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我們得問趙立新們一句:改了國籍,還能是中國人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當然不是。

但是改了國籍的瑞典人趙立新,卻假裝是中國人,成為中國社會的公眾人物,並在社交媒體上挑戰中國人的基本歷史認知。

在德國、歐洲與全世界,給納粹辯護的性質為如何不言而喻。同樣的道理,日寇侵華的性質,無論如何不能美化,乃至略微美化。

試圖挑戰者必須具備:1)足夠深厚的學術功底;2)足夠恰切的措辭,以尊重公眾的基本情感。

這樣的事情有沒有人做過?學術界裡頭當然也存在這樣的牛人。但是,也從來沒有人糊塗到真的以為能改變基本的政治正確,因為事實就擺在那裡!

這兩樣,瑞典人趙立新具備嗎?他離此十萬八千里,卻敢於在社交媒體上挑戰中國人的政治正確。

我們不免要惶惑,他作為瑞典人,如此操心中國人如何看待日本侵華的基本觀念卻是為何?難道他還沒意識到,當他改換國籍的時候,他的身份認同與文化認同也已經同樣必須全套換過,由此而來的在中國人社會里的明文的或不明文的許多權利早就不具備了。

我們任何人如果想移民與改國籍,其實必須足夠嚴肅,認真思考一下上述問題。因為這事實上影響的是我們人生的安身立命的大問題,對每個人來講,其實都是根本的精神挑戰,因為你是在“換根”

所以趙立新是不能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精英中的一份子的!如果他想成為統治階層,對不起,他應當也只能在瑞典國謀取。

趙立新應以美籍華人趙小蘭和駱家輝這樣的華人精英為榜樣,人家明確效忠的是美國,可不是中國。他們談論的是美國政治,而不是中國政治。

他們的身份認同是美國人,可不是中文意義上的中國人。

而他們的文化認同雖然兼容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但是美國文化位居第一,中國文化位居第二。雖然他們也熱愛中國文化,但是顯然他們更熱愛美國文化。

所以,儘管我們對趙小蘭和駱家輝,都感到很親切,也樂意接受他們的批評,但我們也沒有因此誤會他們不是中國人而是美國人。我們也清楚他們作為美國的精英,終究是為美國利益而奮鬥的。

但是趙立新有意無意在讓我們誤會,我們許多人也確實誤會了他。這是極其不誠信的。

然而改了國籍後,他一直假裝自己還是中國人,然後我們許多人稀裡糊塗地以為他真還是中國人,還隨隨便便默認他還是中國人,一本正經地跟他探討中國事務,按照對中國人的要求去要求他。

這不是有病嗎?我們不是自己有病嗎?我們這不是在接受一個裝作是中國人的外國人,執行對我們的精神與文化的殖民入侵嗎?而類似趙立新這樣的人,如今在我們國內,顯然並非個案。

我們怎能如此不嚴肅對待我們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文化認同?

我們不能這樣傻缺。我們得尊重法治、《國籍法》還有國際慣例。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國籍認同都是以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為基礎的,都必須對國家宣誓效忠。不信你到美國入籍去試試,你去查一查流程看一看,看一看有沒有要求?!當然,作為小市民,你可能會認為國家們都是好糊弄的,這其實只是你活得層次太低,將幼稚天真誤認為成熟世故而已。

我們和趙立新都得明白,趙立新加入瑞典國籍後,就法律而言,並不是簡單地改拿了一本護照多了一些方便那麼簡單。這性質與拿“永久居住證”的情形是有本質不同的。

拿了瑞典國籍,他就有義務完全接受瑞典民族與文化的同化!他的身份與文化認同的第一位,都得是瑞典。

如果他只是一個“永久居民”,他就沒這個義務,只需自願融入。

如果他假裝是中國人,對中國人事務大放厥詞,那就是對兩個國家的雙重不忠。

我們固然也知道,小市民階層的許多人,當然是不這麼認真看待改國籍的,他們的投機,也的確會得到開放社會的容忍。但這種容忍度終究是有限的,是不可能同樣適用於一國的公眾人物與精英階層的。畢竟這種容忍,其實也只是“潛規則”而已。

因此,趙立新要麼做回他的小市民,不要試圖教育中國公眾,這樣才可以繼續投機於兩國,成為“貳臣”,前提是不要去做挑戰中國基本觀念的事;要麼還是回到瑞典去,只是去教訓瑞典人比較好。

其實我們和趙立新都得記住:對於中國人來說,他是外人!

這樣我們大家才不會犯糊塗,我們才不會讓我們的社會不再永遠是那麼“和稀泥”的運行,這可是讓人很難受的。我們的“善意”必須有一些底線!

我們需要法治!像趙立新這樣的人,甚至是可以將其“驅逐出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