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衣衫襤褸,目光澄澈,滿口經文,傳說出身於復旦大學,曾是上海公務員,後因妻女變故導致患上精神病,從而不再上班去流浪。

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是誰。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沈大師,突然走紅的流浪者,走紅後被媒體追問身世,澄清自己不是復旦大學的,因為平常有撿垃圾的習慣,在單位倡導垃圾分類,卻被單位領導說腦子有問題,強制休病假。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因與單位理念不同,從而出去撿垃圾流浪,僅為了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

“小時候,因為撿垃圾經常被同學們笑話,我也很難為情。但那時我就很納悶,怎麼討飯的人不做事情,反而都同情他。而我付出了勞動,反而被譏笑。直到現在我都沒搞懂。”

“有人說我腦子有病,才去撿垃圾。但這是我的理念,你不做,他不做,垃圾分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我的外表可憐,可能會產生錯覺。他們總認為你外表可憐,所以你撿垃圾。我說為什麼撿垃圾我不能是以公益的目的撿呢?你們不承認我沒辦法。”

這位流浪漢叫沈巍,在流量時代能夠一夜爆紅,因身上有著與“社會人”不一樣的幾個標籤:

博學,喜歡讀書

《左傳》《詩經》《了凡四訓》《菜根譚》等古書的解讀沈巍隨口就能說上兩句,偶爾膝蓋上擱著兩本待閱讀的書籍。

“我認為讀來讀去還是讀原典,原典讀熟了,再談思想。比如拿《孔子》來說,最起碼《論語》這一段,是把他認為重要的思想提煉出來。但是好多人還不知道,認為《論語》裡只有孔子說的話,其實還有好多人說的話”。

沈巍說道。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思考

一個正常人被社會扭曲是非,被冤成了“精神有問題”,更多人會選擇思想扭曲而報復社會,但沈巍並沒有這樣做,

“我淪落至此,歸根到底是理念的衝突。這麼多年,我堅持的生活理念是,人不能肆無忌憚浪費東西。”

他比任何人都想得開。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忠於自我

平常我們聽到太多人的評論了,也太在意別人的意見了,不管別人的意見是對還是錯。

我們從小被教育“節儉是傳統美德”“道德品格,從我做起”,沈巍只是身行力踐這些道理,在那些只是喊口號的人眼裡,卻成了“有毛病”。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不張揚

安靜地讀書,不喜歡作秀,就算作秀,也是想用正能量來“作秀”影響別人去重拾書本,這位流浪大師說:“我不想紅,喜歡寧靜的生活,走紅不能改變我的命運。”

越來越多網友來拜訪他,追崇他,已經嚴重影響他本來的生活,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是每個人的自由,流浪是我選擇的權利,不需要大家同情,希望你們能尊重我。”

在互聯網時代,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人人都在為產出內容而焦慮,現在出現了一個“不正常”的人,對社會人來說,簡直太寶貴了。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然後開始

想盡一切辦法在這個“網紅”搶標籤往自己身上貼!

有人說:“誰能拍到這位流浪大師,誰就能火就能漲粉絲。”於是,在上海上演了一場“活捉”流浪大師的鬧劇。

有一位開寶馬的女子帶了8個人的團隊,做好了長期直播的準備,為此她在大師出入的附近定了3間房子。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有一位女子被稱為大師身邊的女人,為了能和大師近距離相處,甚至都想嫁給他。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有一個男子突然跪地喊沈巍爸爸……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主播們用各種關心理由去靠近這位“流量大師”,其實就是為了“打卡”

“博學”“思考”“忠於自我”“不張揚”這些優良人格標籤,一貼到“社會人”的身上,簡直真的是“惹不起、惹不起”,全自動變了樣,非常凸顯出社會人的病!

現在的社會人到底有多壞?

病得有多重?

“節儉”“不是喊口號,身傳正能量”,與現社會的“主流”文化不符,那就是精神有毛病。

可怕,現代式的教育引導主流是喊口號,只說不幹,做表面功夫勝於用實力證明自己,只要稍微有人認真起來了,就說“你認真就輸了”,壞!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做人要低調”,在今天的意思已經完全變味,一高調就打破了一公里的和諧,你的能力突出了,沒實力的人會“不悅”,樹大招風,這些有毒的“雞湯”讓社會呈現了一種“高手在民間”的現象,辦公室政治讓多少有實力的人情願退居幕後。

一邊在教導人要低調,一邊自己在想辦法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是戰略性的壞!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思考獲利”,精神空虛導致社會浮躁,天天在朋友圈轉發“成功學”。

看見一個流浪漢在讀書就像發現一個新大陸一樣的好奇,從不去反省自己是否自律地學習,三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接近聖賢的教訓,不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有沒有得益,而是思考物質上如何獲利,手段正不正當,壞!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在此指出最後一個毛病:“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為了爭取流量,甚至連一個流浪漢都不放過!

[Hot・TABS]壞!這些人居然從流浪漢身上搶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