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軍為何將陣亡士兵的屍體,火化帶回本土?


自古以來,每場戰役結束以後,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戰死沙場。如何處理陣亡軍人的屍體,一直是各國面臨的難題。如果這些遺體不及時處理的話,既會汙染環境,還會傳播疾病。那麼在二戰時期,日軍如何處理陣亡士兵的屍體呢?

在戰爭中,日軍一般採取火化、掩埋的方式處理屍體。由於日軍不是本土作戰,而東方講究落葉歸根。故而日軍處理屍體通常採用火化的方式,然後將陣亡者的骨灰帶回國內。如果陣亡人數較多,日軍只好採用挖坑掩埋的方式。

當然,日軍也吃過不少敗仗。這時候如何處理屍體,就不由他們做主,而是要看對手的處理方式。在抗日戰爭中,日軍因冒進而陷入薛嶽佈置的“天爐”陣法,結果遭到國軍精銳部隊的合圍。日軍彈盡糧絕,只好被迫撤退。

國軍在一名陣亡日軍的屍首旁發現一個麻袋,裡面居然裝的全是人的手指。原來日軍狼狽撤退,根本顧不上戰友的屍體,只好砍下其手指,拿回去火化再帶回本土。至於戰友的屍體,只好留在戰場上,等待國軍去處理了。

在海戰中,日軍處理士兵屍體方法更加簡單,直接扔進海中。事實上,戰場棄屍荒野的情況經常可以見到,但在日軍中較為少見。在蘇德戰場則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但那裡氣溫低,屍體往往都被冰凍,通常不會傳播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