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三臺:一條河“攔”住兩岸人“村道聯網”助鄉村振興

三臺有這樣一個村,這個村被一條河流分成了兩半,村子一邊有綿鹽路和綿西高速,一邊有245國道,但兩邊要進行互通卻需要繞著河流走半天。整個鄉村要振興,路不通是個大問題,好在現在村裡正在修一條村道聯網路。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龍居村位於三臺縣三元鎮東面,魏城河穿村而過,河道不寬,但卻給當地村民的出行帶來了麻煩。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龍居村周邊不缺“好路”,從地圖上來看,北面是綿鹽路和綿西高速,南面是245國道。然而,村民要想到達這些“好路”,要麼需要沿著這種無法過車的爛路走上幾公里,要麼就只能繞著走,出行成了困擾當地發展的難題。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魏城河把我們村分成了兩半,平時村民出行主要有兩個方向,去往三元鎮和忠孝鎮。之前,我們從三元鎮到忠孝鎮要經過(鹽亭)兩河鎮、毛公鄉,繞行20多公里,非常不方便。”三臺縣三元鎮龍居村村支部書記張永成說。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如今,這個難題即將解決。今年7月,三元鎮友愛村、龍居村村道聯網路建設工程開工。這條路長3.781公里,設計為雙向兩車道,起於245國道,橫跨魏城河,止於黃連埡綿鹽路口,將兩條主通道就近連起來。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近兩個月的施工,原本狹窄的村道已然變了樣,寬闊的路基初見雛形。挖掘機、壓路機等施工機械正有序作業,一派繁忙景象。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目前,我們施工方已經投入機械設備31輛,在四個作業點進行土石方開挖和路基填補。這段時間,我們完成的路基施工工程量約佔總工程量的30%,預計四個月內,就可以把整條路基填補完成。”施工現場負責人張強說。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據瞭解,這條聯網路的合同工期為一年,按照施工計劃,預計將於明年七月前建成通車。儘管道路仍在修建過程中,但當地村民已有了滿滿期待。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以前都是爛路,一下雨,我們都要穿筒靴才能走過去。現在好了,等這條路修完了,我們到綿陽也會近很多,坐車只要一個半小時。以前因為路不好,養的豬和種的玉米都賣不出去,以後肯定也好賣了。”三臺縣三元鎮龍居村村民李玉聯說。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當然,村道聯網的好處不僅是方便了村民,對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目前,三元鎮計劃借力當地較多的旅遊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旅遊文化產業。聯網路連接綿鹽路和國道,還將拉近當地與綿西高速的距離,形成通達的交通路網,這也勢必將為當地鄉村振興帶來助力。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這條路的建設可以大大改善縣域內的交通網絡。對於我們鎮來說,油菜花節、禹平故里都是文化亮點,聯網路會為外來遊客帶來極大方便,我們旅遊文化資源的推廣就有了基礎。”三臺縣三元鎮黨委副書記程鵬說。(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謝斌)

三台:一条河“拦”住两岸人“村道联网”助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