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強人是怎樣煉成的?北洋軍閥的三種起家方式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一百八十五):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在北洋史上,多如牛毛的軍閥魚龍混雜,且不言“一蟹不如一蟹”“草頭王”,就連“軍不稱尊,何以成閥”的北洋巨擘,其實都有一段崢嶸的奮鬥史。夠成為翻雲覆雨且執掌一方的“強人”,北洋軍閥的起家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改頭換面型,這類軍閥多是“兩朝”為官,曾經是清朝的官員,然後隨著清朝傾覆,換了塊招牌,繼續打卡上班,搖身一變入仕北洋,畢竟就連北洋軍閥的“老頭子”袁項城,都是帶著這樣色彩的一位角兒。且不言西南軍閥中的陸榮廷,這位清朝的廣西提督,歷任北洋廣西、廣東都督,崛起成為“兩廣巡閱使”,躋身西南強人之列。

強人是怎樣煉成的?北洋軍閥的三種起家方式

陸榮廷

當然,與這種改頭換面得以起家的軍閥相比,一些軍閥的起家,堪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畢竟前者需要審時度勢,在雷霆萬鈞之際,不僅要有殺伐果斷,還需要縱橫捭闔,從而保證前清時積累的家底,能夠得以保全,亦或是適時變現。所以第二種軍閥的起家方式,更像是“崽賣爺田心不疼”的坐享其成者。這種軍閥一開始即家世顯赫,以奉系軍閥“少帥”最具代表性,那個被黃金榮痛打一頓,仗父欺人的盧小嘉也算是一個,畢竟盧永祥也算是皖系軍閥的元老,是可以和“段芝老”段祺瑞稱兄道弟的老軍閥,所以他的寶貝兒子盧小嘉這些“二世祖”軍閥,很難理解何為創業之艱辛。

強人是怎樣煉成的?北洋軍閥的三種起家方式

盧永祥

但是,第三種白手起家型的軍閥,也是牛驥同皂,很難以一刀切。例如一代“玉帥”吳佩孚,從一個幹雜活的護兵做起,巔峰時期虎踞洛陽,八方風雨會中州,睥睨群雄。此外,私德也是沒話說,得意時清白乃心,失敗後倔強到底,堪稱軍閥本色是書生。倒是還有一些軍閥,是土匪這種不夠體面的出身,不過最後也能成功上岸,這條路就是招安,“東北王”張作霖就是這樣一位白手起家的勵志典型。不過也有失敗的代表,比如策劃實施“臨城劫車案”的悍匪的孫美瑤,此人為了招安,直接帶領麾下的千餘土匪,在曹錕“把兄弟”田中玉的地盤上劫火車。

強人是怎樣煉成的?北洋軍閥的三種起家方式

曹錕

最終,在中外“肉票”的籌碼之下,孫美瑤硬是讓曹錕將其招撫,看似如願以償,混了個旅長之職,眼見著媳婦就要熬成婆,但是如此難看的吃相,孫美瑤自然無福消受起家後續,在一場“鴻門宴”上吃了槍子一命嗚呼。所以說北洋軍閥之起家,看似崛起後風光無限,其實也是熬出頭的坦然。所以說軍閥的三種起家方式,煉成強人並非一蹴而就,強扭的瓜不甜,創業不易,守業亦難,劍走偏鋒的結局,可能一鳴驚人,也可能萬劫不復,那個草莽起江湖的亂世,叢林法則雖稱不上唯一準則,但是成王敗寇的老橋段,絕對是一再上演。軍閥中那些頂風扛纛的強人,不過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