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話說滄州古城“襆頭城”城池形狀之由來

滄州古城“幞頭城”落成於明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由知府賈忠主持修建。城牆周長8裡,城高2丈5尺,闊3丈6尺,頂寬1丈5尺,面積不過一平方公里。因城池平面形狀類似男子戴的頭巾——幞頭,故俗稱“幞頭城”。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幞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

古城有5門,分別是:南門,後稱“阜民門”,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解放路交叉口一帶;北門,後稱“拱極門”,位置在今清池大道和維明路交叉口一帶;東門,後稱“鎮海門”,位於今建設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一帶;西門,後稱“望瀛門”,位於今新華路與水月寺大街交叉口一帶;西南門,後稱“迎薰門”(俗稱小南門),位於原第一百貨商場西側小路口一帶。日軍侵滄後,又在東城牆炸出一個新東門以便於火車運輸物資,這個門位於今荷花池東側建設大街和新華路交叉口一帶。

當時的城內外建築以廟宇、牌坊、亭、臺、樓、閣為主,是華北平原著名的繁華都會。清人劉夢《述滄州詩》中這樣描繪滄城時景:“膏腴負四郭,男耕女織作……城中羅冠蓋,錦堂連畫閣……市上爭美酒,門前垂茂柳。公子尚幽清,人人好詩友。”如今,我們只能從詩句中領略這番市井風情了。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滄州城沙盤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滄州城示意圖(文廟在城外小南門南側)

话说沧州古城“幞头城”城池形状之由来

明清滄州城沙盤【文廟在城外迎薰門(小南門)南側】

那麼,為什麼滄州城池不建成方方正正,而建成“幞頭”形狀呢?那要先從文廟說起。

廟學,即官方舉辦的官學,多設於當地文廟(當地學官、教授駐地,廟內辦學)。滄州廟學之興,文字記載始於明。“孔子廟在治城外西南隅,始建者無可考。明初創修,規制漸備。由明而清,歷代均有增修”(《滄縣誌·廟學》)。

文廟先於滄州城建立,只是當時非常簡陋。時逢監察御史至滄州視察廟學,批評說:“是顧非所急務耶?”簡陋的文廟讓知州上官儀臉面無光,地方官吏們也都慌了神,“欣然聚財鳩工,撤其舊而新之”,時在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

令人意外驚喜的是“經始之日,又發地得銅錢逾數萬文,足以助其役之費。”文廟重修開工第一天意外發掘出數萬銅錢,使本已十分充裕的資金大大豐富,大大提高了文廟的規格和質量,這就是歷史基本完整留給我們的現在的滄州文廟,比滄州城創建早19年。至清末經過13次重修、增修,格局基本沒變。

但文廟這次超標、完美的重修才僅僅過去十九年,就迎來滄州城的創建,且成為滄州城施工的一個難題。

按當時滄州城的設計,由於工程場地西有運河,東面是大水坑,如果取其方正,就要把文廟圈進城裡西南角;如果把文廟甩在城外,就要縮小城圈或者讓城西南角凹陷進來。主持創建滄州城的知州賈忠選擇了後者。當然還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拆除文廟,另在城外找合適的地段重建。但剛完工的文廟太完美、太輝煌了,誰忍心拆除呢?可能會有人質疑:把文廟圈在城裡不就保持州城的方正、規範了嗎?但是不行。當時有一種約定俗成的觀念:凡沒有出過狀元的州、縣,文廟不能建在城裡。於是本應方方正正的州城只好選擇捨棄西南角這樣一個不規則的形狀施工,於是南城牆就有了“幞頭灣”這個地名,滄州域因缺了西南角就有了“幞頭城”的叫法。

(摘自滄州運河區政協《魅力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