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為什麼上海的房子賣不過杭州?

那天在某個上海房產的交流群裡,一位前灘業主發了一條前灘江悅名庭的認籌信息,一共460套房,三天認籌就超過420組,那位前灘業主信心滿滿,看來多人搶房不可避免。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而我,淡定的打開了另一個城市的樓盤搖號小程序,隨手截了張圖發了過去。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你沒有看錯,93套房子,吸引了4075組客戶認籌搖號,搖中的概率只有

2%

眼尖的朋友已經可以猜到,這是距離上海200公里以外的二線城市——杭州。隨意翻看過去幾個月的搖號記錄,這種幾千上萬人搖號,中彩票一般的搖中概率,在杭州新房市場,比比皆是。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事實上,從新房市場的整體熱度來看,與杭州相比,上海差太多了。

今年前三季度,杭州整體的新房平均搖號中籤率,基本在10%-20%之間,部分樓盤“流搖”,也有部分樓盤中籤率極低。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而根據上海東方公證處公佈的認籌數據來看,上海2019年上半年所開的112樓盤中,只有12個樓盤的認籌數量超過推盤套數

。而2018年4月,上海中糧前灘海景壹號所創造的最高8:1認籌比,僅僅是杭州新房搖號的平均數而已。

其實不光是杭州秒殺上海,像南京、蘇州甚至無錫的新房都比上海賣的好。

這裡面就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為什麼大家都在長三角,在房產理念差不多的情況下,那些新房供應占比更大的二線城市,反而比一線城市更難買到新房。

弄明白這件事還挺重要的。如果能琢磨透新房冷暖背後的底層邏輯,那就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抓住限價房套利機會。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01

現在基本上每個城市的新房都有被限價。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研究過,同樣都是新房限價,但其實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玩法是完全不同的。

這要從限價的背景說起。

經過2015-2016年這一波主要以“去庫存”為主題的房價上漲後,地方政府承擔了較大的調控壓力,於是利用控制預售證價格來達到遏制新房價格上漲的目的。

從限價的具體措施來看,對於持續銷售的老盤,其新申領的預售證價格必須不能高於上次開盤價,而板塊內的新盤,其新申領的預售證價格則對標老盤。

總而言之,不允許新房價格出現明顯向上波動。

那麼這個價格的基準是什麼呢?普遍的做法是,各地新房定價不能超過2016年10月的價格。

為什麼是2016年10月的價格?因為就是在2016年10月14日,分管房地產的領導,發佈了《關於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並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進一步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工作。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以當前價格作為新房備案價上限的精神。

2016年10月後,全國層面的限購、限貸政策均已鋪開,房產調控政策正式由松轉緊。因此2016年10月的價格,就作為了不少地區房價調控的KPI。

問題就出在這裡。

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每個城市的樓市有自己的週期,當年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已經完成了一波房價主升浪,基本漲完了,而杭州、成都、長沙這些二線城市後知後覺,才剛剛開始起勢。

這個時候忽然不讓漲了,二線城市很受傷。

我們從下圖上就可以看出,上海這一輪樓市週期比杭州提前了一年左右,到2016年10月限價開啟時,房價已經漲到位了,之後的價格相對穩定。而杭州,2017年才開始有明顯的漲幅。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因此,限價對於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來說才是大殺器。硬生生地讓新房定價一夜回到2016年,想想就刺激。而對上海來說,限價基本是無效的,該漲的都漲完了。

這就好比忽然間一刀切地要求全民減肥,本就是吃飽了撐著的朋友樂得其所,而正在猥瑣發育的朋友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02

舉幾個例子,就能很容易看出什麼是真限價,什麼是假限價。

以最近杭州搖號熱度比較高的地鐵綠城楊柳郡為例,最新四期開盤590套,均價3.5萬元,帶3300元的精裝。

這是一個杭州現象級的搖號紅盤,老手們都聽說過,建議大家都瞭解下。

由於楊柳郡是一個分期交付的大盤,因此同小區最新掛牌的二手房可以說是最好的對比。


2018-2019房齡的楊柳郡二手房目前掛牌價在5萬元左右,成交價在4.6萬元左右,算上不滿兩年的增值稅,實際成本接近5萬元,而楊柳郡的一手房只要3.5萬,雖然是期房,但稅費少可以相抵,這樣算下來,一二手倒掛在1萬元/平米以上,相當於買一套95平的小三房,可以節省近百萬元。而且楊柳郡的二手房交易十分活躍,倒掛的是實價。


而楊柳郡周圍,品牌遠不如綠城的次新二手房,不算稅也要4萬元左右,更接近市中心的城東新城一手房,則要4.6萬元,對比十分明顯。所以這不到600套房子吸引了10409戶購房者認籌,搖中概率只有5.6%。

再拿最近我本人也在參與參與搖號的樓盤——金色和莊為例,這個位於錢塘新區的地鐵口新房最新開盤220套,周圍次新二手房都在2萬元以上,稅費高,而金色和莊的毛坯均價只有1.2萬元,倒掛60%以上,而且是馬上交付的現房。加上已經在杭州絕跡的89方高贈送3-4房,

這個新盤吸引了28719戶客戶認籌,搖中概率0.77%!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而反觀上海,它的新房限價程度,在杭州購房者眼裡肯定是看不上的。

我們甚至都不用說那些房價大幅超越周邊二手,賣的比較艱難的項目,比如央璽、雲麓裡、公園2040、上海長灘等。

就拿上海大虹橋標杆項目——

萬科天空之城,來舉例好了。

那我們看看萬科天空之城的價格,大概在5.8萬左右,對比實際成交價4.5-5萬元的錦繡逸庭和綠中海明苑,絲毫看不出有些許限價。對比隔壁實際成交價在5.5-6萬左右的仁恆西郊,也沒什麼優勢,更何況仁恆的品質也不會比萬科差。

所以萬科天空之城雖然產品力不錯,而且又有在大虹橋稀缺的自持商業輔助,但在沒有實質限價的情況下,賣起來也是要花好多功夫的。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說到底,偽限價才是像上海這樣一線城市新房熱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03

另外,城市間不同樓市發展階段帶來的需求釋放程度不同,這也是新房熱度差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杭州正處於城市擴張期,大舉吸引人口流入,最近幾年新增人口都在一年30萬人左右。

另一方面,杭州通過大量出讓土地來平衡基礎設施投資與財政的關係。

因此,無論是市中心還是郊區,杭州都有著充足的新房供應。在杭州買房的人,大多也有一定的“處房情結”,一般是優先考慮新房,沒有合適的,再考慮二手,最近的限價政策增加了新房的吸引力。

因此,杭州樓市的主要交易都集中在新房上,一手房的交易量佔全部的7-8成。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而反觀上海,由於城市開發進入成熟期,住宅用地供應稀少,上海實際上早已進入二手房為主的存量市場,一二手房交易量基本上1:4的關係。由於新房選擇面少、價格高,買新房的,其實是上海的少數派。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因此,上海購房者更加關注二手房,“新房癌”佔比也相對二三線城市更少一些。

那麼在這種樓市生態下的新房市場,熱度很難與杭州等二線城市相提並論。


04

最後,還有一點可能會被大家忽視。

我們在上海的線下茶話會,觀觀每次都會告訴大家:“上海人的觀念裡,沒事不要買房,沒事不要貸款買房。”的確如此,上海人在買房上是守成的,而杭州樓市的主要參與者——浙江人,就不一樣了。

從遠近聞名的“溫州炒房團”,到過去幾年杭州、溫州樓市的大起大落,再到“會做生意”、“商業嗅覺靈敏”的浙江人標籤,買房投資在杭州樓市算得上是“常規操作”

因此,“限價”在杭州樓市的爆炸程度,是上海人民難以想象的,杭州新房搖號難度之高,一部分也是因為投資氛圍所致。

根據拿地寶的數據顯示,杭州執行新房搖號的首年,即2018年4月-2019年4月,全部19.5萬個參與搖號的個人和家庭中,有5.7萬人參與了2次及以上的搖號佔比接近30%,更誇張的是,有上萬人搖了5次以上,有好幾千人搖了十次以上。一方面確實說明新房難搖,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其中不少人是為了投資。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我們再來看一個典型投資客的搖號案例,就更能說明問題。

2018年,有位周姓購房者註冊了三個類似的公司,參與了多個紅盤搖號。這些樓盤分佈在世紀城、未來科技城、臨平、三墩北、濱江等地,最遠的相隔幾十公里,顯然不是買來自住的。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周某這三家公司,加上自己的房票,相當於四個人一起搖,大大增加了搖到的概率,這種“創新”,正是投資氛圍濃厚的表現。

在上海購房者的眼裡,是不太會願意為了搖號新房那麼大費周折的。

也許是更開闊的眼界,給了上海這個城市的居民更多選擇權。很多時候,廣度上的富裕靈活,反而會限制深度上的執著進取


05

這種搖號熱度的差異,不僅體現在相隔很近的杭州、上海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南京、成都等限價明顯、新房購房需求旺盛的城市中。

在這些搖號難度奇高的城市裡,剛需有剛需的痛苦,投資有投資的難處

我的一位剛需朋友,從2018年4月杭州開始搖號就參與進來,奈何200萬元以下的剛需樓盤一直很難搖到,寶貴的房票一直空到了現在,眼睜睜看著一個又一個心儀的樓盤被清光。而接下來的新盤,毛坯變精裝,單價越來越高,戶型越做越大,接下來不知何去何從。

而另一位朋友,投資導向的他搖了30多次,至今一次都沒有搖到。最近跟他聊天,已然有點佛系:

全民搖號,為什麼這個城市的房子會被萬人哄搶?

從中國樓市發展路徑上來看,這樣的全國大規模的限價,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隨著調控走向前置和預防,未來也不會太會有限價。

所以不知不覺中,我們是這個樓市特殊歷史階段的見證者。

去參加搖號限價新房的朋友,都是幸運的。如果沒有限價,購房者們只能被動高位接盤,而限價給了他們一次掀桌子重來的機會。

去參加搖號新房的朋友,也是不幸的。少部分幸運兒的價格空間,是用更廣大購房者的等待時間換來的。大部分人終究只是陪客而已。

就像我那位朋友說的那樣:

搖號,已經成為一種平常而充滿希望的生活狀態。

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是要搖號的,但是重慶不需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