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導語:自秦始皇設三公九卿制以來,作為官僚組織集中體現的相權與統治階級皇權的矛盾衝突不斷,但隨著“家天下”思想的逐漸深入,皇權得到充分的鞏固與發展。至元朝時期行省制度的出現,相權被大幅的削弱,而明朝時期的“胡惟庸案”則正式宣佈皇權對相權的絕對勝利。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制度後,六部直屬皇帝,原有的相權整歸為皇權的一部分,從而實現皇權的絕對支配地位。相權的收歸同時意味著皇帝政務的飽和,原有的體制已無法滿足日常事務處理的要求。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制,設四閣大學士,以顧問的身份參與諮政,從而揭開了明朝內閣制度的序幕。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明朝集權制度

作為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漢族政權,明朝的中央集權制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其不接見臣下而能統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內閣作為皇權直接統治官僚組織的工具,對穩定明朝統治,保障國家機器的運轉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縱有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政局卻依然穩定。

皇帝的集權催生了內閣制度,但內閣與丞相同為皇帝與大臣聯繫的紐帶,雖無丞相之名,實有丞相之權,因此閣臣的權力必遭到第三方勢力的制衡。今天我們就以廠衛制度作為切入點,探索明朝內閣制度的跛腳發展。

一、明朝內閣制度的發展運行

1、內閣的誕生:皇帝的公務秘書及顧問

明初丞相制度的廢除,使皇權直接延伸到六部,但隨之如洪水般湧來的案牘紙片讓即使“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吃不消

相較於歷代王朝,明初政權動盪,外有北元勢力侵擾,內有割據勢力作亂,窮苦出身的朱元璋既沒有足夠的學識,亦沒有充沛的精力去平衡這一攤子爛事。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朱元璋畫像

雖學識不夠淵博,但見識足夠長遠。朱元璋在廢除沿用千年的丞相制度後,便遠見卓識般的為自己配備了加強版“秘書班子”,諸殿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的設立標誌著內閣雛形的形成,影響明清兩代幾百年的內閣制度初登歷史的舞臺。

2、內閣的發展:中流砥柱,最高決策機構

明宣宗時期,內閣已由基本的顧問班子蛻變為明朝的最高決策機構,並延伸出了相應的分支機構及政務流程。“票擬權”及“職位兼任”成為內閣大學士走向前臺的重要標誌。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 票擬權:《明史·職官志》“內閣大學士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票擬製度對內閣的重要性在於面呈皇帝定奪的奏章,都要提前由內閣學士批閱並附建議。因此內閣實際左右限制了皇帝的政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影子”丞相。
  • 職位兼任:明朝初期,內閣成員多為正五品官職,位卑權弱。至明仁宗時期,內閣學士多兼任三師三孤(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等職位,從而達到品階與權利的對等。

內閣職權的擴大,從嚴格意義上講造成了群臣依附大學士的現象發生,為明朝中晚期的黨爭埋下了隱患,繼而導致內部官員腐敗、民不聊生,外部倭寇肆虐、燒殺掠奪,嚴重動搖明朝的國本。

3、內閣的巔峰 :皇帝懶政,內閣上位

朱元璋的創始制度成為了明朝繼任皇帝“偷懶”的藉口

。嘉靖時期,皇帝迷戀術士,“閣老”嚴嵩藉機上位,把持朝政達二十年之久。萬曆初年,主少國疑,太后聽政,但礙於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我非輔,而乃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全權處理軍政大事,完全一副“攝政王”的姿態。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張居正影視像

張居正時期的內閣達到歷史巔峰狀態,國家機器的運轉完全依靠內閣,皇帝更像是“君主立憲制”下的名義國家元首。

內閣權力的集聚,使皇權遭到了一定的制約,但仍然無法與皇權直接對抗,如權勢熏天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死後慘遭抄家,近臣幾乎被處理。這得益於明朝以廠衛制度為代表的特務機關保障了皇權的權威性,下面我們就對廠衛制度對內閣制度的制約展開論述。

二、廠衛制度對內閣的“平衡制約”

“廠衛”是錦衣衛、西廠、東廠等特務機構的合稱。

  • 錦衣衛:錦衣衛最初為明太祖朱元璋的貼身侍衛機構拱衛司,後改製為儀鸞司,主要負責偵查官員和監視民間。其不經正規司法機構審判處決“犯人”的行為方式讓人聞風喪膽,也為後人所詬病。
  • 東廠:東廠為明成祖時期的東輯事廠,屬皇帝直接統轄,和錦衣衛同為特權監察機構,後歸親信宦官所領,導致明朝中後期宦官干政。
  • 西廠:西廠於明憲宗時期建立,屬宦官汪直統轄,西廠脫胎於錦衣衛和東廠,但權勢高於二者,可在不奏請的條件下肆意逮捕刑訊朝中大臣,因此遭反對廢除。

相對於內閣制度保障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正面作用,廠衛臭名昭著的刑訊手段,肆意審訊朝中重臣,使人不敢言不敢怒,由此廠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內閣的膨脹。

1、錦衣衛肆意妄為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錦衣衛

  • “縉猶在耶?”錦衣衛都指揮紀綱灌醉明成祖時內閣首輔解縉,將其活埋積雪中活活凍死。
  • “門達方用事,錦衣官校恣橫為劇患。賢累請禁止,帝召達誡諭之。達怙寵益驕,賢乘間復具陳達罪,帝復召戒達。達銜次骨,因袁彬獄陷賢,賢幾不免,語載達傳。”明憲宗時內閣首輔李賢彈劾錦衣衛指揮使門達弄權,遭其記恨,反被門達及其黨羽誣陷。

無論內閣制度形成之初,還是發展巔峰的張居正時期,錦衣衛肆意處置誣陷內閣成員的案件比比皆是。縱觀整個明朝,凡遭皇帝下獄的內閣成員幾乎皆入錦衣衛詔獄遭受非人的折磨。史書記載,入詔獄者,生不如死。錦衣衛作為皇帝直屬特務機構,對整個明朝官僚組織起到了威懾的作用,令內閣成員雖大權在握,但不敢逾制半分。

“罪行累累,鉗制相權。”身在陰暗處的錦衣衛作為皇帝猜忌意志的執行者,在一定程度上為皇帝破解了“刑不上大夫”的歷史難題。自古仁君皆不嚴懲人臣,但是錦衣衛作為獨立的執行機構,保全了君王道義上的名聲,同時也對內閣成員起到了“殺雞儆猴”的警示作用。

2、東廠分庭抗禮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東廠

  • 振詈曰:“爾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豈可輕進?”振終不從。土木堡之變前,內閣首輔曹鼐曾力薦明英宗,但遭東廠廠公王振訓斥,最終導致全軍覆滅,英宗被俘,曹鼐慘死的局面發生。
  • “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專。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著回籍閒住,不許停留!”司禮監太監兼東廠廠公馮保與張居正合謀扳倒前內閣首輔高拱。
  • 廷杖:東廠廠公劉瑾午門杖死大臣20多個。

東廠廠公多為皇帝親信宦官司禮監掌印太監或秉筆太監兼任,如王振、馮保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為秉筆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掌有“批紅”的權力,司禮監掌印太監則掌管“批紅”的審核蓋章,二者的存在有效的制約了內閣批閱奏章的權力。

被縱容與挾制的相權:從廠衛制度淺析明代內閣的跛腳發展

司禮監

作為特務機構的東廠在職權上高於錦衣衛,因此明朝主要時期,錦衣衛多由東廠管轄,所以東廠與錦衣衛如出一轍的害人無數,令大臣極其畏懼其權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內閣制度隨著明朝帝王的“懈怠政務”逐漸發展壯大,但在得益於皇帝依賴的同時,其主要制約對手廠衛機構也在皇帝的寵信下變得驕縱蠻橫,二者相互牽制,相互制約,處於天平中間的皇帝更重要的是起到平衡的作用,扶持打壓崛起的一派,讓二者幾乎處於勢均力敵的尷尬境地。

作為宦官集團的東廠與文臣集團的內閣的博弈其實是內廷與外廷相互制衡的結果,因此圖有丞相之權的內閣卻牢牢的被廠衛制度所鉗制,致使其根本沒有機會撼動皇權的地位,但是二者的內耗也導致了腐敗與不法行為的發生。

個人所見,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