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祕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譁——”掌聲響起,座無虛席。

這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剛剛落幕了第三場。線下,高校師生聽得意猶未盡;線上,“政法大咖的超級網課”令眾多網友翹首以盼。

這是個什麼講堂?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2017年5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這是習近平同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志座談。)

這是中央政法委提出並會同教育部、中央政法各單位創辦的課堂。第一批共有16站,站站都是全國知名法學院校。第一批授課人員,是40多名中央和省兩級政法機關省部級領導幹部。換句話說,全是“政法大咖”。

大講堂的出現,踐行斯言,恰逢其時。

“創辦大講堂,是政法戰線具有創新意義的新事,是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的要事,是助推法學院校教育改革的實事。”10月9日,中央政法委陳一新秘書長,主持召開動員部署會,會上他這樣表示。

“辦成精品,辦出精彩。”這是陳一新,對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所提的期待。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9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工作動員部署會在中央政法委召開。圖為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作重要講話。)

期待沒有被辜負。一個月內,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大幕頻開,全程驚豔,場場叫座。

“精品”與“精彩”的背後,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努力?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為您獨家揭秘背後的故事與花絮——

01、評審會“真刀真槍”給出“真意見”

第一場還未開始,評審準備工作已緊鑼密鼓。

10月13日,週日。中央政法委機關主樓,屋外雨後微涼,屋內討論正酣。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3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在中央政法委舉行。圖為評審組成員在發表意見。 攝影:葉雨蒙)

“這篇內容全面、文字翔實、例子精準,就是不夠口語化,能不能讓語言樸素一些,更有感染力?”

“講稿有很高的權威性和思想性,但有些‘報告語言’,太四平八穩了。”

“這篇講稿裡很多行話、很多術語,擔心學生們聽不懂。寧願講得少一些,也要講得透一些。”

“既然是給法學生講嘛,講稿中能不能增加一塊,就是當前的司法實務對法治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對學生們的職業規劃也有幫助。”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3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在中央政法委舉行。圖為評審組成員在發表意見。 攝影:葉雨蒙)

討論從下午3點開始,持續了三個半小時。臨近結束,天已擦黑。

這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10位中央有關部委成員、5位專家學者擔任首批“評審小組成員”,講稿起草組代表,在後排就座。

每篇講稿“不署名”,供評審組“盲打分”,用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評審小組組長、評審會主持人雷東生的話說,就是要“說真話,聽真意見”!

一個值得一提的小花絮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的講稿,也在被評審之列。那一天,他“匿名出席”,“隱身”聽取真意見。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3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在中央政法委舉行。圖為評審組成員在審閱講稿。 攝影:葉雨蒙)

評審,並不是提提意見那麼簡單,背後大有講究。

“什麼是合格的講稿?至少要符合‘五性’標準:即政治性、實踐性、專業性、規範性和公開性。”雷東生表示,“每篇講稿要緊緊圍繞政法工作和法治中國建設新探索新成效,引導廣大師生從中國國情出發,根本目標是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

評審,絕不是走過場,真有不過審的情況。

比如,有一篇講稿就因為太像“論文”,缺乏必要的實務特色,不符合“五性”標準,而被評審小組“一致拿下”。

評審,也不是“審過萬事吉”,每一篇通過的講稿,都需要根據評審組意見,打磨、打磨再打磨。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3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在中央政法委舉行。左二為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雷東生在帶領評審小組成員審閱講稿。 攝影:葉雨蒙)

評審時,15位評選小組成員,對每篇講稿,會一一發表意見。然後,雷東生都會給出一個“乾貨值”極高的總結:

比如,一篇講稿介紹新時代中國司法行政制度改革與發展。雷東生概括其修改思路:“壓縮篇幅,以突出重點,可以圍繞中國特色增加事例案例;一般性的介紹少一些,活潑的、生動的多一些。”

比如,一篇講稿聚焦中國司法體制改革的路徑、重點與難點。雷東生概括其修改思路:“一是解決重複性問題,二是講點背後的故事,三是不要‘面面俱到’。”

比如,一篇講稿探討天理、國法與人情的關係。雷東生概括其修改思路:“講稿的實踐性、理論性、專業性結合得好,以案說法、引人入勝,語言風格靈活生動。建議脈絡再清晰一些,結論可以開門見山,個別案例可以再斟酌。”

......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3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一批講稿評審會,在中央政法委舉行。圖為來自高校、教育部的評審組成員在發表意見。 攝影:葉雨蒙)

一系列看似“苛嚴”的把關,是為了實現更高意義上的傳播效果——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絕不僅僅是給高校師生的大講堂,更是給全國14億人的普法課。

02、試講,為課堂效果“排雷”“增色”

審稿、修改、再審、再改,一切都有時間表。

講課前10天提交二審,評審會議前2天送審,2天以內修改提交——這是大講堂組委會領導下的評審小組,落在書面上的“時限”。一步一步,嚴謹、嚴格而高效。

但講稿最終確定,只是“萬里征程”的一小步。

接下來,等待很多省部級政法系統領導的環節是——試講。

11月4日,下午3點,司法部大禮堂。

一場試講正在進行。來自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30餘名師生,成為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的“第一批聽眾”。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4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三場在司法部二層禮堂舉行試講。圖為主席臺上的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與主持人。 攝影:葉雨蒙)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4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三場在司法部二層禮堂舉行試講。圖為臺下來自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的負責同志和高校聽眾。 攝影:葉雨蒙)

“‘東方經驗’是什麼?‘東方之花’美在哪兒?讓我們來一起了解根植於中國傳統、被稱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人民調解制度。”臺上,左側,劉振宇聲音洪亮自信、抑揚頓挫。

臺下,聽眾們不時地聽,不斷地記錄。

“同學們覺得怎麼樣?”試講結束後,學生們紛紛發言、暢談感想。

“聽後很有收穫,但能不能多一些例子?最好把例子的具體地點說出來。”

“課堂一開始,氣氛稍微有點拘謹,能不能把1-2個例子提到前面?”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4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三場在司法部二層禮堂舉行試講。圖為試講結束後,司法部在向學生們徵集意見。 攝影:葉雨蒙)

樓下會議室,同樣的場景也在上演著。

“建議講課內容再做做‘加減法’,生動性不光是文字上,畫面也是感染力嘛!”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所長鬍增印,提出了中肯意見,“也建議留下10-15分鐘,供學生提問和討論,真正對學生們從事法律職業有幫助。”

條條建議,目標一致——為授課內容增色,為課堂效果添彩。

三天後,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第三場,正式在對外經貿大學拉開帷幕。現場座無虛席。

“以案說‘調’”,劉振宇真的先用了一個案例,開啟講授。也由此奠定了本場的主基調——“接地氣”。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7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為主講人。)

有趣的漫畫插圖、清晰的圖解圖示、真實的調解現場照片……調整後的PPT,生動活潑。配合著對一個個典型案例的細緻分析,讓經貿大學師生們大呼過癮。

提問互動環節,學生們也頻頻舉手。“希望有興趣的老師和同學,能夠加入人民調解員的隊伍!”最後,劉振宇還發出了誠摯邀請。

“好!”場下掌聲一片。

這不是第一場贏得“滿堂彩”的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的講課,已經“一炮打響”。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有現場聽課的學生評價:“字字珠璣。”

有通過微信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收看網課視頻的網友點評:“場場精彩,意猶未盡。”

也有網友留言“追問”:“大講堂什麼時候能來我們學校?”

一個可以透露的“福利”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將舉辦多期,全國各地的高校師生,都有機會現場聆聽政法大咖的精彩傳授。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更值得一提的是,組委會精心設計了“隨堂反饋”制度——

每位主講人在第一堂課講完後,都要隨堂收集意見建議,“助力”講課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

換句話說,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愈加精彩,愈發值得期待。

03、為備課,副國級大咖“自我加碼”

好評如潮的背後,另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中央政法委牽頭的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組委會,精心設計了一套《工作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備課制度——“備課”被細化為4點:

一,主講人牽頭研究起草講稿。二,根據講稿要點配備PPT。三,根據擬授課師生特點做好課堂設計。四,根據師生感興趣的問題做好準備。

這是底線要求,也是確保“堂堂精彩”的幕後支撐。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9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工作動員部署會在中央政法委召開。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講話中提到,要嚴格落實備課等各項制度,力求把大講堂辦成精品辦出精彩。)

備課制度怎麼“一一落地”?大講堂組委會會全程監督、指導、溝通。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景漢朝帶領辦公室工作人員,加強與教育部、政法各單位、法學院校和授課人員的溝通銜接,安排好教學任務。

而所有的主講人,也基本都會“自我加碼”。

10月18日,大講堂的“第一課”,放在北京大學。張軍作為主講人,開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

“重視”——得知大講堂要啟動的那天起,這兩個字,就生動詮釋了張軍的備課過程。

張軍的講稿,是親自寫的。手寫,後來,才一字一字謄在電腦裡。

“有感於目前高校法學院的日常教學中,有的動不動只談西方那一套,許多還只是一知半解,給學生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優越性’很有必要,也很緊迫。”最高檢有關同志透露,“因此,大講堂一動議,張檢就主動報名,要求上講臺。”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0月18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首場專題講座在北京大學開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擔任主講人。)

報名後,張軍一直在思考,一直在醞釀。“用了一個週末動筆,第一版講稿手寫了10頁紙。”這位同志說。

講稿經過中央政法委牽頭的評審小組匿名評審之後,張軍再次添加素材、反覆打磨,將原來的3部分改成了4部分。“前後至少有十來稿的改動。”

“即使如此,”這位同志表示,“講課那天,張檢也不會按照講稿一字一字地讀,有不少現場互動的東西。他說:‘要積極回應,同學們歡迎,自己則要有這個自信。’”

18日,首場政法實務大講堂隆重開講。在課後的互動環節,先後有五位法學本科、碩士、博士生向張軍提問,均得到坦率、正面、積極的回應。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在張軍講課現場,先後有五位北京大學的法學本科、碩士、博士生提問。)

看到學生們還意猶未盡,張軍向主持人建議:“再來一個嘛!”最後一個問題是有關司法解釋的,張軍詳細回應後說,“建議你的博士論文就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會給你提供支持!”

會場發出會心的笑聲。

首場大講堂開了個好頭,第二場在備課制度支撐下,同樣精彩紛呈。

11月6日,清華大學。藍色的光標閃動在熒屏之上,視頻、圖表、現場連線......科技感和未來感,在PPT中呼之欲出。“瓊瑤起訴於正案”“趙志紅案”“‘小豬佩奇’著作權跨國糾紛案”......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案件,被娓娓道來。

周強這場以《新時代中國法院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為題的講課,不時,被聽眾的掌聲所“打斷”。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2019年11月6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清華大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擔任主講人。)

這是全力以赴的結果,更是備課要求的詮釋。

組委會的備課制度中提到,要研究聽眾的特點、關注師生感興趣的問題。而“互動”二字,真真切切地貫穿了周強備課、講課的始終。

開講前半個月,一份低調又特殊的問卷,在一些法學學生的朋友圈中刷屏了。

“你對人民法院哪些方面的工作較為了解?”“以下刑事案件中,你對哪些案件較為關注?”“你最喜歡周院長此次講課採取哪種形式?”......

約2800份的結果反饋——有的答題者IP甚至在海外,都以不同方式融入了講稿之中。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互動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瞭解同學們的關注點,讓大家更感興趣、聽得更明白!”最高法有關負責同志透露,連問卷內容的設計,都有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實習生參與其中。

兩個多月的備課時間裡,從講稿的思路框架,到具體的措辭表述,周強親自確定內容。

特別是對評審小組的意見,周強要求逐條記錄、逐個研究、認真落實。而後,最高法又依據評審意見與問卷結果,對講稿進行了11次較大幅度的修改。

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揭秘大咖“備課”的臺前幕後

(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講課現場,600餘名清華大學師生在座聆聽。)

“司法解決糾紛的過程,本質上講就是尋找事實、尋找法律的過程......”開講現場,面對600多名師生,周強時而引用案例和數據,時而連線最高法信息中心、北京互聯網法院,時而展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審判執行中的應用場景,還不時拋出問題“考一考”大家。

課堂的氛圍,活躍又生動。

“幕後”的所有努力,是為了把最優質的內容展示到“臺前”。

“認識上有新高度”“授課上有新要求”“組織上有新舉措”,中央政法委提的硬槓槓,保證了每一個環節的凝心聚力。凝心聚力為了什麼?為了讓包括高校師生在內的14億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聽越“清醒”、越走越堅定。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