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岁月无情,拥有的都是侥幸,无常的才是人生。

今天凌晨,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中突然昏厥并紧急送医,不幸救治无效死亡。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现场粉丝爆料,他晕倒后,心肺复苏15分钟仍然没有心跳。

吴宣仪吓得说不出话,华少也变得语无伦次,黄景瑜一直很大声地喊:“医生呢?”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这个节目一般都是夜间录制,凌晨五六点才收工。

强度之大,毕雯珺跑吐过,范丞丞跑吐两次,李振宁直接被扛到救护车上吸氧,连运动员李小鹏都说很累。

有的艺人因为档期的原因,都是通宵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再好的身体素质,都经不住超负荷的折腾。

身体要垮掉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唯有仰天质问:怎么了?

正如茨威格所说: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李冰冰在一次专访中说:年纪渐长,突然身体变得不好了。

“容易累,没力气,不像以前那么能熬了。“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她出道20多年,敬业、拼命,早就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一年365天,恨不得360天都在外面工作。”

在《巨齿鲨》剧组,户外天寒地冻,拍水下戏,不用替身。休息时也在水下,一直到体力透支。

她想要尽快完成拍摄,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自信:白天再累,晚上睡一觉就能恢复过来。

直到2015年,她有次生病,嗓子发炎化脓,连续21天高烧不退,体温一度达到了41度。

没有好好休息就回到剧组拍戏,但她心里知道,身体已经有点吃不消了。

这次生病之后,她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个中年人了。

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她从没把失眠当回事,现在却觉得:“睡眠真的是就像加油站一样,你必须要加油。”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现在,她已经不敢“把自己逼得太紧”。

《巨齿鲨》邀请她担任女主,她第一个想到的是身体:“要泡在冰冷的海水里,我还撑得住吗?

我觉得此去肯定是,余生都得用来治病了。”

在采访中,她被问到:如果遇到20岁的自己,想说什么?

李冰冰半调侃半认真:“别太拼,身体是会弄坏的。”

多少人都是如此,年轻时,用身体换金钱,中年时,再用金钱换身体。

像一个轮回,身体欠下的债,早晚会找上门。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前几天,网易裁掉身患绝症的5年老员工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有人分析,网易HR在职工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可就算网易完全依法办事,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呢?

付出63万就算没有亏欠,再追加20万的慰问金就算仁至义尽。

拼死拼活地加班工作、熬坏身体,网易只要拿出83万就算仁至义尽,这就是一条人命的价格。

工作上,换了谁都一样,这颗螺丝钉不行了,还有下一颗顶上;

可是在家里,你这根顶梁柱一倒下,家就塌了。

如果失去了健康,孜孜不倦换来的一切都是泡影,倾尽所有铺垫的未来将永久缺席,所有的希望瞬间消失于虚无。

叔本华曾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成年人都在负重前行,肩上担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情,尚可挽救;有的一旦发生,就无法回头。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上“倍速模式”,忙碌成了生活常态,每天一睁眼开始,时间就不是自己的了。

上班族卖力地冲业绩,吃着各种不健康的外卖;不成文的加班文化,最忙的时候能连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人民日报曾经做过一份调查,从疲劳到猝死,仅仅6步:

轻度疲劳→身体发沉→筋疲力竭→身体有恙→疾病缠身→突发猝死。

废掉一个人,让他忙到透支生命,忙到没空感受生活就可以。

而顶级的自律,是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善待自己。

无论有多忙,保持健康,才是一生要面对的课题。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体检成了最艰难的考试。

还记得那个二胎爸爸严俊杰吗?他是襄阳日报的首席记者,原本事业顺利、家庭幸福,一次体检打乱了所有节奏:高压超过190,低压超过135。

“离死大概也就两三个步骤的距离。”

他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检查,血糖、血脂严重超标,各项指标都不好。

他说:我明明进医院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任何感觉。

医生说:这才可怕,你血管相当于抱了个定时炸弹。

可能咳嗽一下,血管就爆了。

万万没想到,他自以为健康、强壮的身体,早已经千疮百孔。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长期的工作压力已经导致了巨大的身体隐患;

在他不在意的时候,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已经吞噬了他的健康;

原来,不好好照顾自己,就是在走向死亡。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一个健康的小伙子何以在三天内就卧病在床?

其实身体早已发出呐喊、亮起红灯:

一年来,早上起床总是会头疼;半年来,晚上睡觉总是盗汗;最近三个月,体重不明不白降低了10斤。

他以为只是自己感冒、抵抗力下降,殊不知是糖尿病早已上身。

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好好照顾身体的人,拿健康赌明天,没有人能赢得起。

住院13天,他的身体指标才回归正常,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同时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样走。

他开始学习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重新联系健身教练,开始安排锻炼;

计算每顿饭的卡路里和升糖指数,自觉规避会引起麻烦的食物。

他说:“我不再那么拼命去工作挣钱。拥抱生活,善待身体,才有一切可能。

向死而生,不是活过来就好。

而是知道了死的可怕,才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活着。”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关于活着,死亡才是最好的教育。

曾经以为年轻就是资本,熬夜稀松平常,死神离自己很远很远。

但那些抽过的烟、偷过的懒、熬过的夜、生过的气,为了美丽受过的寒,因为放纵喝过的酒,迟早都会在身体上找回来。

长大后,我们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催促,追求车子、房子、票子,以为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人生行至一半才恍然发现,那些与身体健康、家人安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你以为挑起生活的重担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

高以翔猝死:再见王沥川,来世不要这么拼了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

前路漫漫,狼狈挫折或许无法摆脱,但照顾好身体,才能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

千万别让余生很长,败给了命运无常。

身体没病,心里没事,就是真正的自由。

健康地生活,健康地努力,时间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再有才华的人,最后拼的也是身体。

努力就好,无须拼命。

中国每几分钟就有1次心脏猝死事件,而抢救成功率不到1%。最初的4~6分钟是黄金时间,有效施行心脏复苏才能赢得宝贵抢救机会!

多学一点,关键时刻也许能救一条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