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泉州印象(1)

泉州印象(1)

陰差陽錯,有了今天的泉州之行,也許這也是一種緣!

認識泉州,是因為弘一大師,晚年的弘一大師曾經在泉州開元寺講經,愛屋及烏,對泉州也多了幾分青睞!

泉州的機場就在晉江之內,而泉州與晉江就隔著一條晉江,晉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稱(原來的泉州市政府叫晉江地區行政公署),原來的泉州僅指鯉城區一地。

早在新石器時代,泉州就有人類的足跡了,泉州夏禹時屬揚州城,周時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為越地。從秦朝到隋朝的八百餘年間,先後屬閩中郡、閩越郡、閩越國、建安郡、閩州等所轄。秦漢時,中原漢族人民逐漸南移,此處初闢蒿萊。公元四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晉人大批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泉州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

一出機場,就被一群出租車司機圍在了中央,雖然心有餘悸,但也別無選擇,因為根本就看不見出租車管理人員。

不過出租車司機倒也熱情,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向我們介紹泉州,簡直可以與導遊相媲美。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的經濟中心,經濟總量連續9年名列福建省第一,泉州市下屬的豐澤為"中國樹脂工藝之鄉"、晉江為"中國鞋都"、石獅為"中國服裝名城"、南安為"中國建材之鄉"、惠安為"中國石雕之鄉"、德化為"工藝陶瓷之鄉"、永春為"蘆柑之鄉"、安溪則是"烏龍茶之鄉",其中的晉江、石獅、惠安、南安和安溪五縣(市)也是全國百強縣(市)。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泉州是古代的"東方第一大港",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來各種宗教兼容並存,東西文化交匯薈集,特別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

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21℃,終年溫暖溼潤,四季如春,唐朝詩人稱泉州為"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故泉州又有有"溫陵"之稱。

從機場到泉州市中心,無論是晉江,還是泉州,既沒有古城的感覺,也沒有現代大都市的感覺,感覺到的只是擁擠:道路並不寬,車不是太多,但到處都是穿來穿去的摩托車。

雖然出發之前特意減了不少衣服,但依舊到了那種南方的暖意,到處都是綠色:真正的春天在泉州!

等轉過開元寺、文廟、關帝廟後,才感覺到了泉州的厚重、大氣,還有泉州的繁華!

因為時間有限,所到之處都是蜻蜓點水,但沒有忘了不停地按動快門,翻著一張一張的圖片,彷彿走進了泉州的時間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