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很多人真正踏上發燒之旅的標誌性事件就是擁有一套桌面音響系統,不管售價幾何,音質好壞,當自己喜歡的歌曲從音箱中緩緩流出時,當下專注的態度和興奮的心情讓我們彷彿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音響圈確實是一個小眾的圈子,但對音樂的喜愛卻不分職業性別年齡,音響產品因此包羅萬象,價位更是存在天壤之別。幸運的是,桌面音響系統和耳機一樣,入門門檻極低,不管我們身處人生的哪個階段,擁有多少積蓄和個人空間,都可以量力而行,買到喜歡的桌面音響系統,構建專屬自己的一片音樂小天地。

而在這個CD沒落、黑膠復興和流媒體興起的時代,桌面音響系統的選擇和組合方式無疑變得越來越豐富。音源的兼容幷蓄讓我們可以買到一臺同時支持CD和流媒體播放,又能外接黑膠唱機的播放機,也可以買到一臺能同時播放黑膠音樂和流媒體音樂的一體化黑膠唱機。在選購和組建方面,自然也有一些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只買一對幾十元的桌面音箱自然無需顧慮太多,買錯就當買個教訓。而當你預算充足,可以進行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時,反而應該小心謹慎,盲目跟風或認為貴的就是好的,都不妥當,在音響產品的選擇上,最好儘量保持開放的心態,可以去聽一些知名HiFi甚至Hi-End品牌的旗艦級書架音箱,也可以多瞭解一些小眾或年輕品牌的產品,它們或許名氣不大,其貌不揚,但可能有著出人意料的聲音表現。另外,搭配得當確實能使整套系統脫胎換骨,但與其總想著哪臺CD級搭哪臺功放效果更好,不如把視野放寬一點,考慮房間、桌面的情況,或是著手調校的問題。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從入門、進階到高級,我們擁有的桌面音響系統產品可能由少變多,也可能化繁為簡,只看個人投入和口味的變化。涉及的產品類型無非也是播放機、前後級功放、桌面/書架音箱等等,而且這些產品價位段豐富,並不專屬於某個群體。因此,下文我們雖然以預算和空間為主要參考因素,來分別為學生黨、工薪階層、中產階級和財務自由者推薦合適的桌面音響產品,但不意味著某一類產品就只適合某一個群體。還是那句話:從心出發,量力而行。

以電腦為核心,搭配桌面音箱

推薦給學生黨的桌面音響系統

這裡的學生黨指的是普通的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生活開支主要依靠父母,而且平時一般住在學校宿舍,私人空間只有一張小書桌和一張單人床。這樣的條件也就意味著金錢和空間都相當受限,說實話,能買一副好一點的耳機就不錯了,組桌面音響系統確實存在一定難度,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最簡單實際的方法不外乎直接把個人電腦(臺式機或筆記本)當做播放源,再另外添置音箱,來改善電腦的音質,同時提升看電影、聽音樂或是玩遊戲的體驗。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至於要買什麼類型的音箱,最常見的無非是成對擺放的桌面音箱,而且最好是內置功放,具備無線連接功能。這樣一來,可以直接通過藍牙、WiFi和電腦或手機連接。這類型音箱體積稍微大點,基本是兩分頻設計,小一點的話就只帶一個全頻單元,不少品牌為了把低頻量感做大,箱體再小也要開一個倒相孔,甚至會額外添加一隻小型的低音炮,組成一套2.1的音響系統。因為要能放在桌面上,低音炮的箱體和單元都做的很小,只能通過增加倒相孔或在箱體底部安裝被動式低音單元來增加低頻量感。而受成本和技術限制,大部分低音炮無法和桌面音箱無線配對,基本是經由3.5mm音頻接口來連接電腦。有些品牌還會在箱體的前面或側面增添一些高音和低音的增益調節旋鈕,讓你可以根據聆聽的內容調整高低音的音量,改變整體的聽感。外形上,為了更加迎合年輕人的審美取向,很多音箱不再沿用傳統的長方形箱體設計,圓的、橢圓的、扁的甚至六角形的都有,配色也非常多樣,個別品牌甚至採用完全透明的箱體,個性十足。而最重要的是,這類音箱價位段豐富,從兩位數到四位數都有。當然,音質也是參差不齊。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按道理說,在電腦上旁邊收拾出擺放兩隻小音箱的空間應該不難,但有些同學的桌面可能真的太小太擁擠了,這裡再推薦一類特別的“桌面音箱”給各位。它們看起來像是為電腦量身打造的小型Soundbar,通過3.5mm的音頻接口連接電腦或手機(有些產品具備藍牙功能),以USB接口充電,提供多種顏色。大部分是放在臺式電腦的下方,有一些做了夾扣設計,可以“夾”在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上方,感覺確實比傳統的桌面音箱要更省空間,而且價格便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試。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還是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

推薦給工薪階層的桌面音響系統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這句話曾經刷遍各大微博熱門和朋友圈。話雖不錯,但住在不知道哪天會搬走的房子裡,難免要學會“剋制”地享受生活。這一點只要搬過家的人都深有體會。搬家前的整理和打包工作完全可以讓一個成年人身心疲憊,腦海裡最常彈出的一句話就是“我之前到底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而且東西越多越重,意味著搬家費用越高。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所以,走出學校,正式成為工薪階級的你,雖然開始賺錢,擁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但在購買桌面音響系統上還是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可以重點考慮一下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的精緻型音響組合或是一體機。什麼是精緻型的音響組合呢?簡單來說,就是外形小巧精緻的Hi-Fi音響系統,通常有兩種搭配,一種是CD機和功放,一種是流媒體播放機和功放。有些CD機也能同時支持網絡流媒體音樂,或連接藍牙,但價格會相應更高。選哪一種主要看你個人喜歡的音源類型。除了體積小,易擺放之外,這類型產品還支持各類型的數字音頻輸入接口,比如光纖、同軸、USB等,有時候還會配備耳機輸出和低音輸出通道,而且D/A轉換器部分至少能支持24bit/96kHz/192kHz規格的PCM格式,某些較高端的產品甚至具備升頻功能,可將音頻規格升頻至24bit/384kHz PCM或DSD256。功放部分,使用晶體管和電子管的都有,輸出功率也大小不一,厲害的可以達到80W,普通的可能25W或50W等等。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雖然精緻型音響系統已經足夠省空間,但和一體機相比還是不夠簡潔,畢竟後者只要一臺機器就能滿足播放、解碼和功放三大需求,多數同樣支持24bit/96kHz/192kHz規格的高質量音頻文件,輸出功率也不低,有些一體機還內置多房間控制系統,可與其它房間的音箱進行“聯動”,播放相同或不同的音樂。目前已經有不少音響品牌在推“精緻型音響組合/一體機+桌面音箱”的套裝,整套系統不僅能同時播放CD和流媒體音樂,而且幾千塊錢就能買到,值得考慮。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說起一體機,近兩年市面上還出現了“一體化黑膠唱機”這類產品,看著只是一臺黑膠唱機,實際上內置了功放和音箱,可以播放黑膠唱片,也可以收聽電臺和連接手機藍牙播放流媒體音樂等等,連買音箱的費用都省了,算是將玩黑膠花費的時間和成本降到最低,很適合空間預算都有限的初級黑膠愛好者。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組建思路可以更加新穎

推薦給中產階級的桌面音響系統

熬過艱苦謀生的階段,恭喜你終於工作穩定,有一定的積蓄,而且買了房子,可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也變多了,可以仔細想想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聲音風格,考慮買一些定位更高端的桌面音響產品,甚至研究器材搭配的問題。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雖然我們再三說過,一體機不等於音質不行,但也不能否認,有更好的條件,分別選購CD機、前級和後級是最好的。再搭配一對質量上乘的書架音箱就可以組一套頗為高級像樣的桌面音響系統了。如果你是剛剛進入音響圈,無從下手,建議最好選擇一些口碑較好、知名度較高的音響品牌,至少器材質量和售後有保證,而且這些品牌的產品關注度和討論度較高,網絡上可以找到不少測評文章,方便了解產品本身的特點和聲音風格。

鑑於可以選擇的品牌和產品太多,如何搭配最好更是千言千面,這裡就不贅述了。接下來重點向各位介紹近兩年剛剛流行起來(以後應該會越來越流行)的三類音響系統,它們的組合並不複雜,但系統的設計思路和傳統的分體式桌面音響系統相比更為新穎,希望能為擁有一定購買能力的各位,提供一些組建桌面系統的新思路。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第一類是支持流媒體播放的高端分體式前後級組合,其中前級自帶D/A轉換器,集成流媒體音樂、藍牙連接、AppleAirPlay、PC Hi-Fi和USB外置存儲讀取等功能,後級輸出功率不是很大(可能只有100W左右),但用來驅動大部分書架音箱和桌面音箱基本沒有什麼壓力。適合只熱衷流媒體音樂,又追求高品質聲音重播的玩家。

第二類是某些Hi-End品牌推出的Hi-End級無線音響系統。它們可以連接藍牙、AirPlay和DTS Play-Fi來無線播放音樂或實現多房間控制,也可以通過光纖接口、USB Type-B接口、HDMI接口和3.5mm接口來接CD轉盤、電腦甚至藍光機、機頂盒等。這類產品功能豐富,音響配置強悍,聲音風格鮮明,能同時滿足用戶觀影和聽歌的需求。

第三類是能組建無線多房間系統的音響產品,包括音箱和立體聲功放等。音箱的數量和規格任君選擇,一般都能通過WiFi或藍牙和手機連接,有兩隻就能配對成立體聲系統。功放的作用在於推動其它品牌的無源音箱並將其接入到同一個無線多房間控制系統中,實現手機APP操控。想在家中添置多套桌面音響系統的玩家可以考慮這類產品。

深入體會“玩”音響的樂趣

推薦給財務自由者的桌面音響系統

財務自由者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有錢任性”,可以輕鬆組建一套十萬元以上的Hi-End級桌面音響系統。他們和“高級玩家”,也就是發燒圈裡常說的“老燒”還不一樣,後者對各個音響品牌如數家珍,懂得如何判斷一套音響系統的好壞優劣,真正玩出了心得和風格,得到了圈內燒友的廣泛認可和尊重。從財務自由者到高級玩家的距離有長有短,因人而異,有時候和金錢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要多聽多學多思考。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能成為“高級玩家”自然最好,但作為“財務自由者”也足夠惹人羨慕了,至少在碰到喜歡的音響時無需手軟,可以同時坐擁高端的SACD/CD機、流媒體播放機、分體式前後級、甚至耳機耳放等等,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擺弄器材。所謂“擺弄”,不止是指購買更換系統配置,還有調校的意味在裡面。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很多人可能認為只有家庭影院系統需要調校,其實不然,房間對聲音的影響在HiFi系統身上同樣存在。因此,有些頂級的音箱尤其是監聽音箱會內置DSP數字信號處理,配備專門調校軟件和工具。在進行自動測量之後,調校系統會對校準聲壓級和延時,並針對房間環境的頻率響應進行補償。不僅支持校準前後的切換對比監聽、多點校準、一鍵切換調校設置等,甚至在自動調校之後還可以進行靈活的手動調整,適配有特殊要求的房間曲線。總之,可玩性極強,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房間形狀或設計不理想造成的聲學問題。有些監聽音箱的背後還會配備多個用於調整頻率響應、輸入靈敏度等的控制開關,便於玩家手動調校。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有人曾說,玩音響,到最後其實就是玩細節。真正懂音響懂聲音的人絕不僅僅關注器材本身,而是會把房間的聲學情況一併考慮在內,調校是獲得好聲音的關鍵環節之一。如果你時間和金錢都比較充裕,想深入體會“玩”音響的過程,那麼買一對帶調校系統的監聽音箱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進可退,量力而行 桌面音響系統4種搭配推薦方案

除此之外,有錢有時間也不妨追趕一下復古潮流,玩一玩體積小巧一點的膽機,或是買一臺高端的黑膠唱機回家,享受一下美妙的黑膠音樂。那種自然舒緩、帶著暖意的聲音確實與數碼音樂的聽感相差甚遠,而且如何選購和清洗黑膠唱片、更換唱臂、唱頭甚至底座都是一門不小的學問,真正投入其中能發掘出越來越多的趣味,是個值得培養的興趣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