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說到相聲很多人會想到郭德綱,但是也有很多人懷念老一輩相聲藝人說的那種“原汁原味”的相聲。相聲在發展過程中確實有過輝煌,那時候的相聲基本是分為三大家族。以侯寶林為代表的侯派相聲,以常寶堃為代表的常家相聲,以馬三立為代表的馬家相聲。他們的相聲各有特色,有的擅長柳活,有的擅長單口,總之他們確實為中國傳統相聲做出了很大貢獻。那代的相聲人同甘共苦,十分團結,因為他們知道如今相聲局面來之不易,大家都會倍加珍惜。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我們都知道侯家和常家,就跟常寶華自己說的那樣,兩家世交,互相有恩。侯耀華剛出生其母沒奶水,侯耀華是喝常寶霖夫人的奶長大的。後來常寶霖常年在西北工作,逝世之後常寶霖夫人生活有些艱難,侯耀華去了蘭州對老人非常照顧,又給錢又給東西又給幫忙弄房子啥的,可以說非常孝順。當年常寶華在北京的時候,侯寶林侯家也是照顧有加,可以說他們有著深厚的友誼,這也是常寶華執意要收一個不會說相聲的侯耀華為徒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把大徒弟牛群“擼”了讓他當了大徒弟。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常家和馬家關係更不用說了,1951年21歲的常寶華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直接是師徒關係。1982年侯寶林到馬三立家做客,包餃子的時候說起這事,馬三立板著指頭數,全國壽字輩的就三人,遠在福建的陶湘九,馬志明壓根不認識。侯寶林一聽立刻攬過來說自己可以代拉馬志明當師弟,也就是成為朱闊泉的徒弟。由此可見他們三大家族那個年代是非常團結的。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但隨著老一輩相聲前輩紛紛離世,到了後輩這裡相聲說的是越來越差,江湖氣卻是越來越濃。侯派相聲後人中當屬馬季相聲成就最高,也是那個年代最有發言權的人物。但是坊間傳聞侯耀華和侯耀文並不待見這位爸爸的高徒,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說是因為傳言當年動亂年代馬季打了侯寶林,也有人說馬季作為接班人沒有扛起相聲這面大旗,讓相聲差點滅絕了。總之眾說紛紜,難分真假,只能一帶而過了。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自從侯耀文收了郭德綱為徒之後,相聲圈內的就跟炸了鍋似的,很多相聲同行百般阻撓。自從師父侯耀文去世以後,沒人再在相聲圈內“保護”郭德綱,他也乾脆和主流相聲界劃清了界限,但是來自各方面的“進攻”還是源源不斷。當年馬季看到了郭德綱的相聲天分,確實郭德綱把相聲帶火了,馬季親自給他題字,表示支持他的德雲社。但是就在寫字現場就有很多同行依然想阻止馬季給他題字,由此可見圈內的鬥爭還是很“激烈”的。後來侯耀文遺產問題、天津楊志剛師父問題,基本上把郭德綱從相聲圈內孤立出來了。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其實目前的相聲基本就分為郭德綱為代表的草根或者說體制外的商業相聲團體,還有就是體制內的相聲團體。他們之間的矛盾未見任何調和跡象,往往都會彼此攻擊。其實在他們的這些鬥爭中,只有天津的馬家沒有表態也沒有發聲,馬志明為例,他做事都是十分“低調”,從不摻和拉幫結派的事。馬志明從不發表針對任何一方的言論,對郭德綱的德雲社也很支持。他的做事風格可能深受父親影響,他知道作為相聲演員說好相聲就行了,沒必要也沒有精力去拉幫結派。所以說目前來看,你會發現,唯獨天津的馬志明相聲說的最好,功夫最到家,即使是郭德綱也是沒發比的。郭德綱的相聲看似紅火,那是互聯網時代捧紅了他,單純論功夫和馬志明差的遠。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相聲江湖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理紛爭只愛相聲

低調、平靜才是大智慧,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