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看風口:十年前是房市 後十年是?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上一輪經濟發展最大的風口是房市。但是在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在“房住不炒”的大國策之下,遍地黃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今年開年,中國經濟繼續下探,資產的價格走低趨勢依舊。隨著國家密集的產業升級政策和金融政策調整,普通投資者似乎陷入了焦慮和迷茫,新的風口到底在哪裡?

看風口:十年前是房市   後十年是?

首先,未來十年的新“風口”絕對在中國。“風口”繫於國運趨勢、基於技術突破、源於產業升級、顯於經濟增長。曾先後成為風口的高端製造、房地產、移動互聯網等無不與國家戰略、技術突破、政策導向等高度關聯。目前,全球的經濟實質進入滯漲,缺錢讓歐盟呈現分崩苗頭;美國3%的增長是特朗普玩命打興奮劑的結果;全球在高端核心技術上都沒有顯著突破,能大力拉動增長的亮點蹤跡難覓。但是中國市場不僅全球最大,而且正在升級;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新技術領域中國基本和國外同步起跑;由於生態文明的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持續推進,未來十年,中國GDP增速維持在6%左右並不困難。遠超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必然會給中國人帶來改變命運的機會。

看風口:十年前是房市   後十年是?

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投資者來說,上一輪“風口”是房市,未來十年的“風口”很有可能是股市。每一輪經濟發展是政府意志和經濟規律綜合作用的結果,是政府和市場的強烈需求交織的結果。中國上一輪發展的主題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大規模基建帶動產業鏈聯動,同時放寬金融政策,為經濟注入血液。在此輪發展帶來的房產盛宴中,中央政府實現了經濟持續兩位數增長,為此輪經濟發展奠基基礎,地方政府通過賣地的收入完成了上級任務,普通百姓也在暴漲裡分得一杯羹。

看風口:十年前是房市   後十年是?

但是此輪發展情況完全不同,政府和市場的需求都在偏離房產。上一輪發展之後,中國人均住房面積提升到30平米,城鎮化率接近60%,未來十幾年,中國人對於房子的總需求量必然下降。就短期來看,由於剛需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一些城市的房價還有上升空間,但是難成大氣候。上一輪中,中國解決了供給側問題,這一輪要解決高質量和新動能的問題。如果說上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主推力是基建的話,本輪經濟增長的主推力應該是真正擁有核心高端技術、佔據全球產業鏈核心位置的中國企業。

看風口:十年前是房市   後十年是?

融資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今年來金融定向支持實體經濟等舉措說明引導資金精準投入目標行業已成為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因此作為最大的低成本融資渠道,股市會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中國企業的融資主要源自銀行系統,數額高達每年120萬億。由於成本過高,創造了中國一大半以上技術專利的民營企業卻很少能有效利用銀行資金,這不利於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中國股市每年IPO、定增等的總額不超過萬億,與企業巨量的資金需求相比,股市的空間無比巨大。與此同時,中國普通家庭的財富比例中,房產佔到80%以上,且絕大多數是負債。這一方面佔據大量流動性,使得政府不得不每年擴大M2,另一方面壓制了家庭的消費能力。目前政府的M2已經降低到8%左右,要在不增印鈔票的前提下讓企業獲得融資,對股市的依賴性將會增大。與此同時,隨著理財意識不斷覺醒。老百姓為自己打造多元化的投資結構,通過股市賺“睡後收入”的動力也越來越強。

種種跡象顯示股市正在成為政府有動力、市場有需求的價值亮點。雖然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總讓人倍感心驚膽戰。但是將視野放大到十年,用趨勢的眼光來看,這些跌宕只是時間洪流中的一朵浪花。目前美國股市總市值為30億美元,而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只有6.8萬億人民幣。在中國瞄準美國追趕超越時,這個懸殊的數據對比或可以讓我們模糊看到未來十年的輪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