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鄭州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隋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隋文帝實行州、縣二級制,並將滎州改為鄭州,治成皋(今滎陽汜水)。自此,鄭州作為州一級行政區名稱,開始用於今鄭州地區。

開封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紀),鄭國君主鄭莊公在今祥符區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秦置大梁縣,漢置浚儀縣。後因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將啟封改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這一名稱的最早由來。

洛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戰國時,始有雒陽之名。洛河古時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為陽”,故名雒陽。此名既為地理區域名亦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時,五行學說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終始”進行推理,認為周得火德,秦代周,應為水德,因此改雒陽為洛陽。

平頂山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平頂山,時名鷹城,在西周時期為應國,因應國以鷹為圖騰,“應”“鷹”通假,故而又稱鷹城。而如今平頂山名字的由來,據《清一統志·汝州》載:“平頂山,在郟縣東南五十五里。接南陽府葉縣界。延袤十里。絕頂平垣,無峰巒,故名。”

安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安陽,時名寧新中,屬魏國。公元前257年,秦國攻克寧新中,但秦國國君認為寧新中既已有秦國,自不能沿用魏國時名。同時,與洛陽一般,因此地位於淇水之北,水北為陽,故改寧新中,名為安陽。

鶴壁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鶴壁一名最早見於《金史》,傳古有雙鶴棲於南山之峭壁,其山名鶴山,其村名鶴壁。金稱鶴壁鎮。

新鄉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新鄉古為汲縣的新中鄉,後於西漢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親改新中鄉為獲嘉縣。隋統一全國後,於開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劃汲縣、獲嘉縣兩縣組成一個新縣,取原“新中鄉”首尾二字為縣名,從而得名“新鄉”。

焦作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焦作名字的由來,主要有“煤業作坊”和“焦家作坊”兩種說法。但較受認可的,為“焦家作坊”一說。據明隆慶六年(1572年)呂澗寺中嘉藍殿碑記所載,該村古時曾住有焦姓,還在村裡開辦了打鐵作坊,“焦作”之名正是焦家作坊簡化而來。

濮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後因黃河氾濫淤沒)之北而得名。

許昌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許昌,古稱許,源於堯時。據《行唐縣誌》載:“為傳說‘唐堯訪賢’中的賢人許由的故里,因名”。到曹魏時期,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為“許昌”,從而得名。

漯河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將上口鎮更名為螺灣河鎮。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喬遷任郾城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遂改“螺”為“漯”。直到清末時,因此名筆畫太多不便於書寫,遂將漯灣河改為漯河,並沿用至今。

三門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開砥柱,在黃河中游這一段形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三門峽由此而得名。

商丘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商丘之名,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期,彼時,帝嚳(五帝之一)之子契(也就是閼伯),被帝堯封於商。契死後,葬於閼伯臺下,由於契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來。

周口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明代以前,據說有家姓周的兄弟三人在此擺渡,稱周家渡口。萬曆年間,由周家渡口簡稱周家口。乾隆年間,又稱周家口集和周家埠。清代,並有督糧水利通判駐此,因此又名周口鎮。

駐馬店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駐馬店,又稱驛城,古為交通要衝,因歷史上南來北往的信使、宦官,在此駐驛歇馬而得名。

南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南陽,古稱宛,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彼時,為楚國屬地,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始置南陽郡。關於南陽名字的由來,文獻記載較為明確,據《資治通鑑·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

信陽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信陽,春秋時期為申國,後被楚文王所滅。東漢時,設置義陽縣。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的名諱,改“義陽”為“信陽”。一方面,是因為這裡為“申國”故地的緣故,古文中,信與申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古代“信”與“義”意近,故而得名。

濟源市

中國各城市名字由來知多少(河南篇)

濟源,古稱原,是夏朝故都,卻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