲自下手宰杀并烹煮牛羊肉,和他们一起吃掉,李承乾还喜欢学说突厥语穿突厥服饰,还说将来他要是当了皇上,要带来几万人去打猎,还要散开头发做突厥人,投到突厥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将领,不会比其他人差,要知道当时突厥与大唐可是死对头,身为当朝太子,李承乾的行为可真实够奇葩的。

二宠幸乐童称心,玩同性恋

李承乾宠幸太常寺的乐童称心,与他同吃同住,李世民听说后大怒,把称心抓起来杀死,李承乾专门在东宫盖一座房间,里面挂上称心的像,早晚祭奠,徘徊在室内,痛哭流涕,又在宫苑内堆成一个小坟,私下赠予称心官爵并树立石碑。

三不听劝谏,刺杀老师

身为当朝太子,如此荒唐不误正业,李承乾的老师们当然要劝谏,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常常上书劝谏他,李承乾非常恼怒,派人乘张玄素上早朝的机会,暗中用大马棰袭击他,差一点把他打死,于志宁上书直言劝谏,太子李承乾勃然大怒,派刺客去刺杀他,刺客进入于志宁的家中,见志宁躺在苫席上,头枕着土地,终于不忍心杀他而罢休。

李承乾的行为李世民都有所了解,见他没有悔改的意思,李世民越来越不喜欢太子,李承乾自己也知道,动辄几个月称病不去朝见李世民,父子之间隔阂越来越深,也让李承乾日益不安。

但是李世民心中并没有废掉太子的想法,但是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他打算效仿父亲李世民,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世民痛心无奈之下,只得将他幽禁起来,李承乾的行为,虽然让李世民感到失望,他为了将李承乾培养成为合格的太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与精力,但是李承乾终究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李世民也不忍心处死他,将他废为庶人,后来被流放到黔州,次年李承乾病死。

纵观各朝史书,各朝各代被的废太子很多,这些太子地位处境待遇可比李承乾差多了,几乎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结果还是被废,而李承乾呢?打打闹闹使劲作死,最后还要谋反,结果是一手好牌让他打的稀烂,最后被废太子之位,也完全是咎由自取。


一个老男人历史





答: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八岁之时被立为太子,二十五岁被废。

到底是因为荒唐而被废,还是因为被废而被涂抹上荒唐的色彩?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毕竟,为了维护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武神明形象,必要的艺术加工是不可少的吧。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史书上几条关于李承乾“荒唐”事迹的记载吧。

一、“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卧起”,即李承乾有龙阳之僻,喜娈童;

二、向往突厥人的生活,在宫中“辫发羊裘而牧羊,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穹庐”,“敛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甚至模仿突厥部落争夺牧场的场景,“布陈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

三、不听师长劝谏,扬言:“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

别的不多说,单说第三条,自己身为储君,竟然扬言日后成了天子就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颇似三岁孩童赌气时的口吻,根本就不像是史书记载里“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的太子李承乾,更不象是十二岁就在尚书省听讼,十五岁就独立处理政务,并在李世民外出时便居守监国的太子李承乾。

至于说,反感中原文明、向往突厥野蛮生活,以及娈童等怪行,那是想怎么黑就怎么黑了。

有人说,李承乾本来是神童,是后来被逼疯了,这才出现了如此怪诞的行为的。

《剑桥中国隋唐史》也是这么说的:“承乾的行为显得在某些方面不正常和有失体统,他很可能是精神失常。”。

那么,李承乾是怎么被逼“疯”的呢?

他们说,主要是李世民对他要求太严格了,李世民本身是千古一帝,一心希望自己的继承者青出于蓝,更胜自己,不但是高要求、高规格地对太子进行训练,有时候还严酷到了变态的地步,远远超过李承乾的承受力,终于招致李承乾精神崩溃,成了个失心疯。

这个说法有点问题。

如果李承乾真是个疯子,那么,其说话必然乱七八糟、行事必然颠三倒四,甚至所说、所做,正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得了。

但是我们看,李承乾所做的最“疯狂”的事,无非是联合侯君集等人叛乱,意欲拉李世民下台。

这件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从酝酿到谋划、到行动,全都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全看不出李承乾是疯子、精神病的迹象。

而且,仔细想一下,侯君集等人全是久经沙场、饱经风浪的人物,如果李承乾真是个思维混乱的疯子,他们还会跟着干吗?

所以说,李承乾密谋造反之事虽然“疯狂”,但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是属于缺失了基本辨识能力、对自己行为不能负法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

对比一下清康熙帝的废太子胤礽,情况也很类似。而且,雍亲王胤禛即位后,也有抹黑过胤礽的行为。

所以,史书上所载李承乾在东宫搞出的一系列荒唐事,有可能是史家的故意编排。

话说回来,李承乾已经早早册封为太子,成为了帝国继承人,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去做谋反之事呢?

其实,在这一点上,清胤礽比李承乾更“疯狂”,他是废而又立,立而又废,两立两废,且两次被废,都是意行“大不逆”之事。

现在,很多人都骂李承乾、胤礽傻,以卵击石、自毁前程、自取灭亡。

实际上,那是屁股决定脑袋,不,准确地说,那是屁股所坐的位置决定了脑袋的思维方式。

李承乾、胤礽坐在太子那个位置上,所面临的险情使他们不得不那么做——胤礽接连两次做相同的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胤礽当时处于“九龙夺嫡”的斗争中心,为求自保,不得不拼死奋起作最后一搏。

李承乾所遇上的杀气虽然没有“九龙夺嫡”那么重,那么凌厉,但也足以让他窒息。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除了生下长子李承乾之外,武德三年(620年),又生下了次子李泰。

这李泰“聪敏绝伦”,智商似乎超过李承乾,故得唐太宗李世民“特所宠异”。

补充一下,李承乾是个跛子,略欠人君之风范。

李泰不但得李世民深爱,也得高祖李渊所喜。李泰出生满月,就被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 次年进封卫王、授上柱国。

注意,李泰所封为正一品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地位与当年李元霸同。

李世民登基后,更是变着花样地恩宠和加封李泰。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改封年仅九岁的李泰为越王,再封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后又再加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共二十二州。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让李泰兼领左武候大将军,再授予雍州牧之职。

当时的雍州即是京兆府,大唐王都所辖之地,所以,李泰又顺理成章地兼任了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改封李泰为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

也在贞观十年,李世民“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

“就府别置文学馆”,是李世民在秦王时代所做的最引为自豪的事,他如此安排李泰,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最最过份的是,贞观十六年(642),朝廷每月对魏王府的料物供给超过了东宫。李世民还下诏让李泰逾制徙居武德殿,好与自己朝夕相处。

武德殿紧靠东宫,李泰一旦搬入,就隐然形成了威逼东宫之势。

所以,魏征极力谏止了此事。

但魏征谏止得了李泰不搬武德殿,却无法阻止得了李世民对李泰的爱。

李世民对李泰万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只要一天不见,就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互传书信,互诉衷肠。

李世民对李泰的爱,已超乎寻常,用褚遂良的话来说,那是“爱之逾嫡,嫡庶不分”。

李世民甚至还当众说出了“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之类的话。

所以,《旧唐书?韦挺传》记:“时泰有宠,太子承乾多过失,太宗微有废立之意”。

李世民既然是这样一种表现,李泰和李承乾都不是傻子,都会作出本能的反应。

李泰野心勃勃,不断谗害李承乾,以为只要把李承乾搞垮,大唐帝国的万里江山就是自己的了。

李承乾惶惶不可终日,先是试图暗杀李泰,不成,便密结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大将侯君集等人谋反。

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地位本来就牢不可破,而在人望、能力等诸方面,自幼长在深宫之中的李承乾,又如何与身经千锤百炼的李世民相比?

谋反事败,各种黑就纷至沓来,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承乾,是个可怜人。


覃仕勇说史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为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作为嫡出,又是长子,李承乾自然就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及储君。

李承乾的脚有点跛,是个瘸子,但李承乾很聪明,又是长孙皇后所生,因此一开始很得李世民宠爱,为此注重家教的李世民给李承乾选了当时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作为李承乾的老师,比如有李纲、李百药、房玄龄、孔颖达、张玄素、杜正伦等。但李承乾是个纨绔子弟,经常有荒唐之举。
▲李承乾剧照


李承乾的荒唐举止有很多,比如:

第一,李承乾因宫里生活无聊,就让一些奴隶去偷民间的牛马,然后亲自宰杀煮食。

第二,李承乾很喜欢学突厥语、穿突厥的服饰(当时突厥可是大唐的敌对势力),之后又仿效突厥人制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置账庐,而李承乾则坐在里面宰羊烹煮。

还有一次,李承乾假装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后自己躺在地上装尸体,让手下人割脸,围着他哭。过了一会儿,李承乾又坐起来,对众人说:我要是当天子,一定要带着几万军队去骑猎,然后全部散发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个骑兵将领。


第三,喜欢搞“同性恋”。

李承乾喜欢一个名为“称心”的少年,经常宠幸他。后来被李世民知道了,就把称心等人全给杀了,而且还严厉责骂李承乾。

李承乾不仅不思悔改,还在东宫内专门给称心修了一个房间,里面供着他的画像,甚至还给他修了坟墓,早晚祭奠“痛哭徘徊”。

第四,不顾手下死活,只为一时欢快。

李世民有个异母弟弟李元昌,和李承乾简直臭味相投,两人经常在一起玩,他们把手下的人分为两队,然后两人各领一队,让手里的人披上氃甲、拿着竹捎互相厮杀。如果李承乾觉得哪个手下作战不给力或者不能让李承乾满意,就将他的手脚绑起来,然后用树枝抽打,有不少手下还被活活打死。

第五,老师责骂,就派刺客刺杀。

李承乾喜欢到处游猎,不喜欢学习,还经常在东宫里击鼓玩乐,声音都传到了宫外,为此身为老师的张玄素就去进谏。而李承乾本人则非常恼火,不仅当众怒骂张玄素,后来还派刺客去刺杀张玄素,搞得张玄素身受重伤,险些因此丧命。

还有一个太子老师于志宁也经常跑去劝谏李承乾,李承乾同样很恼火,就派了刺客纥干承基和张师政去刺杀于志宁,结果两个刺客一到于志宁家中,刚好看到于志宁为母亲守孝,自己则睡在庐草上,两人觉得于志宁是个孝子,结果又不忍心伤害他。

于志宁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后来李承乾察觉出父亲李世民要立自己的四弟李泰为太子,而且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越发冷淡,就准备和李元昌等人发动政变。

还没有造反,李承乾的五弟李祐就率先在齐州发动兵变,不过很快就被平定了。在审问该起谋反案中,无意间牵连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而纥干承基为了活命,就供出了太子要密谋造反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后大为吃惊,经长孙无忌等人查实无误后,李世民就把汉王李元昌赐死,而李承乾则被废为庶人,后来流放到黔州,谋反事发的第二年(644年)就死了。

总的来看,李承乾其实就是一个宠溺过度的孩子,有此结局很正常。


金兔历史


不得不说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之深,从李世民为他们二人的儿子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承乾”有着承载乾坤,继承大统之意,“泰”有着国泰民安之意,“治”有着治理天下之意。


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李世民定位太子,李世民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早期的李承乾也并没有让李世民失望,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天赋,

但是,后来他却变得越来越荒唐。李承乾性格大变,是从长孙皇后去世后开始的,而由于后来他还变成了“瘸子”,对于皇室成员来说,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李承乾的瘸腿,又让他产生了特别大的自卑感,这就更加剧了李承乾性格的改变。

那么,李承乾性格转变后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呢?

一、首先李承乾最开始做的就不顾自己太子的身份,不听老师教导,大修宫殿。甚至因为自己恩师严厉管教他的原因,派人前去刺杀他的恩师于志宁。


本来李承乾出身太子,不愁找不到女人,并且他也确实是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但是,在他性格大变之后,却开始沉溺于男伎,性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居然养起了“男宠”。当年很多人都劝说李承乾不要这样做,可他却对此置若罔闻。

事情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后,李世民曾下令杀掉了他所有男宠,但他却在行宫之中明目张胆的为那些男宠修建起了墓碑,而且自此称病不上朝。

二、接着,众所周知老李家是有突厥人的血统,而发展到李承乾这里,他对突厥人的那些生活习惯乃至生活方式达到了一种“痴迷”状态,整天生活在突厥人的影子中。


他在自己的行宫扮演起了突厥大汗,过上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架帐篷、点篝火、烤羊肉等等。更荒唐的是,李承乾还演起了突厥大汗“突然身亡”的一幕,随后命令府上的那些下人们扮演突厥百姓,围着他的尸体痛哭,以示对他的悼念。

三、李泰在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中排行第二,是李承乾的二弟,有一次李泰写了一篇名为《括地志》的文章,李世民读了之后,对李泰大为赞赏。

这件事传到了李承乾的耳朵里,李承乾心中立刻就产生了对李泰的仇恨,认为李泰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的太子之位。


于是李承乾居然对自己的亲弟弟痛下杀手,派刺客前去刺杀李泰,只不过刺客最终失手了。

而在刺杀李泰的行动失败之后,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已经大白于天下,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而是集合了侯君集等人,铤而走险谋朝篡位。

但李承乾在玩阴谋上,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被李世民察觉,李世民痛彻心扉,最终狠心将李承乾打入冷宫。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李承乾其实已经不能用“荒唐”形容了,完全可以称他为“丧心病狂”。本来早年的他发展的相当不错,不仅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点培养,还早早被立为太子。但不料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令人唏嘘。


夏目历史君


李承乾是我看到过的,历史上最荒唐的一个太子,首先这个太子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是他不讨厌的,放在现在就是一最烂的学渣都要比他好一百倍的那种,当时他老子李世民为了教育好这个儿子请了张玄素来当老师,可李承乾没把他放在眼里整天和一群烂人鬼混,而且还是那种整天啪啪啪那种,你说一个太子整天不读书尽想着啪啪啪也就算了,毕竟人家以后是皇帝,就算现在努力啪啪啪就当是为了李家的天下多生几个孩子他也不算坏事,但问题是他是和一个男的整天啪啪啪呀!

我的那个天,李承乾就是我大唐王朝第一个不与美女只好男色的太子,太子每天到处玩耍,一不小心就看见太常寺里有个男歌手,太子一见钟情经过了一夜的交流,太子简直就是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歌手,变成了爱豆,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这个花样美男,他还给这个男票取了一个爱称名叫“称心”。

从认识这个称心之后,太子更加放荡不羁爱自由,每天晚上两人同床共枕,白天两人到处游玩,就和现在的蜜月没有区别,正当两个人越来越热恋的时候,李世民知道这件事了,除了狠狠的骂了李承乾一顿之外为了彻底让太子断了这段感情安心当太子还把这个称心一刀斩了。

结果太子看见称心死了就彻底的放飞自我,他把称心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卧室,天天对着发呆,每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都会跑到坟前祭祀一下,晚上睡觉之前又去祭祀一下,一年几个月都如此真真做到了。衣带渐狂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情况足足维持了几个月。

几个月过去了,太子终于不再伤心了,正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太子不是正常了,而是越来越不正常了,简直就是在放飞自我的路上狂奔不已,他答应过称心以后一起到草原当可汗,于是他喜欢上了角色扮演。命令几千个户奴,一起学习突厥人唱歌,还让大家都理成胡人发型,并且所有人都得称呼他为可汗。为了营造气氛,他下令将东宫中的床单被单和所有彩色的布匹全部拿出来,扯成布条,让波条迎风招展,让大家都以为是在草原上,我倒是非常佩服他这种想象力可真不是一个人可能有的。

并且他让当时的宫廷乐队没日没夜的敲鼓奏乐,日夜不绝,东宫成了最低级的夜总会,光跳个舞,耍个杂耍,远远不够,他要切实体验一把当可汗的感觉,于是他穿上羊裘,留起了辫子,当起了狗血的可汗,并且将自己卫队所有长得像突厥人的人挑了出来,给他们每人发一套突厥人的外套,五个人组成部落,每个部落都支上帐篷列好阵势,还给安排上番号,挥动大旗,向天狼豪,他命令各部落都要收集肥羊,并且要求这些突厥人目露凶光,抽刀割肉的动作要熟练,煮熟肉之后,互相要向男女朋友一样喂食,这样一来他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准备给自己按照可汗的规模发一次丧。并且在众人诧异的眼光里他交代好了每一组小组的任务,并且要求群众演员也要表演到位,他自命为大可汗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抽刀自刎死在了草原之上,各个部落为了表示哀痛,都要嚎啕大哭,骑着马围着可汗的尸体转,拍着马头高喊他的尊名,一时之间东宫搞得乌烟瘴气。

他还喜欢造高楼从附近争来许多百姓,为他盖楼,日复一日没完没了,自从称心死后,深情的爱继续膨胀,又和宫里的太监好上了,而且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李世民交给他的府库里拿走整整七万两黄金用于各种胡吃海塞。

要说太子喜欢搞基其实也没什么,只要不是一直搞基不近女色就可以了,花钱也没啥,谁叫他老子是李世民,谁叫贞观之治国家太特么富裕了,换算成人民币一斤大米才七分钱,国家有钱人民有钱,可李承乾走寻常路一心想使用自己老爸对自己爷爷那一招,如果大家问为啥要这样,李承乾同学认为只有让李世民当了太上皇自己登基之后才能尽情的搞基,于是为了自己的爱情,他与齐王李佑都各自谋划了一场夺位计划。



谁知道李佑战斗力太特么差了,发起叛乱还没有大规模的打仗就被李世民给收拾了,砍了四十四人的头,并且收拾之后发现不但是齐王叛乱,居然太子李承乾勾结汉王李元昌也准备叛乱。

这两个坑爹货居然灰烬入酒对天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们的计划是太子自己谎称暴病在身,李世民肯定来看,然后叫一群武夫围困自己的爹,如果他不反抗就尊他为太上皇,如果反抗就乱棍打死,然后谎称猝死隆重发丧。

结果是大家都知道了,这几个坑货,不但判乱没有成功,甚至叛乱还没有开始就被李世民搞定了,结果太子被废囚禁于左领军府不许出门,至于其他人全部杀掉了。

以上就是大唐太子李承乾所做的部分荒唐事,其实他还有许多荒唐的事情,但是其中荒唐得比较过分的就这些,说实话这个人被废了也好,万一继位,按照他的荒唐程度极有可能把整个大唐卖给胡人都有可能,因为他无数次对别人说根本就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可汗,并且自己留胡人发型说胡人话,穿胡人衣,真的保不齐将整个唐朝胡人化都有可能。

好了差不多了,大家有什么感想,请多多关照多多互动,回贴,关注我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