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碰瓷”大牌、屢涉侵權的名創優品,憑藉與火爆網絡的故宮博物院以及外國經典IP迪士尼、Hello Kitty等的合作快速崛起,迅速瓜分市場。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據彭博社報道,名創優品的 IPO 融資規模約 10 億美元,該公司正在邀請銀行介入,上市地點可能會選在香港或美國,但時間表還未確定。名創優品回應稱公司去年 1 月 15 日就已啟動 IPO,目前正穩步推進中。

早在2018年9月,名創優品就獲得了騰訊和高瓴資本的10億元戰略投資,此舉被外界視為公司衝刺IPO的準備。

快速擴張打造“百國千億萬店”計劃

名創優品的創始人是曾經開遍大街小巷的小飾品店“哎呀呀”的創始人葉國富。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2013年葉國富在日本旅行時,發現有許多百元店,商品在中國生產,仍能賣到低廉價格。他找到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對方負責設計和日本公司運營,葉國富則負責供應鏈整合和中國公司運營。

2013年11月,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花都建設路開業。

2015年,名創優品全國開店達1300家。

2017年,名創優品全國開店2000家。

2018年,名創優品在全球79地開店3500家,營業額突破170億元。根據《胡潤富豪排行榜》,葉國富以100億元身家排全球第1693位,也是湖北省最年輕的胡潤榜上富豪。

6年全球開店3500家, 一個杯子年賺一千萬,一支眉筆一年能賣一億支,年銷售額超170億,把十元店開到了非洲。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名創優品還有個“百國千億萬店”的計劃,它明確計劃在2022年前進駐100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收達到1000億元,全球門店達到1萬家。

靠抄襲上位的“日本設計師品牌”

國產牌子用英文和中文LOGO都很正常,名創優品卻加了個片假名進去。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你看這個名創優品,它是不是像極了優衣庫?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你看這個店面裝修和設計,它是不是像極了無印良品?

在名創優品你還能看到各個大牌化妝品的影子: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因無印良品、優衣庫在中國市場都很有認可度,名創優品很明顯借了這兩個日本品牌的光,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形成了巨大的客流量。

名創優品是實體零售業關店潮下逆勢增長的異類,憑藉優異的市場表現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其“抄襲”、“山寨”的烙印一直揮之不去。

一個不被大眾看好的抄襲主義者,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家世界連鎖的零售店了。

“物美價廉”這四個字被名創優品發揮到了極致,低廉的價格和新鮮的設計,讓名創優品成為線下零售的優勢,就這麼一個經過精美包裝的店鋪,把“薄利多銷”完美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不止於“物美價廉”

10元錢的香水噴霧、5元錢的指甲油,超低的價格,買到大牌的顏值,是大部分人選擇名創優品的原因。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一般的傳統零售行業毛利在35%以上,而名創優品的毛利僅僅只有8%的毛利。10塊錢的產品,名創優品只賺了8毛錢。

三倍以上的價格差距就能對用戶造成心理上的衝擊力。

這個價位競爭小,如果產品還有一點點格調,能起到很好的用戶的留存效果。而且名創優品會與一些知名的優質供應商合作,在產品質量上會比其他同類門店更具優勢。

名創優品不是單靠價低取勝,10元店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賣10元。名創優品賺的是“流量”而非低價。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十元店只是個吸引顧客到店的噱頭,也就是引流品,只要顧客到店買了其他區域的商品,它才算真正的賺到錢。

名創優品低成本、低利潤、低定價極大力度地抬高了其市場佔有率,它的供應鏈體系對於整個企業的銷售過程而言起到核心作用。

消費降級實體連鎖之路

和以往的“十元店”不同,名創優品走的路線是消費降級實體連鎖之路,它並沒有將店鋪開在人流量大的火車站、汽車站附近,或者將店鋪設置在低端社區、學校周圍這樣消費能力較落後的地區,而是選擇將店鋪全部開在了人流大的繁華地段。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這一“部署”讓這些門店實現了賺錢以及品牌營銷兩條腿走路,在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中,也能常常看到名創優品與世界知名快消店“做鄰居”的景象。

與此同時,名創優品還一心改變給消費者留下的“十元店”印象。

和故宮聯名開發多個品類的產品,還獲得了漫威一百多個國家的官方IP授權,形象逐步高大上,價格依舊具有“高性價比”,這樣另闢蹊徑很快就讓名創優品積攢了較高的人氣。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名創優品主打模式是“代理+加盟”,這種模式可以在迅速佔領線下渠道的同時,還不佔用過多的資金流。

據天眼查數據,名創優品經營方(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涉及68起法律訴訟,包括涉及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20個、侵害商標權糾紛4個、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19個。曼秀雷敦、樂扣樂扣都曾起訴名創優品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

對此,葉國富的回應是:“你知道特朗普的女兒怎麼回應山寨嗎?在設計界,從來只是互相借鑑,沒有模仿。”

名創優品在很短的時間裡創造了零售業的奇蹟,取得了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上的成功。

市場下沉將拼多多送去了美國上市,被稱為“線下拼多多”的名創優品也要衝擊IPO。這個故事會有什麼樣的結局,還取決於名創優品能不能快速地更新換代,走出“抄襲”的怪圈。

畢竟,在消費升級後,中國的消費者會在品牌、品質和價格之中找到更好的選擇,而在未來隨著電商業發展的加劇,消費者對於線下購買的需求會更傾向於體驗和生活方式。

靠“抄襲”發家爭議不斷,它年銷售超170億逆襲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