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低保户住进了新房 长沙县7年改造农村危房10712户

低保户住进了新房 长沙县7年改造农村危房10712户

长沙县安沙镇贫困户徐五元今年享受了危房改造,旧房被修缮一新,一家人都非常开心。图为徐五元的公公婆婆准备给新房贴“福”字。盛磊摄

红网时刻长沙11月27日讯(通讯员 胡晓)11月26日,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桥村兰桥组低保户徐五元将“福”字贴上大门,后退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眉头逐渐舒展,笑容浮现在脸上。“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住新房。”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长沙县自2013年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累计投入3.378亿元资金,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10712户,实现了“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

徐五元之前所住房屋于2001年建设,因白蚁蛀蚀严重,加之年久失修,导致不少地方漏水、发霉。又因其丈夫过世,公公婆婆身体欠佳,女儿还在上学,无力承担房屋修缮费用。

原本觉得后半生将与危房作伴的徐五元,对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没成想,事情在今年发生了转机。7月,长沙县住建局对“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房屋逐户进行危险性鉴定,被鉴定为C、D级危房的对象纳入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徐五元的房屋被鉴定为C级危房,成为政策受益人之一。“一共花了3万余元,政府补贴了2万元。”徐五元有了这笔补助后,对漏水的屋顶瓦面全部更换,给房顶天沟进行防漏水处理,对部分墙面进行加固、重新粉刷,门窗也进行了修缮。“刚好赶在气温下降前完成,再也不用怕漏雨、发霉了。一家人住在了改造后的新房,十分温暖。”

修缮房屋只是徐五元改善生活的第一步。今年公公婆婆还种植了一亩多的南瓜,收入了5000多元;饲养了百余只鸡鸭,也即将销售。“有了政府的帮助,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对今后的生活,徐五元充满信心。

“‘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最形象、最显眼、最直观,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因素。”长沙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该局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确保公正、经济适用”的原则,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开展房屋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改行动,逐户对“4类重点对象”的房屋进行排查,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长沙县住建局还严格对象管理,率先全省执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级公示审批”程序,将不符合危改条件申报的对象予以排除,最大限度地把好危房对象审核关。在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环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程序不少,秩序不乱、操作规范。

“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制度,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通过扶贫明白折(精准扶贫户)、惠农一卡通账户直接拨付到户,减少经手环节,减少人为干预,确保专款专用。”该负责人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