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其主要表述的是各行各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你願意為之付出努力,最終都能夠出人頭地。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古代行業(泥瓦匠)

當然,除此之外這句話還隱含著另外一個信息,那便是這世間的行業有很多種(“三百六十行”只是一個代表多種行業的形容罷了)。不過,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如今許多古代的行業已經消亡(或是發生了演變)。但是,有這麼一個行業卻是歷經千年一直延續至今,這一行業便是“乞丐”。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乞丐形象

一說到乞丐,相信大家腦子裡的第一印象,一定會聯想到武俠小說中“丐幫”這個組織。然而,事實上真正的乞丐其生活往往都是非常的悽慘(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時期)。當然,如今那些打著弱勢群體乞討行騙的“假乞丐”除外。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丐幫”乞丐劇照

至於古代歷史上真實的乞丐,他們的社會地位可以說是非常之低。而至於他們行乞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譬如,有的人是因疾病纏身,有的人則是因為遇到了災難等等。總之,大都是一些被生活壓垮的可憐人。因此,他們才不得不放下尊嚴,依靠這種乞求別人憐憫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畫像

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名歷史人物,卻是一個被載入史冊的“千古奇丐”。雖然,他身份低微且大半身都在乞討。但是,其所作所為卻是十分的令人欽佩。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群眾辦學先驅者,亦是享譽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訓。

早年生活悽苦,少時遭人欺凌:

1838年12月5號(也就是道光十八年的農曆10月19號),武訓在山東堂邑縣(也就是現在的冠縣)柳林鎮的武家莊出生。然而,由於武訓的家境十分貧寒。因此,他出生後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因為他在家中排行第七的緣故,所以其名字也就自然叫做“武七”。至於武訓這個名字,則是後來清廷為了嘉獎其功績而賜給他的。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的童年可謂是非常的悽苦,他自7歲父親去世之後,因為家裡十分的貧苦,所以便只能以乞討為生。一直到武訓14歲的時候,他才去給別人當傭人,並以此來維持生計。然而,因其從小沒有上過學的緣故,即便是當了傭人的武訓也常常會遭到僱主的欺辱。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甚至,僱主因為他沒有文化,還曾拿假帳來騙他。並且,謊稱他3年來的傭人工錢早已全部結算付清。而武訓在與僱主爭辯討要工錢時,更是被汙衊“訛賴”,還捱了僱主的一頓毒打。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武訓為此氣得口吐白沫,不吃不喝大病了3日之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沒有文化的悲哀,於是為了讓更多的寒門子弟不再受人欺辱,他便有了“乞討興學”幫助寒門子弟的偉大願望!

半生乞討興學,聲名流芳百世:

自從武訓在心中立下“乞討興學”的宏願之後,他從20歲開始便再次當起了乞丐。就這樣長年累月都衣衫襤褸的武訓,身上一直都掛著個破布袋,並拿著銅勺四處開始乞討。其足跡更是遍佈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諸多省份。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直到武訓30歲時,常年省吃儉用的他已經是攢了大約200多吊錢。然而,這些錢還遠遠不夠他達成興辦義學的願望。於是,此後的數十年裡,武訓依舊是一路行乞。等到他48歲的時候,終於用乞討攢下的積蓄購置了230畝田產,並積攢下了3800多吊錢的財富。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到了50歲時,武訓更是花費了4000多吊錢,興辦了第一所義學院“崇賢義塾”。自此之後,他在52歲時又接著興辦了第二所。58歲又興辦了第三所義學“御史巷義塾”。毫不誇張地說,武訓先生的一生都在為興辦義學而努力。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除此之外,武訓一生都未曾娶妻生子。他的時間都用在祈求貧寒家庭送孩子去上學,以及親自跪請名師去其義學教書的事情上面。從出生便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武訓先生,對於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有著切身體會。而他的同情博愛之心,在當時確實也解救了無數貧寒子弟的命運。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傳》劇照

最終,武訓先生在達成興辦義學的宏願之後,於光緒二十二年去世(享年59歲)。而他的葬禮之上,更是聚集了無數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義學的師生們全都為他哀悼,四方的鄉親亦是紛紛為他落淚。

他20歲開始乞討,48歲攢了3800吊錢,卻因此事被寫入中國歷史

武訓畫像

武訓身為乞丐這樣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卻積攢了萬貫的家財來興辦義學。並且,讓無數窮苦的寒門子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這樣的功績在中國歷史之中,甚至是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存在。而武訓這個名字,也因此被永遠地載入了史冊。後世更是將他譽為“千古奇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