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京有我國唯一保留明長城原貌的地方,堪稱萬里長城最為陡峭之地


始於春秋戰國,持續至明代。長城,這道綿延了兩千餘年的城牆,見證過太多的故事和傳奇——專權皇帝追求戎馬江山,將士浴血奮戰馬革裹屍,長城內外百姓民不聊生……漫長的流年歲月中,長城像一部史詩,戰爭與和平便是它的註腳。

歷數各個朝代,明朝是長城修築時間最長,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朝代。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經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近萬里,因此被稱為萬里長城。北京境內的長城,八達嶺、嘉峪關、慕田峪都赫赫有名,但唯一保留了明長城原貌的卻是位於密雲區北部古北口鎮的司馬臺長城。

司馬臺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後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譚綸加固,形成現在的規模。司馬臺長城依險峻山勢而築,以奇、特、險著稱於世。英國《泰晤士報》贊之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對其也不吝讚美之詞:“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臺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


司馬臺長城全長5.4公里,有敵樓35座。這裡的牆體變化起伏很大,懸崖峭壁處需手腳並用,坦蕩平緩處卻可城牆跑馬。城牆和敵樓座座相連,形式多樣迥異,給人堅實無比的感覺,在萬里長城中極為罕見。

腳下的臺階並不平整,風吹雨打的痕跡依稀可見。破損、斑駁,每一級臺階都記錄著戰火紛飛與硝煙瀰漫的歲月,而人們踩在這裡的每一個腳步似乎都有著歷史的故事。

藍天白雲下,古長城滄桑古樸,殘舊的牆壁無聲地訴說著當年的狼煙滾滾。金戈鐵馬已成過往,如今的長城早已變身為中國人一生要來過一次的旅遊勝地。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也是青磚疊壘的傳奇。

縱觀歷史,明朝是修築長城時間最長的朝代,也是中國開始閉關鎖國的朝代。總是有一種感覺,城牆的存在,是保護是守衛,卻也從側面代表了某種封閉和不自信。幾千年的歲月裡,真正具有震懾力和抵抗力的,從來都不是厚厚的城牆。

崇山峻嶺間,蜿蜒迂迴的長城如筆走龍蛇般書寫在河山之上,一座座城樓傲然屹立,為秋日的山巒平添了幾分壯懷激烈,觸發登臨其上的遊人的思古幽情。

“長城飛雪下,邊關地籟吟”。千百年來,長城內外,烽火硝煙,斑斑駁駁中,寫滿了榮耀與滄桑。夕陽中,連綿不斷的司馬臺長城更給人一種悲涼之美,彷彿千年一瞬。透過烽火臺望出去,蒼山莽莽,地勢險要。殘舊的長城在藍天白雲下,無言地記錄著過往。

天色漸暗,掩於暮色中的長城,如猛禽走獸般悄悄蟄伏在山巒上,充滿了未知和想象,吸引著人們去一探究竟。一輪明月下,遊人漫步於燈火蜿蜒的長城之上,群山在黑暗中帶著不由分說的神秘,跌跌撞撞闖進每個人心中。


燈光的裝扮讓巍峨滄桑的長城多了幾分柔情。不遠處,北京城內萬家燈火。每盞燈的背後都有一個家,這一城燈火彷彿是每個家的小幸福。當初駐守邊關的將士,可曾想見過千年之後的國家?沒有徵戰殺伐,無需城牆保衛,一切只是普通人的守護和付出,歲月卻從未如此安好。(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