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我们得问赵立新们一句:改了国籍,还能是中国人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是。

但是改了国籍的瑞典人赵立新,却假装是中国人,成为中国社会的公众人物,并在社交媒体上挑战中国人的基本历史认知。

在德国、欧洲与全世界,给纳粹辩护的性质为如何不言而喻。同样的道理,日寇侵华的性质,无论如何不能美化,乃至略微美化。

试图挑战者必须具备:1)足够深厚的学术功底;2)足够恰切的措辞,以尊重公众的基本情感。

这样的事情有没有人做过?学术界里头当然也存在这样的牛人。但是,也从来没有人糊涂到真的以为能改变基本的政治正确,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

这两样,瑞典人赵立新具备吗?他离此十万八千里,却敢于在社交媒体上挑战中国人的政治正确。

我们不免要惶惑,他作为瑞典人,如此操心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侵华的基本观念却是为何?难道他还没意识到,当他改换国籍的时候,他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也已经同样必须全套换过,由此而来的在中国人社会里的明文的或不明文的许多权利早就不具备了。

我们任何人如果想移民与改国籍,其实必须足够严肃,认真思考一下上述问题。因为这事实上影响的是我们人生的安身立命的大问题,对每个人来讲,其实都是根本的精神挑战,因为你是在“换根”

所以赵立新是不能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精英中的一份子的!如果他想成为统治阶层,对不起,他应当也只能在瑞典国谋取。

赵立新应以美籍华人赵小兰和骆家辉这样的华人精英为榜样,人家明确效忠的是美国,可不是中国。他们谈论的是美国政治,而不是中国政治。

他们的身份认同是美国人,可不是中文意义上的中国人。

而他们的文化认同虽然兼容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但是美国文化位居第一,中国文化位居第二。虽然他们也热爱中国文化,但是显然他们更热爱美国文化。

所以,尽管我们对赵小兰和骆家辉,都感到很亲切,也乐意接受他们的批评,但我们也没有因此误会他们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我们也清楚他们作为美国的精英,终究是为美国利益而奋斗的。

但是赵立新有意无意在让我们误会,我们许多人也确实误会了他。这是极其不诚信的。

然而改了国籍后,他一直假装自己还是中国人,然后我们许多人稀里糊涂地以为他真还是中国人,还随随便便默认他还是中国人,一本正经地跟他探讨中国事务,按照对中国人的要求去要求他。

这不是有病吗?我们不是自己有病吗?我们这不是在接受一个装作是中国人的外国人,执行对我们的精神与文化的殖民入侵吗?而类似赵立新这样的人,如今在我们国内,显然并非个案。

我们怎能如此不严肃对待我们自己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我们不能这样傻缺。我们得尊重法治、《国籍法》还有国际惯例。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籍认同都是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基础的,都必须对国家宣誓效忠。不信你到美国入籍去试试,你去查一查流程看一看,看一看有没有要求?!当然,作为小市民,你可能会认为国家们都是好糊弄的,这其实只是你活得层次太低,将幼稚天真误认为成熟世故而已。

我们和赵立新都得明白,赵立新加入瑞典国籍后,就法律而言,并不是简单地改拿了一本护照多了一些方便那么简单。这性质与拿“永久居住证”的情形是有本质不同的。

拿了瑞典国籍,他就有义务完全接受瑞典民族与文化的同化!他的身份与文化认同的第一位,都得是瑞典。

如果他只是一个“永久居民”,他就没这个义务,只需自愿融入。

如果他假装是中国人,对中国人事务大放厥词,那就是对两个国家的双重不忠。

我们固然也知道,小市民阶层的许多人,当然是不这么认真看待改国籍的,他们的投机,也的确会得到开放社会的容忍。但这种容忍度终究是有限的,是不可能同样适用于一国的公众人物与精英阶层的。毕竟这种容忍,其实也只是“潜规则”而已。

因此,赵立新要么做回他的小市民,不要试图教育中国公众,这样才可以继续投机于两国,成为“贰臣”,前提是不要去做挑战中国基本观念的事;要么还是回到瑞典去,只是去教训瑞典人比较好。

其实我们和赵立新都得记住:对于中国人来说,他是外人!

这样我们大家才不会犯糊涂,我们才不会让我们的社会不再永远是那么“和稀泥”的运行,这可是让人很难受的。我们的“善意”必须有一些底线!

我们需要法治!像赵立新这样的人,甚至是可以将其“驱逐出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