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四平篇

四平是吉林省第三大城市 ,地處松遼平原中部腹地,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是東北軍事重地,被譽為吉林省的“南大門”;是多民族聚居城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還是一座“英雄城”,解放戰爭中,“四戰四平”戰役名遐中外,四平被譽為“東方馬德里”,是紅色旅遊第26條線路的第1站。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旅遊景點

四平市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的南大門,東接長白山餘脈,西鄰內蒙古科爾沁草原。

四平山川鍾靈毓秀,長白山脈哈達嶺把幾座大山穿連起來,青山錯落不平,地勢複雜,雨量充沛,構成了特有的動植物生和繁衍的環境條件,森林覆蓋率為43.9%。天然景緻猶如人工園林,湖光山色是一條綠色彩帶。 四平是東北的軍事重鎮,在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四戰四平,名遐中外,被外國記者稱之為“東方馬德里”。當年,四平作為東北中部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其得失直接影響著東北乃至全國戰場。國共雙方先後調動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開四次大戰役,最後以我軍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況之慘烈,規模之宏大,為國內罕見。師長馬仁興及數以萬計解放戰士血灑四平,譜寫出一曲曲動人心魄的壯歌。因此又被淮為“英雄城”。

四平還有別具一格的火山地貌資源,位於伊通滿族自治縣境內的伊通火山群是我國唯一的現代火山資料寶庫,16座氣勢恢弘、噴薄欲出、險峻陡峭的火山連綿起伏,是世界上罕見的火山地質;山門風景區內,可以見到大量的石灰岩地貌,獨具西南溶洞特色的石鐘乳、石筍、溶洞等隨處可見。市郊的二郎山莊、山門水庫、轉山湖、下三臺、二龍湖等景點也是旅客避暑之勝選。

1、烈士塔廣場

烈士塔廣場是四平紅色之旅的一個景點。據火車站一公里處。始建於1951年。該廣場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主塔高23.50米,塔座周長75.60米,面積為237.38平方米。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2、二龍湖風景區

二龍湖位於吉林省公主嶺市,遼源市和伊通縣的二市一縣交界處,象一顆明珠鑲嵌在東遼河上。二龍山的傳說美麗動人,赫爾蘇古城、燕國遺址、康熙東巡驛站訴說著久遠的歷史故事。萬寶山、湖心島景色秀麗,遊人如織。“二龍亭”由李鵬委員長親筆提名。站在這裡領略偉人風采之餘,整個二龍湖盡收眼底。 二龍山環抱的二龍湖,詩畫般的景色,非常迷人。大壩頂端寬6米,中間聳立著三層樓式的六孔滾水閘,看上去十分雄偉壯觀。二龍湖湖面寬廣,水域遼闊,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而且經過二龍湖水庫灌區管理局的苦心經營,在湖畔,在山腳,栽了花草樹木,修建亭臺和樓閣,二龍湖變得更加美麗。

3、葉赫那拉城

葉赫那拉城在四平市葉赫鎮,是皇太極母親孝慈高皇后(孟古格格)的出生地。慈禧的祖籍地,也和被稱為“皇后的故鄉”古城原址在1619年努爾哈赤最後一次攻打葉赫國時被毀,原址不可復建,真正的遺址離這裡有十公里遠,已經被耕種,在當地只剩土包被圈起,是省級文化遺址。現在我們參觀的葉赫那拉城是始建於1994年,1998年利用外景拍了部電視連續劇《葉赫那拉公主》因此又得名為影視城。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4、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戰役紀念館是紅色之旅的聖地,是青少年教育基地。位於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號,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正門上方鑲嵌著"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為彭真同志親筆題寫。四平位於東北平原中部,中長、平齊、四梅三條鐵路貫穿四平,使四平成為溝連四方的交通樞紐,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在1946年至1948年的東北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黨為爭奪四平,先後四次傾兵大戰四平。四平在撼天動地的炮火,血光飛濺的廝殺中幾易其手,成為當時東北戰場上一個令人灼目的亮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以傷亡四萬餘人,其中犧牲近兩萬人的代價奪取了四平之戰的最後四平戰役紀念館勝利,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書就了四戰四平的歷史,使其成為關東大地的歷史名篇。

5、伊通滿族民俗館

伊通滿族民俗館始建於1987年6月25日,2532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所展示滿族傳世文物和民俗風情的博物館,迄今為止,館藏文物已達610個種類,三千餘件展品。伊通曆史悠久,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從遠古的息慎,到宋、遼、元、明時期的女真,滿族先人都曾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是滿族的“祖宗肇興之所”。清初這裡建立了鑲黃、正黃二旗公署,設驛站,置柳邊。光緒八年升為州治。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伊通縣,設立伊通滿族自治縣。溯古撫今。清太宗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留下足跡。在這塊“貢山”“貢河”相間環抱的沃土上,伊通滿族繁衍生息。

6、山門風景區

山門風景區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外東南方,迎面是被一劈為二的半邊山門,因形得名的被當地人喚為"半拉山門",入其內部,便可得其精華所在。它由杏花山、德仁堂山和山門水庫組成。以自然景觀為主,真山真水,加上人文景觀,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四平近郊聞名的旅遊勝地。號稱綿亙千里的"長白大門"。曾被清政府譽為"龍興之地"。石門山、烏龜石、神仙洞、神女亭、牡丹亭是風景區內最值得遊覽的景點。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歷史文化

方言

四平地方方言為東北官話。東北官話分佈於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絕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河北省東北部。東北官話有大量區別於其他方言的自身特色詞彙,其中一些詞彙源於滿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個別詞彙發音與普通話不同。東北官話和東北話(東北境內的所有漢語)並不是一回事,在漢語中,東北官話與普通話是很接近的。

宗教

薩滿教(滿族原始家教)的儀式和婚禮具有代表性。每到祭福祭天婚喪嫁娶,驅魔治病等活動,都要把薩滿請來,此時的薩滿脫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鈴,手持抓鼓和鼓鞭,一邊口誦神詞,一邊盤旋舞蹈,跳躍禮讚,膜拜娛神。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特產美食

1、特產

公主嶺大米:公主嶺大米以其米飯特有的香、粘、滑、軟而深得消費者青睞。米粒為橢圓形或長粒形,潔白透明,米粒整齊,外觀形狀極優;米飯油亮香醇,鬆軟可口,食味品質極佳;米質上乘,營養成份齊全。

伊通鹿茸:伊通鹿茸是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的特產。伊通縣養鹿歷史悠久,鹿存欄數、鹿茸總產量、單產量、鹿茸優質質率指標均在全國佔有一定的位次。

四平山楂:葉赫有大小果園一百多處,每年產果一百多萬斤。在水果中最馳名要數山楂了。這裡的山楂個大,肉厚、味美,具有多種營養成份。它們那裡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葉赫大山楂。 遼南出蘋果新疆有甜瓜 咱們的葉赫城盛產大山楂春季開花滿山香秋季結果象紅霞紅燈籠哎掛枝頭嘀哩嘟嚕密麻麻你在樹下走一走小心砸了腦袋瓜 遼南蘋果甜新疆甜瓜大葉赫的大山楂渾身是寶誰不誇沏上一碗山楂片勝過西湖龍井茶嚼一粒哎山碴丸舒肝健胃助消化。

伊通景臺大紅杏:伊通景臺大紅杏是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景臺鎮的特產。伊通的景臺大紅杏名揚東北,果實個大,核小、肉厚,平均單果重76克,最大果重105克。果皮色黃、有紅暈。果肉柔韌多汁,甜酸可口,品質甚佳。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梨樹五味子:梨樹特產五味子是主產我國東北的道地中藥材,很早就收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是我國67種傳統大宗藥材之一,以其果實粒大豐滿,皮肉厚,有油性,色紫紅,光澤好,藥用成分高,療效顯著而蜚聲國內外醫藥市場。

2、美食

滿族火鍋:火鍋是滿族名饌。滿族人原稱為"野意火鍋"。早在金代,滿周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獵時架火燒陶罐,用雞湯煮食鹿、狍肉片的飲食風俗。陶罐內煮沸的雞湯熱氣騰騰,鹿、狍肉片隨切隨煮隨食。所說菜系屬於清真。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不時還有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有的也用各種山磨菇調湯,如榛菇、元蘑、草蘑、海拉爾蘑等,其山珍海味龍其不凡。肉味特鮮.還有野雞肉,沙半雞肉等野味。

李連貴燻肉大餅:李連貴燻肉大餅是吉林省著名傳統風味之一,1908年由河北灤縣柳莊人李廣忠(乳名連貴)在梨樹縣始創。製作考究,燻肉用10餘種中藥煮肉,大餅用煮肉的湯油加麵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便於夾肉而食。成品餅味肉香珠聯璧合,芳香四溢,再配以蔥絲、麵醬、大米綠豆粥、棗水同食,更是別有風味。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伊通燒鴿子:伊通燒鴿子乃滿族特色美食,是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個特色美食,已有400餘年歷史。據載, 約400年前,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餘年,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滿族共同體。其沿襲女真部落遊牧生活習性,飲食以火燒製各類飛禽走獸為主。當時,原鴿(現俗稱鴿子)因其繁殖快、存活率高、存量大而非珍奇稀有,只為民間百姓所飼所食,帝王將相不屑以用。萬曆四十四年一日,正紅旗御廚肇虞曦率眾師傅在給太祖鴿投入其中,太祖食問:“鮮嫩可口,骨裡透香,前所未食,此為何物”?御廚大驚,調查方知,太祖食者乃下人所食原鴿,始知該御用配方燒鴿子比燒飛龍更香更美,燒鴿子食法由此誕生。燒鴿子口味雖好,但百姓所食怎能為帝王所用,因此燒鴿子一直沒有成為御用正菜,只在將相層面廣泛食用。天聰十年,燒鴿子創始人為避戰亂舉家遷徙東北,並選在七星落地之伊屯(滿語音譯,現伊通滿族自治縣)定居下來,並將燒鴿子秘方及其整套燒製工序呈現給伊屯父老。勤勞務實的正紅旗傳人,將燒鴿子秘方世代相傳,並在伊通縣發揚光大,漸成為影響東三省乃至全國的滿族特色美食。“伊通燒鴿子”由此而來。

手扒肉:四平與內蒙古近鄰,蒙古的手扒肉在這裡流行較早。手扒肉是將剝好的整羊放在備有花椒、大料、鹽等作料的鍋裡水煮,煮到脫骨的程度時撈出,放在大盆裡用手抓著吃(現已改用刀筷),味道鮮美。

吉林丨“東方馬德里”之“四平街”四平篇

燻兔:燻兔就是用茶葉、食糖、鍋巴、生薑、大蔥、八角(也有用鋸木屑、松柏枝)等20餘種佐料作燻米,經加熱使燻料焦糊產生濃煙,從而使原料外部脫水成熟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外焦裡嫩,香味濃郁,鬆軟可口,回味無窮。

遊覽的最佳季節

夏秋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