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如涵上市首日股價大跌,孵化更多張大奕?難!

記者 | 張馨予

美東時間4月3日,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如涵控股)正式赴美上市,股票代碼為“RUHN”,以12.5美元的發行價髮型1000萬美國存托股,成為國內首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紅電商。​

首日交易完結後,如涵控股股價大跌跌37.2%,報7.85美元。​

如涵上市首日股价大跌,孵化更多张大奕?难!
如涵上市首日股价大跌,孵化更多张大奕?难!

赴美IPO之前,如涵控股正經歷持續虧損。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的9個月中,如涵控股營收8.56億元,淨虧損5750萬元。公司2018財年和2017財年的收入分別為9.47和5.77億元,虧損分別為8995萬元和4013萬元。​

如涵控股由馮敏等人創立於2001年,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即在社交媒體孵化網紅,並藉助網紅的影響力銷售商品。​

2011年公司推出淘品牌“莉貝琳”,業績曾進入淘寶十強榜單,但進入2014年業績下滑,馮敏開始尋求轉型。​

2014年,馮敏和張大奕合作開出淘寶店“吾歡喜的衣櫥” ,由張大奕擔任模特。當時張大奕在微博擁有近30萬粉絲,被稱為“微博帶貨王”。店鋪上線後銷量實現快速上漲,一年後店鋪銷量在淘寶服裝品類位列第一。​“吾歡喜的衣櫥”2017年就進入了雙十一女裝銷售十強榜單,銷售額突破1.7億元,榜單中其他品牌還包括優衣庫、Only和Vero Moda。​

看到網紅電商的巨大潛力後,馮敏決定複製這一模式,並於2015年開始採用“網紅+孵化器+供應鏈”的經營模式,投入大量資金孵化網紅,創造下一個能帶貨的“張大奕”。截至2018年12月,如涵控股旗下已有113個網紅,公司還將網紅分為頂級KOL、成長KOL、新興KOL三類。頂級KOL分別是張大奕、大金和莉貝琳三位。

如涵上市首日股价大跌,孵化更多张大奕?难!

如涵控股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在中國建立了一個KOL生態系統,將大量的KOL及其粉絲聯繫起來,從而搭建起一個龐大的網絡。”如涵控股旗下網紅已經在主要社交媒體收穫約1.5億粉絲,這些粉絲是如涵控股旗下店鋪的重要消費者。據悉,如涵控股自營網店中有約39%是復購用戶。

手握帶貨網紅的如涵控股從2014年開始對外融資,2016年阿里巴巴以3億元收購公司8.65%的股份。同年8月如涵控股通過借殼化妝品銷售公司克里愛掛牌新三板,被稱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2018年4月如涵控股正式摘牌,稱“為配合公司未來發展及規劃戰略的需要”,幾個月被曝公司將於2019年赴美上市。

針對如涵控股上市首日股價大跌,有業內人士分析可能與公司虧損上市有關。

如涵控股的虧損或許與其“網紅+孵化器+供應鏈”的模式有關,尤其是孵化環節費用過高。根據招股書,公司培訓新網紅的成本居高不下。與此同時,公司花大價錢孵化的網紅對業績的貢獻並不算高。

不可否認,張大奕的帶貨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涵控股想通過不斷孵化新網紅來複制張大奕的成功似乎有些難度。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網站成交額)的53.5%來自於張大奕與如涵控股共同成立的涵奕電商,公司收入的大頭依舊由張大奕帶來。​

上市後,貓課創始人蔣暉發表微博稱如涵控股即將採用全新的商業模式,目前還未對外公開。新模式是否能停止如涵控股的虧損,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想讀到更多不一樣的時尚新聞,可以試試關注微信公眾號“穿T恤的界女士(ID:teedevil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