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權力的遊戲》人物故事的歷史背景是歐洲的中世紀,更是以英國玫瑰戰爭為主要背景,據說馬丁老爺子家中有一個房間是專門用來放置大量中世紀的歷史書籍。最近我在看一部BBC的記錄片《母老虎,英國的那些女王》,發現英國中世紀的歷史中的這些國王和王后真的和《權力的遊戲》中人物高度重合。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權力的遊戲》中藍禮和百花的原型---愛德華二世與皮爾斯 加維斯頓

中世紀的國王必須是勇士,他們靠武力贏得權力,靠戰爭贏得王位。作為國王的女兒們,雖然貴為公主,但在權力的遊戲中,依然被王權視為人質和棋子任意玩弄,往往在年紀尚幼時就被送出國,成為政治聯姻的工具。但這些公主們,幼年起就生活在權力中心,一旦她們成年,她們就不再甘心被人愚弄、輕慢和虐待,她們迅速的扭轉局面,成為權利遊戲的玩家。

縱觀整個歷史,女性與權力的結合,總會讓人惶惶不安,但即使在如此黑暗的中世紀,仍有一些女性勇敢的承擔了責任,突破了世俗,統治了國家。但迎接她們的,卻是撲面而來的指責、壓制與汙衊。

今天講述的是一位嬌媚動人的法國玫瑰是如何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中被王權所傷,傷心絕望後蛻變成一頭法蘭西母狼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到真實的歷史往往比小說劇情更驚心動魄、荒誕和狗血,也能看到《權利的遊戲》中藍禮,百花,小玫瑰和瑟曦的原型。


她是嬌嫩的法蘭西玫瑰,想盡力做個好王后,但丈夫卻深愛著另一個男子

1308年,12歲的法國公主伊莎貝拉嫁給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成為英格蘭的國母。這個女孩將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捲入這個充滿暴力和扭曲的國家。在未來,她還將在各種力量的挾裹下,接手並統治這個國家。

12歲就結婚,在今天看起來實在是太早了,但是在那個年代,伊莎貝拉作為法國國王的女兒,一位公主,出生起就決定了她要做為王室聯姻的工具。伊莎貝拉成長於勾心鬥角的巴黎宮廷之中,她親眼所見她的母親,一位法國王后是如何應對周圍的一切的。所以,雖然只有12歲,但是伊莎貝拉很清楚的知道一位王后的職責,以及她將要面對的會是什麼。

然而,陌生的國度和新婚的丈夫還是遠遠超出了她的認知,有更大的錯諤、難堪、驚訝和磨難在等待著她。

在她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參加她的加冕禮時就注意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事實。在加冕禮上,本該由她這個王后所站的主位上卻站著一位非常美貌年輕的男子,他衣飾華貴而耀眼,就象是傳說中俊美的戰神瑪爾斯。 這位美貌的男子雙手捧著國王的王冠與愛德華深情對視,完全無視伊莎貝拉這位年輕的王后。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伊莎貝拉雖然只有12歲,但是所有的宮廷禮儀她全都熟知,她明白了,在她之前,這個名叫皮爾斯 加維斯頓的男人已經擠進了她的婚姻,得到了她丈夫的心。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看到這一事實的不僅僅是伊莎貝拉,還有送她來英國完婚的叔叔。在歸國的途中,她的叔叔氣得大罵,咒罵愛德華將伊莎貝拉的很多陪嫁都送給了加維斯頓。史學家曾這樣記錄:我從未見過一個男人如此愛另一個男人。

加維斯頓是如此高調的秀恩愛,對他不滿的人不僅僅是伊莎貝拉,還有英國的貴族。

愛德華的眼中只有加維斯頓,而疏遠了貴族,他對加維斯頓的賞賜、寵愛、特權又加劇了與貴族之間的矛盾。終於貴族們按捺不住了,愛德華的父親愛德華一世是那樣的英勇果敢,帶領英格蘭一次次擊潰了蘇格蘭的入侵,一次次血戰,保衛著這個國家,他被譽為“蘇格蘭之錘”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而到了愛德華二世這裡,王室所有的榮譽被揮霍殆盡,再加上他對加維斯頓的迷戀,讓貴族們深感無望和不安,而伊莎貝拉作為王后,只和她的丈夫單獨相處過一晚,她雖然很想努力的為皇家開枝散葉,但顯然她沒有這個機會,這個國家眼看已經陷入危險的邊緣。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終於一群憤怒又忍無可忍的貴族們拿著武器衝進王宮,要求驅逐加維斯頓,並迫使愛德華同意他們中的21人代為統治英格蘭,這種軟弱無能的協議是伊莎貝拉接受的王權教育所不能容忍的,但此時她只是個孩子,還沒有解決衝突的能力。更糟糕的是,愛德華並不情願放逐加維斯頓,僅僅兩個月之後,他們又膩在了一起。

直到1312年的春天,16歲的伊莎貝拉終於第一次有了身孕,她並沒有因為懷了繼承人而受到丈夫的呵護和照顧,相反的是,愛德華為了保護他的情人加維斯頓不被貴族追殺,帶著懷有身孕的伊莎貝拉全國各地的逃跑、躲避在後面追著他們的貴族。貴為一國的王后,本該在宮中靜心的養胎,但卻被丈夫拖著到處逃亡,只是為了保護那個被民眾和貴族唾棄的情人---加維斯頓。

終於,由蘭開斯特伯爵(和蘭尼斯特一字之差)帶領的一群貴族追上他們,他們打算單獨逮捕加維斯頓,從而徹底掐斷這段孽緣。然而,國王一直把他的情人帶在身邊,蘭開斯特伯爵等到了加維斯頓落單的機會,愛德華首次和伊莎貝拉單獨成行,去了戒備森嚴的約克郡,而加維斯頓避難去了斯卡伯勒,在那裡蘭開斯特伯爵俘虜了他,緊接著,蘭開斯特大人手下的一群人裝著樣子做了一次公審,就將加維斯頓斬首了。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當愛德華得知這一消息時,他悲痛異常,根本無暇顧及即將臨盆的妻子。1312年11月,伊莎貝拉生下了兒子,此時17歲的王后仍然滿懷期待,認為可以有機會挽回丈夫的心。她現在不再是那個年幼無助的新娘,而是英國未來國王的母親,她觀察她的丈夫,空有抱負而無決斷力,與貴族關係無法緩和,為了維護丈夫的地位,她盡其所能以王后的身份,斡旋於貴族與國王之間。甚至兩者之間的矛盾一度緩和,然而,她的丈夫幾乎是同一時間開始破壞,使她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盡心盡力做一位好王后,卻一再被傷害,心寒絕望到極致,法蘭西玫瑰被逼蛻變為兇狠的母狼

1314年,由愛德華率領的英格蘭軍隊在對戰蘇格蘭時,遭受到了有史以為最為恥辱的重創,英格蘭幾乎失去了對蘇格蘭的控制權,邊境受到威脅,如果不是蘭開斯特伯爵相助,愛德華幾乎無法守住這一切。然而,愛德華並不領情,因為蘭開斯特伯爵殺了他的摯愛----加維斯頓。

戰敗而帶來的恥辱以及愛德華痛恨蘭開斯特,國王與貴族的矛盾,失守蘇格蘭都使得這個國家又陷入一片混亂,伊莎貝拉此前所做的努力顯然兩邊都吃力不討好, 然而更亂更倒黴的事情還在後面等著她。

加維斯特死後,愛德華身邊又迅速出現了一個男人,休 德斯彭瑟,一個充滿野心的政客。雖然愛德華並不象迷戀加維斯頓一樣愛他,但在伊莎貝拉又生了兩個孩子期間,這個人已經深深影響和控制了愛德華,他成功的離間了國王和貴族的關係,他心狠手辣,所有擋他道路的人,他無一不狠狠的報復。

他貪得無厭,瘋狂斂財,貴族們忍無可忍,終於在13 21 年,貴族們起兵聚集在倫敦,揚言要對國王和他的新寵動武 ,眼看一場內戰即將爆發。此時伊莎貝拉剛剛生下她的第四個孩子,她依然堅定的站在丈夫這一邊,拖著產後虛弱的身體,放低姿態,又一次奔波在貴族之間,為丈夫斡旋談判。最後她成功了,說服丈夫驅逐德斯彭瑟,雙方休戰,但成果只維持了不到兩個月,德斯彭瑟又回到了國王身邊,鼓動愛德華以暴政對付那些不聽話的貴族,要讓他們血債血償。一時之間,監獄裡關滿了貴族的妻兒,全國的絞刑架邊堆滿了貴族的屍體,愛德華終於為他的愛人報了仇。

1324年,伊莎貝拉的哥哥法國國王欲要爭奪英國邊境小鎮加斯科尼,英法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愛德華下令逮捕所有生活在英國的法國人,宣佈他們為國家公敵。而德斯彭瑟則趁機侵吞了伊莎貝拉所有的財產,拘役了她的法國奴僕,將她和她的孩子們分開。而她的丈夫絲毫沒有念及夫妻情份,此時伊莎貝拉的心徹底寒透了。她一心維護的丈夫仍然對她如此冷漠。還好,她的哥哥有合談的意願,這次伊莎貝拉心裡有了打算,在面對愛德華和德斯彭瑟的威脅、羞辱、挑釁時,她表現得非常順從和謙恭,一如從前。使愛德華以為她不過是他一條忠實的走狗,和以前一樣。於是愛德華派出他的王后出使法國,進行雙方會談。

伊莎貝拉果然不辱使命,愛德華提出的要求伊莎貝拉全部幫他辦到了,兩國都皆大歡喜,準備簽訂盟約。為了表示對法國國王的尊重,伊莎貝拉還提議讓他們的長子----12歲的王儲愛德華代表國王到法國來簽訂盟約。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當兒子一踏上法國的土地,伊莎貝拉馬上就轉變了態度。現在她不再是那個沒有實權的王后,而是英國儲君的母親,她將推翻愛德華二世的暴政,拯救自己和民眾,將兒子推上王位。這一刻,她已經等待了太久。

伊莎貝拉的宣言是這樣的:“我認為婚姻應是男子與女子的結合,但是一直有人橫插在我和我的丈夫中間,想要破壞這種關係,我發誓,入侵者不除,我絕對不會罷休。”

非常聰明的宣言,將自己置於受害者的位置上,事實其實也是如此。她在法國為兒子訂了一樁婚事,對方的女兒可以成為未來英國的王后,軍隊和船隻則是女方的陪嫁。就這樣,伊莎貝拉和她的兒子站在船頭,渡過海峽,浩浩蕩蕩的回到英國。

從人質王后到推翻丈夫的統治,再將兒子推上王位,伊莎貝拉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而且她還收穫了民心,當時的民眾普遍認為她是英國的救世主,將英國從愛德華和德斯彭瑟的血腥暴政中解救出來。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也許,被壓抑得太久,心也被傷得太狠,在法國期間,她有了一個情人。王后通姦在當時就是叛國。

伊莎貝拉藉由兒子統治英國之後,開始為自己和情人大量圈地,征斂財富。她處死了德斯彭瑟,丈夫愛德華退位後,她將丈夫囚禁在一座城堡之中,仍然讓其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是天空中不可能有兩個太陽,如今先王退位活在人世,而新王年幼剛剛登基,這是英國從來沒有過的情況。在一年之中,伊莎貝拉粉碎了三次兵變助丈夫出逃的陰謀,終於,她意識到,只要丈夫還活著一天,就一定會有別有用心者來製造混亂。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於是,某一天她的丈夫在城堡中消無聲息的死了,官方只是宣佈了這個消息,並沒有過多的解釋。但也因為沒有解釋,因此關於愛德華二世的死,流言滿天飛。最著名的說法就是她們用一根燒紅了的鐵棍捅進直腸使愛德華腹腔燒焦而死。這個說法傳了兩百多年,伊莎貝拉成了毒婦的代表。

三年後,她的兒子愛德華三世16歲,羽翼漸豐,在一個晚上,派出一隊騎士抓住了她的情人,公開宣判她的情人犯有叛國罪,謀殺國王罪,篡奪新王權力等罪名。收回其所有的財產和土地,處以絞刑,平息民憤,愛德華三世順利掌權。

精於權謀的伊莎貝拉深知,所有的一切都已不可挽回,她退回了所有的財產,並且小心的在公開場合從來不表示失去情人的悲傷。作為回報,愛德華三世給予母親豐厚的補貼足以讓伊莎貝拉安享餘生奢侈的生活。

《權力的遊戲》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盤點幾個主要人物原型

伊莎貝拉的一生是足夠精彩的一生,她半生隱忍,維護丈夫,小心翼翼的做好一個王后的本份,然而丈夫的扭曲、冷漠和暴力讓她心寒至死。她從一位好王后到公開挑戰丈夫、並且將丈夫推下王座,居然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站在上帝視 角,我們當然可以說她格局不高,掌權後自私自利,只懂得斂財和報復,但是,她身邊的男人呢?她的丈夫,政敵哪一個又不是這樣的面孔呢?可曾有人指責過他們?可只有伊莎貝拉成了作家筆下的毒婦,一頭法蘭西兇狠的母狼。

伊莎貝拉的前半生,我看到了《權力的遊戲》中小玫瑰的影子,如果小玫瑰當初懷上了藍禮的孩子,也許玫瑰家就會是另一種走向。而伊莎貝拉的後半生,快意恩仇倒是讓我想起了復仇的女王瑟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