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陝西千家小微企業追蹤

核心提示: 要通過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讓小微企業降低成本,少走彎路

陝西千家小微企業追蹤

近年,全省奮力優化提升企業營商環境,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著力提升企業經營環境,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和“痛點”。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對全省2014年新設立的1577家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進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陝西小微企業發展情況整體良好,但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招工需求不旺和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等問題。

迭代快、衰落快

2018年,全省1577家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調查樣本中正常經營的有562家,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資產總計8.3億元,同比增長5.8%,營業收入為3.4億元,同比增長6.8%,從業人員3136人,略有下滑,同比下降4.2%。

與4年前相比,小微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範圍擴大,負擔的稅費下降明顯。

調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享受稅費減免、政府資金支持和貸款優惠等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覆蓋率為55.8%,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比2014年四季度上升23.7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平均繳納各種稅金總額為5218元,比2014年四季度下降42.6%。

但是,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在茁壯成長的同時,也伴隨著快速迭代,衰落消亡。

調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正常經營率為46.7%。一些企業規模較小、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卒於襁褓之中,一些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一些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資金緊張、成本上升,舉步維艱,停產關閉。

融資難、融資貴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難點、痛點。

小微企業普遍反映,銀行貸款難度大,一是傳統銀行信貸模式中煩瑣的審批流程,導致很多小微企業融資仍然面臨著“玻璃門”,致使小微企業存在較大資金缺口,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二是小微企業在銀行貸款時,需要提供擔保人或者抵押物,小微企業固定資產少甚至沒有固定資產。

西安一家農副產品配送服務公司反映,企業到銀行諮詢小微貸款事項,多次吃到“閉門羹”,銀行只考慮個人抵押貸款,而且都屬於正常的商業貸款,沒有享受任何優惠政策。咸陽一家汽車銷售企業說,因為他們除租賃的經營場地和簡易庫房外,再無其他固定資產,也沒有其他任何第三方作為擔保人,無過硬的擔保物,制約了企業向銀行機構申請貸款。

另一方面,企業融資成本高。小微企業反映,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利率高,2018年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平均貸款年利率為7.9%。調研發現,延安一家公司向銀行貸款500萬元,年利率高達14.2%。

值得注意的是,難以從銀行獲取資金的情況下,民間融資便成了小微企業常用的融資模式,但民間融資利率高,增加了企業負擔。調查顯示,小微企業融資的年利率為14.4%。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2018年通過民間融資50萬元,年利率高達18%。

留人難、成本高

調查顯示,88.6%的小微企業沒有招工需求,6.2%的有招工需求招到了部分或全部所需員工,5.2%的有招工需求但沒能招到員工。

企業留不住人才,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由於小微企業規模小、薪酬低,企業竭力培養的技術人才骨幹,紛紛跳槽投奔到發展前景更好、工資待遇更高的大公司,小微企業創業發展期間很難留住高技術人才。

同時,原材料價格、用房租金、產品升級改造等經營成本偏高,擠壓企業生存空間。

小微企業多處於產業鏈末端,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企業成本上升,經營壓力加大;部分企業受西安樓市持續升溫的影響,房屋租金成本上漲,或者認為“辛辛苦苦幹實業,不如投資買套房”,不願繼續投資實體行業;部分企業面臨市場需求變化,需要設備、產品升級改造,轉型初期投資大,發展艱難。

優生態、重孵化

針對上述情況,省統計局的調研報告建議,銀行應多管齊下,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水平。

一方面在思想認識上要解決“不願”的問題。充分認識到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是銀行經營發展的藍海,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就是支持經濟持續發展,同時加大績效考核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掛鉤力度。

另一方面切實轉變“抓大放小”的思想觀念,對小微企業增強服務意識,加大各類貸款產品的宣傳講解力度,緩解信息不對稱的現狀,讓小微企業可以瞭解到更多政策及貸款產品的情況,擁有更多選擇。

報告還建議,進一步協調整合創業資源,支持推動創業孵化平臺的建設與發展,引導其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小微企業的需求進行佈局,注重建立不同平臺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和服務的銜接與共享。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提供各項投融資、創業、培訓、法律財務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

“要通過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讓小微企業降低成本,少走彎路。”報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