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陕西千家小微企业追踪

核心提示: 要通过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让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少走弯路

陕西千家小微企业追踪

近年,全省奋力优化提升企业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环境,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和“痛点”。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全省2014年新设立的1577家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需求不旺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

迭代快、衰落快

2018年,全省1577家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调查样本中正常经营的有562家,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资产总计8.3亿元,同比增长5.8%,营业收入为3.4亿元,同比增长6.8%,从业人员3136人,略有下滑,同比下降4.2%。

与4年前相比,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负担的税费下降明显。

调查显示,2018年四季度,享受税费减免、政府资金支持和贷款优惠等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覆盖率为55.8%,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比2014年四季度上升23.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平均缴纳各种税金总额为5218元,比2014年四季度下降42.6%。

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在茁壮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快速迭代,衰落消亡。

调查显示,2018年四季度正常经营率为46.7%。一些企业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卒于襁褓之中,一些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一些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资金紧张、成本上升,举步维艰,停产关闭。

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难点、痛点。

小微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难度大,一是传统银行信贷模式中烦琐的审批流程,导致很多小微企业融资仍然面临着“玻璃门”,致使小微企业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担保人或者抵押物,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少甚至没有固定资产。

西安一家农副产品配送服务公司反映,企业到银行咨询小微贷款事项,多次吃到“闭门羹”,银行只考虑个人抵押贷款,而且都属于正常的商业贷款,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政策。咸阳一家汽车销售企业说,因为他们除租赁的经营场地和简易库房外,再无其他固定资产,也没有其他任何第三方作为担保人,无过硬的担保物,制约了企业向银行机构申请贷款。

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2018年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年利率为7.9%。调研发现,延安一家公司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年利率高达14.2%。

值得注意的是,难以从银行获取资金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便成了小微企业常用的融资模式,但民间融资利率高,增加了企业负担。调查显示,小微企业融资的年利率为14.4%。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通过民间融资50万元,年利率高达18%。

留人难、成本高

调查显示,88.6%的小微企业没有招工需求,6.2%的有招工需求招到了部分或全部所需员工,5.2%的有招工需求但没能招到员工。

企业留不住人才,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薪酬低,企业竭力培养的技术人才骨干,纷纷跳槽投奔到发展前景更好、工资待遇更高的大公司,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期间很难留住高技术人才。

同时,原材料价格、用房租金、产品升级改造等经营成本偏高,挤压企业生存空间。

小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受西安楼市持续升温的影响,房屋租金成本上涨,或者认为“辛辛苦苦干实业,不如投资买套房”,不愿继续投资实体行业;部分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变化,需要设备、产品升级改造,转型初期投资大,发展艰难。

优生态、重孵化

针对上述情况,省统计局的调研报告建议,银行应多管齐下,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一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要解决“不愿”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银行经营发展的蓝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就是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绩效考核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挂钩力度。

另一方面切实转变“抓大放小”的思想观念,对小微企业增强服务意识,加大各类贷款产品的宣传讲解力度,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让小微企业可以了解到更多政策及贷款产品的情况,拥有更多选择。

报告还建议,进一步协调整合创业资源,支持推动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引导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的需求进行布局,注重建立不同平台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衔接与共享。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各项投融资、创业、培训、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要通过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让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少走弯路。”报告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