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高以翔猝死|幾乎所有的意外險不賠“意外”,你的保險你買對了嗎

#高以翔去世#

一、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

11月27日晚間,臺灣著名藝人高以翔參加浙江衛視某運動節目錄制時,突然發生心源性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僅僅35歲,正值壯年。

高以翔猝死|幾乎所有的意外險不賠“意外”,你的保險你買對了嗎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

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我可以窮到吃泡麵,但我依然要健康。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我身上肩負著對這個家庭的愛與責任!

願逝者安息,活著的家屬節哀。如果高以翔給自己購買了意外保險,那麼他的家人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賠付嗎?

二、80%以上的意外險種對猝死是不賠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猝死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者或者身體看起來健康者,因某種突發的自然疾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死亡即為猝死。

意外險中對於“意外”定義:一般是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這兩個定義相比較會發現,猝死屬於疾病性死亡,而不是意外身故,因此絕大部分的意外保險,都會規定猝死的免賠責任。不過市面上也有少量的意外險或者猝死險,可以對於猝死進行賠付,不過保費會略高於普通意外險。

三、你的保險買對了嗎?

保險非慈善,是要賺錢的!

保險非慈善,是要賺錢的!

保險非慈善,是要賺錢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保險本來是普通大眾規避重大風險如身故、重大疾病、財產損失等的一種保障工具,以風險管理為主。但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保險不僅具有管理風險的功能,還具有跨時間分配資源及投資理財等功能,雖然保險變得越來越複雜,但其本質脫離不了管理風險的商業功能。

高以翔猝死|幾乎所有的意外險不賠“意外”,你的保險你買對了嗎

咱們普通民眾買保險,還是買保障實在,因為咱們都沒有太大的抗風險的能力。當然,手裡餘錢較多的人完全可以考慮購買理財投資型保險的(這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之列)。

咱們普通民眾如何購買保險呢?

1、首先考慮意外險和補償型醫療險

保險是我們對於家庭的一份愛與責任,而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意外和重疾都是我們承受不起的,作為家庭的支柱,如果我們發生了重疾或者意外身故,將會給家庭多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優先防範。

高以翔猝死|幾乎所有的意外險不賠“意外”,你的保險你買對了嗎

保障型的保險很多,為什麼要優先考慮這兩種保險呢?

因為這兩類保險比較基礎,保費低但保額高,一旦發生,我們可以避免自己成為家人的拖累。

2、其次考慮重疾險

為什麼要考慮重疾險?假如小李家庭幸福、事業順遂,但有一天得了癌症,這可不僅僅是治療費、康復費、營養費等的問題,還意味著小李在未來的5年都沒有辦法工作,也就是失去了收入來源,那全家人的生活怎麼辦?再假如小李臥床幾年後離世,那房貸怎麼辦?車貸怎麼辦?父母的養老怎麼辦?

買保險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而且要考慮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哪怕是我們不在了,還要儘可能把所有可能的影響到你家庭生活質量的風險全部規避掉。而重疾險可以幫我做到這一點。

3、最後考慮財產險或者壽險什麼的

為什麼要考慮家財險或者車險呢?因為我們中國普通民眾大量的財產大都集中在房子、車子這些大件上了。一旦這些東西發生風險,就意味著我們的畢生的心血都要付之東流。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保險的方式建立一道防火牆,不要讓風險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