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纳雍半坡苗家人:通上自来水 卸下背水桶

纳雍半坡苗家人:通上自来水 卸下背水桶

宋咏鸿


纳雍半坡苗家人:通上自来水 卸下背水桶


走进维新镇半坡苗胞李明先家的小院,李明先要去泡茶,同行的苗族退休老干李正学制止了。李正学直接伸了水瓢到水龙头下接了半瓢自来水,一饮而尽。“又凉又爽,天然矿泉水,干净得很,直接喝没问题。”李正学喝罢夸赞说。

笔者跟着一看,一缸子水清冽透亮,蓝天白云连同笔者,都倒影在水缸里。

“真正的‘农夫’山泉。”李正学说。

“这股水是去年通的,咪咋梁子的水,真正的山泉,无污染。”

自通了自来水,李明先老伴背水的桶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了装包谷面的面缸。

背水,一直以来,都是半坡人心里的沉重话题。

半坡在高高的山腰上,缺少水源,寨子里唯一一口老水井早已枯竭,几十年来,半坡人吃水要到山脚下的沙沟去背。

天才放亮,人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山脚下的沙沟背水,路远,又窄又陡,背一趟水来回要一个多小时。每天清早背一趟水回家才上坡做活路,通常是半坡人的生活常态。

冬天,天冷,路滑,如果家里没有壮劳力,吃水都是个大问题。

水金贵,自然要省着用。除了爱美的姑娘小伙,其他人是能省则省,卫生状况自然好不了。半坡于是就成了“脏乱差”的乡村典型。

“以前,全家老小每天天一亮就要起来下山背水,一人一天背一桶,洗了脸的水舍不得倒,存着,晚上洗脚,洗了脚,又拿煮猪食。洗衣服要背到沙沟洗。水不方便,牲口又喂得多,卫生自然差。”李明先说。

2016年秋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落地维新。经过艰难的水源寻找、协调后,埋管道近3公里,远在阳光社区张家寨组杨法文家承包地里的一股山泉被引到坪子社区,解决了坪子社区金竹、包包、羊毛、半坡四个组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

半坡苗家用上自来水,告别背水的历史。有了水,半坡苗家的屋里干净了,院子整洁了,寨子美丽了。

“还是政府好,我背几十年的水了,现在不用背了。有了水,太阳大时,我天天冲洗院子,院子干净了,苍蝇少了,我没事就洗洗涮涮,到处整得干干净净的,上面来的干部经常到我家小院子里来坐。”李明先老伴高兴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