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低保戶住進了新房 長沙縣7年改造農村危房10712戶

低保戶住進了新房 長沙縣7年改造農村危房10712戶

長沙縣安沙鎮貧困戶徐五元今年享受了危房改造,舊房被修繕一新,一家人都非常開心。圖為徐五元的公公婆婆準備給新房貼“福”字。盛磊攝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7日訊(通訊員 胡曉)11月26日,長沙縣安沙鎮鼎功橋村蘭橋組低保戶徐五元將“福”字貼上大門,後退幾步,仔細端詳了一會兒,眉頭逐漸舒展,笑容浮現在臉上。“沒想到一把年紀了,還能住新房。”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長沙縣自2013年起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累計投入3.378億元資金,完成了農村危房改造10712戶,實現了“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有保障。

徐五元之前所住房屋於2001年建設,因白蟻蛀蝕嚴重,加之年久失修,導致不少地方漏水、發黴。又因其丈夫過世,公公婆婆身體欠佳,女兒還在上學,無力承擔房屋修繕費用。

原本覺得後半生將與危房作伴的徐五元,對生活逐漸失去了信心。沒成想,事情在今年發生了轉機。7月,長沙縣住建局對“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房屋逐戶進行危險性鑑定,被鑑定為C、D級危房的對象納入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計劃。

徐五元的房屋被鑑定為C級危房,成為政策受益人之一。“一共花了3萬餘元,政府補貼了2萬元。”徐五元有了這筆補助後,對漏水的屋頂瓦面全部更換,給房頂天溝進行防漏水處理,對部分牆面進行加固、重新粉刷,門窗也進行了修繕。“剛好趕在氣溫下降前完成,再也不用怕漏雨、發黴了。一家人住在了改造後的新房,十分溫暖。”

修繕房屋只是徐五元改善生活的第一步。今年公公婆婆還種植了一畝多的南瓜,收入了5000多元;飼養了百餘隻雞鴨,也即將銷售。“有了政府的幫助,好日子看得見、摸得著。”對今後的生活,徐五元充滿信心。

“‘兩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最形象、最顯眼、最直觀,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因素。”長沙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中,該局按照“科學規劃、統籌發展,確保公正、經濟適用”的原則,聘請了第三方機構開展房屋質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改行動,逐戶對“4類重點對象”的房屋進行排查,實現了全覆蓋。

與此同時,長沙縣住建局還嚴格對象管理,率先全省執行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三級公示審批”程序,將不符合危改條件申報的對象予以排除,最大限度地把好危房對象審核關。在組織實施、竣工驗收環節,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保程序不少,秩序不亂、操作規範。

“補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制度,竣工驗收合格後由縣財政通過扶貧明白折(精準扶貧戶)、惠農一卡通賬戶直接撥付到戶,減少經手環節,減少人為干預,確保專款專用。”該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