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在房價持續下跌,大量房屋空置,專家說:靠炒房暴富的時代已結束。大家認可嗎?

醉墨客


目前,一二線城市房價受到政策控制,很難大起大落,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漲幅收窄,也出現了回調情況。從新房情況看,開發商為了提高銷量,降價促銷;而二手房業主也是主動打折,卻遭遇有價無市的局面。拿開發商的話講,房地產黃金時代已過去。而拿專家的話來講,靠炒房暴富的時代已經結束。

當1998年剛開始把房地產推向市場化時,卻把壓抑了許久的改善性需求集中入市,後來投機性需求也開始進入樓市,不斷的推高房價。而到了2015年之後,全民加槓桿買房也得到集中釋放,目前各城市房產需求開始飽和,空置率也達到20-30%,而一旦投機性購房需求受到遏制,房地產降溫將無法避免。

首先,房價暴富時代如果繼續,實體經濟將百業凋敝,所以這種情況不會再持續下去。一方面,大量資金都投向房地產,實體經濟將缺乏資金流入,而真正拉動中國經濟,解決大量就業問題,則是實體經濟提供的大量崗位和生產物質財富。而房地產應該與其他行業一樣,應該是百花爭鳴,卻不能一枝獨秀。

另一方面,房地產暴利和暴富效應,讓開發商和炒房者都賺了錢。但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房奴,他們每個月的大半工資都要繳給銀行,自己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結果會影響到我國的擴大內需,促進消費,而國內消費若是啟動不起來,光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發展是不行的。

再者,房價上漲要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實際上1998年中國實現房地產市場化時,房價從幾百元/平方米,漲到了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平方米。從低價漲上來容易,再從幾萬元再漲上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房價上漲,意味著租金也要上漲,用工成本也要漲,這使得當地社會已承擔不起了。

此外,過去受到國內經濟雙位數的高增長的影響,居民工資收入也在上漲,只是漲幅還沒有房價快。而未來國內經濟要向高質量轉變,居民收入漲幅不會像過去那麼快了,再加上國內居民槓桿已經用到了極致,所以現在高房價已經透支了未來房價的漲幅,未來每年房價再出現20至30%以上的大漲,已經是不可能了。

再次,中國城市的老齡化程度加劇,中國有2.1億人口年齡達到了60歲以上,同時,二孩子政策的放開後,我國城市出生人口不增反降。即使是90後人口數量大量減少,多數城市家庭已經不再缺少房子居住。與此同時,開發商每年還要向市場供應大量房源,再加上每座城市的房產空置率高達20-30%以上。未來房地產不再是一房難求,而是商品房產能過剩,房價已經沒有大漲的可能。

其四,現在各熱點城市實現了房價上漲的問責制,未來房價上漲空間有限。而銀行對於購房者的利率至少在6%以上,這意味著,每年房價要上漲二至三成,炒房者才有利可圖。而目前來看,熱點城市的房價被壓制著,不具備大漲的空間,而炒房者的成本卻在不斷上升,所以,未來炒房者將逐步退市房地產市場。

最後,房地產稅已經離我們不遠了。去年,全國不動產登記已經聯網成功,這為全國性的開徵房產稅開徵打下了基礎。預計明後兩年,房地產稅將出爐。而房產稅是在房產的保有環節上徵稅,增大其持房成本,未來持有大量房產者將會把房產拿到市場上來變現,這無疑也會對房價產生深遠的影響。

開發商感嘆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將迎來白銀時代。而專家們說,炒房暴富的時代已經結束。過去買房可以對抗通脹,未來投機性購房,可能會面對財富損失。未來中國的房價將實現軟著陸,房價漲跌將由當地居民收入說了算,逐步迴歸居住屬性。暴利時代是結束了,但是卻迎來了“房住不炒”的可持續發展時代。


不執著財經


一說房價,大家心裡打鼓,我說漲,我住在珠海,珠海市區的肯定是。

別的地方,可以說,大體上是西北的,北方的,規劃差的,環境差的,三四線的都會普遍跌。人口的大遷移註定以這次放開落戶為落腳點。

冷熱不均的房地產,將進一步加劇各地的不平衡。包括城市格局經過這輪完了,將重新塑造。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放開落戶政策後,這一輪造城運動之後將結束,實體經濟將更加艱難。但是沒有辦法,扶助實體經濟要減稅,要培育,要等長時間的放水養魚。

可是,國家機器太大,用錢的地方太多,吃皇糧的太多。這個是國情,也是沒有辦法。總有人要做出犧牲。

所以,該漲的好城市,好地段,還是會漲。落後的地方,沒有就業機會的地方一定會降。

那麼,四線三線以下的,都會下降。那些高價買了房的接盤俠,國家要感謝你為土地財政,為政府發了工資,解決了當前發工資的難題。

高歌猛進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做好本職工作,安全過冬,有很多事情要做。最好的辦法一定是收縮防線,不能有太大的步子。並調整一下心態,活過來,熬下去,才是出路


江永多傑袁燦


認可,爆炒的週期終究是會過去的,每個產業都是有自己的黃金週期,蕭條期,過渡期和迴歸期!而房地產走過了20多年閉著眼睛買買買,然後躺著賺賺賺的時代,畢竟進入一個分化,甚至一個結束爆炒的時代,這是趨勢!

而從其他的數據,環境,人們的心態來看,靠炒房暴富的時代確實已經結束。


第一,環境來看!20年前你讓大家賣房賺錢,大家都會告訴你,房子我有,多了有啥用?10年前,你問周圍的人買房靠譜不,大家會告訴你房子漲高了,會跌的;現在你去周圍問問,能不能買房,不用說,連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知道買房一定賺!那麼當大家都覺得買房靠譜的時候,當大家都去買房的時候,其實危機也就來了!

第二,從數據上來看,中國市場70%的資產是在房地產裡的,而只有30%左右的資產存在於金融市場!但是成熟的國際市場則是30%左右的資產是在房地產,其餘70%的資產在於金融市場。所以中國的現狀明顯是與國家背道而馳的,那麼終究會有一個變化!

第三,銀行目前出現的最新數據顯示,放出的貸款有50%多還在流向房地產企業!但是未來的政策是嚴格遵循著一個“住房不炒”的策略,所以現在還在加大房地產的槓桿壓力,房價的泡沫,勢必會引發未來的清槓桿舉措!雖然說不可能出現大跌,但是控制房價大漲,讓時間的力量擠壓泡沫,降低槓桿是大概率的事!

第四,房地產市場會出現明顯的分化走勢!前幾年的全國房地產大漲已經透支了未來房價的空間,而對於三四線的城市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投資價值!而更多的是炒作和囤積!要知道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空置率達到了24%以上,而國際20%以上就代表著危險,30%以上代表著危機,所以未來的房地產會有一個明顯的分化趨勢!

第五,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但是出生率和結婚率卻在逐年降低!也就是說其實在過個5-10年,甚至20年,現在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其實根本不缺房子,一旦出現了房產稅,那麼那些過多的房產就會成為負擔!

第六,目前政策開放了許多大型城市的落戶標準,意味著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人口更會有一個聚集性!而三四線人口則是有所下降,勢必會對於房地產的分化出現影響!


所以綜合來看,未來的房地產可能發生一個分化行情,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拉長10-20年的週期來看還是具有相當高的投資價值,並且年回報率可能穩穩跑贏通脹!可是面對的問題是,限購!就是說有錢的沒資格買,有資格的沒錢買!

而二線的中心城市可能迎來一個投資的元年,給予人口紅利,落地政策之後一個緩步上漲的趨勢!也是未來幾十年裡可能會加強發展的區域,畢竟緊靠一線城市,而又獨享著遠低於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買房壓力,所以有一定的空間!

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不僅沒有投資價值,更沒有炒作價值,僅僅滿足的是一個剛需,所以對於三四線的房產不易囤積太多,更不應該去炒作,投資!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一二線不會掉小幅度會漲,三四線漲價掉價不會有大的起落,中國要城鎮化的,現在中國城鎮化只有百分之56,所以還要繼續城鎮化,因為以後人口會越來越少,中國不缺勞動力現在能在農村踏實種地的基本都是55歲以上的,年輕人農忙的時候能回來幫忙就很好了,美國的城鎮化有百分之80,要想國富民強必須城鎮化,所以三四線的去一二線,農村的去三四線,現在的好多地方農村基本空了,考大學基本不是難事,能上大學的基本都在城市生活了,出來打工做生意的,也是盡最大能力就在城市,為了孩子咬牙堅持,但是也不排除雲貴川好多留守兒童,老人在家裡夫妻出來打工或者老婆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所以現在或者以前在一二線買房子的,壓力只有房貸跟孩子的學習了,父母可以接過來,或者能夠自己生活自理的也不願意到城裡生活,我是農村的,每年都回家收莊稼,我說的這些也是看的一個數據對比而已,個人觀點不喜就噴。





我愛孫皓月


房價的漲幅是一個民生問題,民生是什麼?民生最本質的就是如何滿足老百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房子都知道空置率很高,這是為什麼?因為是地段配置,比如說北漂一族喊苦喊冤說北京房價高,買不上房子,大家感覺這個人很苦,其實不然,他老家可能有好幾套農村別墅呢!再舉個例子,城裡普通老百姓市內有一套房子,但是兒子要結婚需要置辦一套婚房,但是同地腳的房價太高,又買不起,怎麼辦?大部分這類人選擇觀望,或者出現在網絡發洩不滿,說房價太高不合理。你說他本可以租房,他不幹,去郊區買,他嫌遠。重點來了!這兩個例子決定了房價真正的未來走勢,第一,房屋空置率有是必然,但是無法和人們需求的房屋相提並論,也就是說一二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鎮,配套稍微好一點的房產與人口需求比例非常巨大,可謂供小於求!第二,城市人口寧願慘烈的在本地與外來精英掙個你死我活,也不會捨棄去周邊發展和買房,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固執!說了這麼多,總結一句話,不論你觀望也好貸款買了房也好,其實人的心理都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家,人只要有想法就必然促進一個行業的發展,因為你出手的那一刻房價就會上漲,區別在於有的地方會跌一跌再漲,有的地方一直漲下去。朋友什麼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哈哈哈😄


笑青島人666


炒房暴富的時代確實已經結束。

我們很多人被過去幾十年房價的暴漲,迷住了眼睛。過去那一個特定的年代,房價暴漲是無法複製的。

其實,過去我們的房子價格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時代。原先的福利分房,到後來的商品房交易。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住房條件,獲得了極大的改善。

人人都說從0~1最難,因為這屬於無中生有。實際上從一窮二白的時代,到現在進入小康的時代,我們確實經歷了滄桑鉅變。

房子可能有原先的幾百元一平米漲到幾千元甚至幾萬元一平米。但是,絕對不可能,房價再漲到幾十萬一平米了。因為社會負擔不起。

其實房價的增長,跟我們人均收入的增長非常像。1990年青島市的社平工資只有200元,2017年達到了5309元,增長了26倍。房價也是差不多。

實行商品房交易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1998年,青島市的社會平均工資達到了627元,比1990年翻了三倍。當時由於是政府福利分房,人們收入增加後對住房的要求也是希望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實行商品房交易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現在房價的從1~10已經不可能實現。比如北京市平均房價高達5~6萬元,核心區房價已經超過了10萬元以上。房價增長的紅利已經消失,沒有多少人能夠在承擔得起翻10倍之後的房價。

大家的工資收入,實際上差距是慢慢拉開的。北京市2018年公佈的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增長9.8%。而北京市最低工資水平是2120元,僅僅增長6%。

大家未來的工資收入還會翻10倍20倍嗎?真的很懸。我國已經有高速發展階段,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GDP增長速度在逐年回落,2019年預期目標是6~6.5%。產出增加速度變緩,工資增長速度也不會太高根本無法繼續過去,雙位數的工資增長速度。因此,對房價的支撐能力有限。

另外,大家收入變高更多的是想改善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太注重房子的需求而更注重生活質量。像外出打工者的老一輩,打工一輩子就為回家蓋房子,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年輕人更加註重實際,華而不實的房子對他們的吸引力真的欠缺。過去被我們譽為剛需的丈母孃住房要求,漸漸也被新時代年輕人拋到一邊。給孩子500萬,絕對比在北京買一套500萬的房子受歡迎。

隨著老齡化的逐漸加劇,再加上房屋的不斷建設,房子空置程度會越來越高。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相信?未來500萬的房子會再次變成5000萬呢?

有人老說,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有投資價值,但是它們的升值空間在哪裡呢?500萬存銀行一年都至少給30萬到40萬的利益,用來買房子能夠兌換的房租和房子升值空間能有這麼大嗎?即使有,相應的優勢也會小得多,絕對不會出現過去,一兩年房子翻番的情況。

因此,隨著房子價格的越來越高,它們的升值潛力也會越來越小,而且隨著不確定的房地產稅的逐漸落地,房產投資方面真的沒有太多盈利的空間了。

所以,專家這次說的:炒房暴富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正確的。


暖心人社


房地產超額持有使用稅,不是全民稅,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徵收,全國統一免稅標準,如超人均套內面積60平以上部分開始徵收。農村的宅基地免徵。可分步實施,稅率可以有差別,按當年市場價評估,一線城市先實施,高稅率;第二步二線城市實施,中稅率;第三步三線城市實施,中低稅率;第四步四五線城市實施,低稅率。中心區實施高稅率,近郊中稅率,遠郊低稅率。城市中80%的家庭應該是免稅範圍。這樣享受優質資源的一二線城市和中心區的富人房價高,稅率也高。中小城市和郊區的房價低稅率也低。房地產超額持有使用稅的作用和目的,一是調節貧富差距,二是調節和引導各級城市人口數量,三是稅收可用於政府提供更好的保障房。


hn71


小孩九年教育解決鬼去買房子,一年一萬多前六年九萬,,後三年六萬,,夠一套房子首付了,,幼兒園貴點可以接受畢竟是小孩要照顧,小學你要是一期一千塊我死都不會買房子,,,,國家把這個方面問題解決房價不可能上漲,,只是國家說一套做一套而已,表面說調控房價,,實質上比一年調的比一年貴,。。一套一百萬的房子中介拿了10%

你去門市問一萬一個平方,,中介帶你去9500一個方,裡面多少水分大家懂得,反正我只是為了孩子讀書,,不然不會考慮城市生活,,現在省內一兩個小時哪裡不能到?我喜歡綠化環境,,


Whemeng


房價下跌己是事實。如果說之前還遮遮掩掩的話,現在己經明目張膽了。以四川達州為例,最高點時新房賣到9000一平,而現在己經回到一年前,處於七千到八千的區間。但必須要澄清的是,炒房並不是只有上漲的時候才有利潤。房價下跌時仍然可以。只不過將要面臨更大的風險罷了。對炒房者的門坎也更高。結束的只是傻子都賺錢的時代。從長遠來看,房子永遠都是重要的資產。無論時代怎麼變。因為土地資源永遠是最寶貴的資源。從投資的角度看,更多的要把握一個大勢。也就是說炒哪裡的房。這是個技術活。


達州房地產觀察


現在的房子,不是大庇天下寒士,而是給有經濟能力的人準備的,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目前很貴,但是還會持續5年以上,因為房地產是拉動經濟最快的,目前找不到替代產業。而且涉及面很廣,如農民工就業、鋼鐵、水泥、建材、金融、地方土地財政等諸多方面,所以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房價高必須正視。大幅上漲空間不大,下跌空間也不大,而且貨幣貶值太厲害了。今天的100萬10年後相當於200萬不止吧,怎麼降呢。唯一的矛盾是我們工資漲的不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