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假如自己有一筆錢購買基金,該怎麼樣選擇?

懂社保


基金也是有很多種的,除了我們常說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這些常見的之外還有信託投資基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基金會基金、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對沖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公司型基金、投資基金等等。

那麼,我們再來看問題:假如自己有一筆錢購買基金,該怎樣選擇?


一、投資基金,需要合理搭配,注重風險的降低

我們先來了解貨幣基金是什麼。貨幣基金是由基金團隊,就好比是一家公司,然後進行管理託管聚集社會閒散的資金,任何的投資都能投資。基金專門投資風險小的貨幣市場的投資,這區別於股票型基金,風險性低、流動性強、安全係數高、穩定收益性好。很多投資者將其比喻為“準儲蓄”型理財。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渠道有: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款、高信用等級債券、同業存款、保險理財、銀行理財、信託等。

再來了解股票型基金是什麼。股票型基金是指聚集投資者資銀行信息港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市場常有三類投資策略基金,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平衡型。

這三種策略有何區別呢?看上去,除了字面意義不同,但投資的股票標的大不相同。

價值型股票基金主要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是股票流動性強,並且多投資於金融、工業、公共事業較為穩定的行業,投資的股票市盈率相對很低,偏向於價值投資。而一些科技公司、網絡公司,並不會去投資。


成長型股票基金呢?這類基金與價值型股票基金有大區別,主要投資成長性高的上市公司,比如網絡公司、科技公司、中小市值的醫藥公司、新能源公司、材料公司等,風險性要比價值型股票基金大。當然,可能存在的收益性要比價值型股票基金要大。

平衡型股票基金呢?從字面意義的角度上看,就能很好的理解,就是將價值型與成長性進行了綜合,既可以投資價值型標的,又能投資成長型股票。當然,每一個策略的基金具有不同投資的比例,而不能違背策略。

弄懂了貨幣基金與股票基金,這時就需要對比一下應當如何投資了。就投資者而言,注重收益,更加註重風險,合理進行收益更為適合。

1、如果全部的資金購買基金,貨幣基金的認購可以達到60%以上的佔比,畢竟貨幣基金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中低風險等級,風險性很低,投資的渠道也為國債、逆回購、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等,現階段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2.4%-4%之間的水平。當然,選擇應當以大平臺為主,畢竟大平臺的信用會更高,安全係數更高。

2、股票型基金比例最多達到40%的水平,並且幾類策略的基金有所涉及。20%的價值型股票基金,10%的平衡型股票基金,10%的成長型股票基金。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以穩收益為主。當然,如果條件允許,資金當以定投為好。

 

二、股票型基金的選擇,也是大問題。

貨幣基金的投資渠道為貨幣市場的國債、逆回購、高信用等級債券等,風險係數低,並且貨幣基金的渠道投資也是大同小異,影響並不大。重要的是,股票型基金的選擇,該如何選擇呢?畢竟股市中有3600多家上市公司,不是少數。我們再來講一講:

1、一般在大平臺中的認購的股票型基金,需要查看詳細信息,需要查看持股詳細,這就能查看到這家基金到底持有了哪些股票。這家基金的所有詳細信息進行查看,裡面會有一項持股情況,能查看到前十位持股明細,並且持股數量、持股市值、佔流通股比例以及佔淨值比都有詳細信息。  

2、辨別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好與壞,這才是重點。單能知曉這家基金的持股信息,還不能辨別這家基金就具有很好的投資性,還需要查看持股比例較大的上市公司具體情況。

那麼有應該如何查看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具有可投資價值呢?

如果是成長型上市公司,那麼對應的市值一般低於500億,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能常年大於兩位增長。

那麼,如果是價值型上市公司呢?考量的因素需要把握幾點,除了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穩定增長,還需要股息率較高,以及淨資產收益率常年大於15%的水平。


總結:假如有一筆錢購買基金,可以選擇比例大一些認購貨幣基金,畢竟風險係數低,能穩定創收,小比例認購股票型基金。當然,股票型基金三種策略投資類型的基金需要搭配投資。

理財就是理生活。希望你能在理財的道路上有所收穫。


豆豆在成長


你好!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這道題,你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應該分為三個層次來解答:一、購買基金的方式怎麼選?是定投,還是一把梭?二、基金的品種怎麼選?選主動型,還是被動型?三、單隻基金的好壞怎麼選?好了,下面我就分別就這三個問題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1.購買基金的方式怎麼選?

2019年,股市一度結束2018年的持續下行,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一波反彈,目前又回到了2900點上下,呈現出震盪行情,就點位和估值來說已具備投資價值。但我們當下在購買基金時是採用“定投”的方式好呢?還是“一把買入”的方式好呢?在我看來,毫無疑問是“定投”好。目前國際貿易局勢動盪,來自美國的“貿易鞋子”不斷,後市悲觀預期和積極與其都不明顯,短期內走出大牛行情概率不大。所以“一把買入的方式”意義不大,因為一旦你一把買入,後續市場點位如果持續下行,你卻沒有多餘的資金補倉攤低基金成本,你將十分尷尬。但定投恰恰相反,在震盪行情中,定投極具操作優勢,它會不斷的攤低你的持倉成本,從而為你創造更大的預期收益。

所以,你需要給自己從現在開始制定一個“定投策略”,可以採用“定期不定額法”在市場下跌時多買,在市場上漲時少買,通過一定的週期完成你的定投計劃,待市場回暖時逐步賣出。

2.基金的品種怎麼選?

那就因人而異了。基金的品種由“是否有基金經理管理”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常見的主動型基金有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等,它具有高波動、高風險、高收益等特點,比較適合風險偏好較大的投資者。而被動型基金就是我們常說的“指數基金”,常見的代表指數基金有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等指數基金。長期定投指數基金可以取得市場的平均收益,是比較適合上班族的投資品種,這也是股神巴菲特唯一公開推薦的投資品種。

當然,你可以給自己購建一個由3-5只基金組成的、互不重疊的“基金組合”,裡面既可以涵蓋“指數基金”,又可以涵蓋“股票型基金”,還可以納入行業ETF基金、債券型基金等。這樣的組合攻守兼備,漲的時候具備攻擊性,下跌的時候具備防守型,即刻意吃到市場的平均收益,又可以博取超額收益。

3.單隻基金的好壞怎麼選?

當你確定基金的購買方式和基金品種後,就要考慮下一個問題了,那就是買哪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也就是基金的好壞怎麼選的問題?因為不同基金公司的同一指數基金,複製的都是相同標的指數,所以其業績業相差基本不大。因此,咱們這裡重點來說一說,主動型基金的好壞怎麼選的問題。

打開基金購買軟件,一般都會出現基金業績排行,咱們分別打開此類主動型基金的1年期、3年期、5年期業績排行,就可以找到那麼幾隻在幾個週期內都取得相對較好收益的基金,然後我們點開這隻基金查看它的晨星評級(專業的基金評級)。星級越高,表明該只基金歷史業績越穩定、表現越好,當然星級高的基金就可以暫時成為我們的待買標的。

下一步,我們需要查看該只基金的招募說明書,詳細瞭解一下該只基金的基本情況。因為招募書一般比較長,我們只需重點看一下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了:①基金經理。這個不用多說,正所謂“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一個好的基金經理對這隻基金的表現至關重要。②基金募集規模。如果這隻基金是上市三年內的新基金,且規模很小,那麼最好不要去碰。因為規模太小的新基金存在一個建倉週期。因此,這類基金業績極不穩定,下跌的風險很大,不如等它穩定下來再作考慮。③基金費用。不同的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品種,在購買費用上有所區別,品質一樣的話,當然是越便宜越好。④基金的投資理念。其實這和選基金經理本質上沒多大區別,投資理念的選擇對投資業績也十分重要。此外,你還可以看看這隻基金面臨的風險是什麼,以便做到提前預防風險。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你這道問題的理解,如果有幫當你,請給我點個贊吧!
動腦不易,還請多多關注!!祝你投資愉快!

冥想自由頻道


小招這裡邀請了理財達人進行回答。

想要買基金,先得分清楚基金的種類。

生活中常見的基金主要有四類:

1、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等短期貨幣工具,流動性高,收益穩定。

2、債券基金,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適用中短期投資。

3、股票基金,投資於股票市場,高收益高風險。

4、混合型基金,同時投資於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等工具,股票市場比例越高,風險性越高。

從最高收益角度看,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但是高收益高風險,從安全性角度出發,排序剛好反著來。

因此挑選基金首要前提是瞭解自身可承受的風險水平。

買基金是為了理財,理財就得心安理得。追求穩健的人,卻買了股票基金,每天盯著上躥下跳的收益率,內心砰砰直跳,何苦?

不同投資者受自身的因素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盡相同,建議在投資理財前,請先對自己的風險進行一次評估。根據自己的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對應的基金,激進型的可以嘗試股票基金,穩健保守型的建議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

當然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家庭情況、資產、心態的變化,或多或少會發生一些轉變。這也是有的投資者為什麼同樣買一款產品,以前買的豪氣爽快,現在卻謹小慎微,因此每隔兩三年重新進行一次評測也是有必要的。

總結來說,買什麼基金的前提是做好風險評測,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產品。

以上回答來自社區大人,僅供參考。想要了解更多基金知識,記得關注小招。


招商銀行App


假如自己有一筆錢購買基金,該怎麼樣選擇?

目前基金已經成為了大眾選擇作為理財的熱門產品,基金類型有很多種,普通投資者選擇且門檻較低的基金類型,一般都會選公募基金。

當下最常見的基金投資,如;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等,不同類型的基金,其風險係數不同,收益率方面呈現也會有差異。

那麼;如果自己有一筆錢想拿來購買基金,應該怎麼選擇呢?


一、根據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雖然都同為基金產品,但是不同類型的基金,其風險係數高低差異還是很大的。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個厭惡風險的人,也就是說,你不願意承受本金虧損,短期虧損你也不能接受的情況下,那麼這種智能選擇保守類型的基金來投資。


比如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屬於極低風險係數的理財產品,雖然貨幣基金不屬於保本類型的產品,但其虧損概率極低。當前貨幣基金的基礎年化收益率在2.2%-3%之間,收益稍微略低,但是穩定,一般情況下不會虧損。貨幣基金適合一次性買入,或當成是普通的儲蓄來投資。


但是假如你是一介年輕人,且不畏懼短期波動帶來的虧損,那麼可以選擇權益類基金,比如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也稱之為被動型基金,受人為操作影響較小,假如你平時比較忙,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去關注大盤指走勢,那麼可以選擇指數型基金。

假設你是個主動型投資者,也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這兩個類型的基金跟基金管理人操作以及股市影響,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買入時機。


以上這幾個類型的基金不管是手動定投,還是智能定投,都是可以的。

二、根據資金量來組合基金投資

我不知道你說的假如有一筆錢是多少?一萬?10萬?還是100萬?


不管你說的這筆錢是多少,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不要將全部的資金一次性購買一隻基金。滿倉一隻基金在行情好的時候,基金跟著上漲是能大賺一筆沒錯,但是股市行情變化無常,沒有人能夠時刻的準備把握進出場時機。因此;分散投資是非常有必要的。

假設你有10萬塊錢,中高低不同風險係數的產品都可以各配置一些;


就以我自己為例,10萬塊錢,我會購買兩隻權益類基金,一隻指數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首次買入一隻各1萬,然後再每週定投500-1000元。


其次再配置一隻債券型基金,還有定期理財產品,同樣的首次各買入1萬元,然後每個月手動加倉1000元。


最後剩餘的,存放在流動性賬戶中,比如寶寶類產品,可隨存隨取,在不耽誤流動資金使用的同時,還能產生收益。

綜上所述

你是以基金為出發點作為選擇,除去高門檻的私募基金,以及場內基金。場外基金其實還是比較好選的。基金適合中長線投資,其次就是;需要根據你個人的投資偏好來配置適合自己的基金。


謎桔


很高興能夠為你解答問題,我是從去年3月份的時候開始接觸基金,股票等投資領域,開始之前也是在這方面的小白,經過一年多的瞭解和接觸現在對基金行業也算是輕車熟路了。這裡和你分享下我投資基金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基金主要分為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以及期貨基金,從風險性來看風險最大的是期貨基金,其次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以及貨幣基金。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餘額寶,零錢通就屬於貨幣基金。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進入基金市場的小白,我建議你可以持有債券性基金,這類基金的特點為低風險但收益穩定,一般情況下年收益會高於貨幣基金和一年期的銀行理財,只要你持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哪怕中間有所波動,最終還是可以保持比較不錯的收益。

如果你不滿足於債券基金的收益,又不太懂的基金市場。那麼指數型基金也是比較適合一般的小白投資的基金,相比於其他的基金指數型的基金主要有這麼幾個優勢,風險相對穩定,運作透明以及管理成本低。但是這類基金需要長期持有,並堅持投入,如果你有固定的收入以及儲蓄的習慣,那麼可以考慮指數基金。

總之,與股票相比,基金還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只要合理的選擇,堅持長期持有,大多數的基金還是能夠給你帶來不錯的收益的。



小唐論財經


購買基金,很多朋友都關心怎麼選擇好的基金,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懂得用什麼方式買基金,如果用定投的方式買基金,就算選的基金普通業績回報也不差。如果一筆過買入基金,就算選了很好的基金,也有可能虧損。

為什麼要定投和怎麼定投,財說得明白,都已經在過去的文章中分享過很多經驗,也列舉過很多數據,其中有不少的技巧,都是被驗證過有效的。大家可以關注後,從後臺菜單中選擇基金,看到相關的文章。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怎麼選出好的基金:

01,業績排名

假如有一隻基金,在過去的5年裡,兩年賺錢,三年虧錢,是不是就是一隻差的基金呢?

選擇基金千萬不要用絕對收益來衡量這隻基金,上面說的這隻基金很有可能是一支優秀基金,因為我們的股市本身就這麼差,所以即使是基金,也有可能出現年度虧損。因此我們選擇基金的時候,要看同類基金的業績排名。

如果這隻基金,雖然在有三年是虧錢的,但是虧損的幅度比起同類基金明顯小,比起滬深300指數也明顯的小,在同類基金當中的排名前20%,那麼我們可以說這隻基金在風險控制上面做的非常不錯。

相反的,假如我們看到有一隻基金連續幾年都能賺錢,但是賺錢幅度都比別人低,那麼這隻基金也不算是好基金。當我在分析美國的一些公募基金的時候,就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過去這些年美股大部分年度都是上漲的,所以大部分美股基金也是每年上漲的,但是有些的漲幅低於同類基金,那就不是候選對象了。

02,不要看累計回報

關於看一次基金的業績,有一點一定一定要注意,千萬千萬不要看累計排名

市場上很多基金在做宣傳的時候都會這樣表述,這隻基金過往三個月排名前10%,過往6個月排名前10%,過完一年排名前10%,過完三年排名前10%……

看到這樣的業績表現,很多人都覺得,哇,這隻基金很牛,短期也很牛,長期也很牛,所以這次基金應該買。但實際上往往不是這樣。

很有可能這隻基金短期的業績很不錯,導致累計的業績很不錯。

在財說得明白評測的基金裡面有不少基金,就是這樣的。舉個例子,投資基金在最近一個季度上漲40%,排在前列,今年以來累計上漲50%也是排在前列,過去兩年累計上漲40%排在前列,過去三年累計上漲70%,還是排在前列。

但是,如果扣除了最近一個季度上漲40%的業績之後,這隻基金的累計業績就不太理想了。扣除了最近三個月之後,今年以來上漲10%,過去兩年沒有上漲,過去三年上漲30%,在同類基金中比較屬於中下水平。

所以我們看業績排名,看業績回報,都不要看累計的數字,而是要看分階段的數字。在評測基金的時候,我們習慣看2019年以來的,同時再看2018年2017年以及以往各個年度的,從來不看累計的。

03,規模

關於基金的規模,先說一個基本的標準,正常情況下選擇資金規模10~50億之間的。

如果基金的規模太大,對於基金經理來說,管理上面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一些基金,某一段時間業績非常不錯,基金公司藉此機會不斷的進行營銷宣傳,導致這隻基金短期之內規模大幅度增加,但是隨後基金業績下滑很厲害,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規模增加太快太大,基金經理選股和買賣方面,出現困難。

如果基金規模太小,就有可能出現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 基金規模太小,基金公司可以收取的管理費太低,所以沒有動力把業績做好。如果一隻基金只有一個億,按照1%計算,一年可以收取的管理費只有100萬,基金公司有很多的費用支出,只考慮基金經理的年薪,投研人員,交易人員等等的工資,這100萬都不夠用。

第二, 基金規模太小,也容易導致因為突然間大額贖回出現的淨值上漲。有些基金公司用這種方法來做業績,讓一個機構資金進入,然後又短時間贖回,產生的贖回費用歸基金資產,是基金的淨值上漲。看起來是虧了贖回費,但實際上因為基金淨值快速上漲,吸引了很多不太明白的投資者進入,賺到更多的管理費。這種不是由業績導致的淨值上漲,會為基金埋下很大的隱患。

04,其他因素

有些基金一年排名在前面,一年排名靠後面,年年的變動都很大,有可能與基金經理的持倉較高,前十大持倉股較集中有很大關係。押對了市場風向就長得兇,押錯了就跌得很厲害。

所以選擇基金的時候,需要兼顧考慮基金的投資風格。

有些基金一直表現非常優秀,但是基金經理離職之後一落千丈。所以我們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也要考慮基金經理的變化。

有些基金的投資者結構裡,機構投資者佔比比較高,其實有好有不好,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如果機構資金突然間贖回,造成規模大幅度下降。而在大額贖回的時候,基金被迫賣出股票,也會導致持倉股出現踩踏現象。

還有時,在評測基金時,財說得明白會留意到一些奇怪的分紅或拆分,這些也有些套路在裡面。

其實,總體來說,這些年的基金投資,給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回報。我們沒有必要誇大其中的陰暗面,反而應該對基金和基金公司有更大的信心。只需要做簡單的對比就好了,這些年來,如果只是把錢放在銀行,那肯定是貶值的。如果把這些錢放在股票甚至是虧損的。但是如果把錢放在基金,以定投的方式,選擇不至於太差勁的基金,獲得年花8%甚至10%的回報率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關於怎麼選擇基金,也可以多關注財說得明白每天更新的基金評測系列文章。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基金分為很多種,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基金會基金、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對沖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契約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投資基金、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等。常說的的基金是指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這兩種。那麼,我們再來看問題:加入自己有一筆錢購買基金,該怎樣選擇?

一、投資基金,需要合理搭配,注重風險的降低。

我們先來了解貨幣基金是什麼。貨幣基金是由基金團隊,就好比是一家公司,然後進行管理託管聚集社會閒散的資金,任何的投資都能投資。基金專門投資風險小的貨幣市場的投資,這區別於股票型基金,風險性低、流動性強、安全係數高、穩定收益性好。很多投資者將其比喻為“準儲蓄”型理財。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渠道有: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款、高信用等級債券、同業存款、保險理財、銀行理財、信託等。

我們再來了解股票型基金是什麼。股票型基金是指聚集投資者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市場常有三類投資策略基金,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平衡型。這三種策略有何區別呢?看上去,除了字面意義不同,但投資的股票標的大不相同。價值型股票基金主要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是股票流動性強,並且多投資於金融、工業、公共事業較為穩定的行業,投資的股票市盈率相對很低,偏向於價值投資。而一些科技公司、網絡公司,並不會去投資。

那麼,成長型股票基金呢?這類基金與價值型股票基金有大區別,主要投資成長性高的上市公司,比如網絡公司、科技公司、中小市值的醫藥公司、新能源公司、材料公司等,風險性要比價值型股票基金大。當然,可能存在的收益性要比價值型股票基金要大。

平衡型股票基金呢?從字面意義的角度上看,就能很好的理解,就是將價值型與成長性進行了綜合,既可以投資價值型標的,又能投資成長型股票。當然,每一個策略的基金具有不同投資的比例,而不能違背策略。

弄懂了貨幣基金與股票基金,這時就需要對比一下應當如何投資了。就投資者而言,注重收益,更加註重風險,合理進行收益更為適合。一筆錢購買基金,應該怎麼辦呢?

1、如果全部的資金購買基金,貨幣基金的認購可以達到60%以上的佔比,畢竟貨幣基金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中低風險等級,風險性很低,投資的渠道也為國債、逆回購、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等,現階段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2.4%-4%之間的水平。當然,選擇應當以大平臺為主,畢竟大平臺的信用會更高,安全係數更高。

2、股票型基金投資比例最多達到40%的水平,並且幾類策略的基金有所涉及。20%的資金投資價值型股票基金,10%的資金投資平衡型股票基金,10%的資金投資成長型股票基金。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以穩收益為主。當然,如果條件允許,資金當以定投為好。

二、股票型基金的選擇,也是大問題。

貨幣基金的投資渠道為貨幣市場的國債、逆回購、高信用等級債券等,風險係數低,並且貨幣基金的渠道投資也是大同小異,影響並不大。重要的是,股票型基金的選擇,該如何選擇呢?畢竟股市中有3600多家上市公司,不是少數。我們再來講一講:

1、記住點開F10,這是一個好工具!一般在大平臺中的認購的股票型基金,需要查看詳細信息,需要查看持股詳細,這就能查看到這家基金到底持有了哪些股票。如果是ETF基金,記住點開F10,這家基金的所有詳細信息都能進行查看,裡面會有一項持股情況,能查看到前十位持股明細,並且持股數量、持股市值、佔流通股比例以及佔淨值比都有詳細信息。

2、辨別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好與壞,這才是重點。單能知曉這家基金的持股信息,還不能辨別這家基金就具有很好的投資性,還需要查看持股比例較大的上市公司具體情況。那麼有應該如何查看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具有可投資價值呢?如果是成長型上市公司,那麼對應的市值一般低於500億,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能常年大於兩位增長。那麼,如果是價值型上市公司呢?考量的因素需要把握幾點,除了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穩定增長,還需要股息率較高,以及淨資產收益率常年大於15%的水平。


上圖中就是一家價值股的財務表現,淨資產收益率能達到34.46%,負債率僅僅只有26.55%,營業利潤率能達到49%,貨幣資金有1121億。穩定性、價值性很是具備。

總結:假如有一筆錢購買基金,可以選擇比例大一些認購貨幣基金,畢竟風險係數低,能穩定創收,小比例認購股票型基金。當然,股票型基金三種策略投資類型的基金需要搭配投資。


厚金說


答:用心選擇!

基礎瞭解,基金分類:

一、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是指那些由基金經理主觀意識來選擇持倉投資股票。投資主動型基金就是投資基金經理的能力,收益全看基金經理的操作。

二、被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是指那些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投資被動型基金其實就是投資國運。

那麼基金該選擇呢:

下面我以定投三年,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數,與近一年收益率前2名的基金進行舉例。

一、滬深300指數,三年為期限,分紅在投資,截止目前收益率8.17%(基本代表了A股大型上市公司)

二、標普500指數,三年為期限,分紅在投資,截止目前收益率23.34%(美國股市,走牛近十年)

三、A股食品行業指數,三年為期限,分紅在投資,截止目前收益率33.79%(消費行業,近兩年走勢非常好)

四、選取近一年收益率最高的2只基金(下面為主動型基金)

(1)

(2)


三、看完上面的比較,發現好像主動型基金挺不錯的。確實如此,如果你選中了一個合格有能力的基金經理,想必會有不錯的收穫。

那麼指數型基金表現真的這麼差嗎?其實不然,那麼就提到了一種策略叫低估指數定投。指數估值表在支付寶,天天基金,蛋卷基金,裡面都可以看到。定額定時只能獲取普通收益率,擇時定投可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在指數低估時定投,高估時賣出,可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這是我的一隻持倉通過上面的方法獲取的收益:

風險提示

從上面挑選的數據來看,主動型基金是戰勝了被動型基金,但並不是所有的基金經理都有這種能力。目前市面上基金大約有5400多隻,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大約是3750只。今年滬深300的收益率在22%左右,而數據表明目前能跑贏大盤的基金經理只有大約1700只,有超過三分二的人沒有跑贏大盤。所以挑選主動型基金一定一定要先去看基金經理。



懶人儲蓄罐


怎麼買基金才是正確的

01風險承受能力

不管有多少錢,只要是進行投資理財,第一步要做的都是評估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一般在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不管是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螞蟻財富、理財通)、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都會對我們做風險評估測試。在進行這個測試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回答問題,這樣能比較清晰的認知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之後,就可以按照相應風險等級劃分的基金進行購買了。

02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只購買貨幣基金以及債券基金,那麼這條可以當做沒看到。因為這兩種基金是穩定保本型的,幾乎沒有風險。

如果是激進型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可會投資股票型基金。

雖然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但是也不建議把所有的錢放在一個基金裡面,如果基金經理能力不夠強投資方向有誤或者是市場原因,很有可能一下子虧損太多。

不妨多投資幾個基金,這樣可以讓收益比較平衡,風險也有一定的控制。

03長期持有

同樣的,如果只是購買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那麼這一條也是可以忽略的。

在我們購買風險等級偏高的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之後,不要太過於計較一時的得失。如果損失太大,可以先看一下損失的原因,如果是市場的因素,那麼就可以繼續持有(建議追加投資,拉低持倉成本);如果是基金經理的能力問題,那就趕緊換一隻基金持有。

基金也是具有周期性的,嚴格來說,一隻基金持有三到五年才算是長期持有,而如果不是基金經理能力太差的情況下,持有三到五年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不錯的盈利的。

綜上:最重要的一點,先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等級的基金進行投資。同時也可以選擇多隻基金來分散風險,並長期持有,達到盈利目的。還有一點就是學會止盈,要有一個止盈點。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感謝閱讀!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一般選擇基金投資的都屬於謹慎派裡面的風險偏好稍強一些的群體,畢竟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不同,股票投資是需要你個人承擔上市公司的風險,而基金投資是屬於機構集合理財,對分散風險和化解風險方面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經驗,通常來說參與基金投資比股票風險要低,而且從持續的長期收益看,投資人參與基金的收益要好於股票。

對我來說,假如有一筆錢要購買基金,我會做風險配置,這裡就拿10萬元作為基金的總投資來舉例:

1、其中3萬元會用來購買實力較強的公募型開放式基金,首選混合型基金,這裡有人會問,為什麼不選擇股票型基金呢,在牛市裡股票型基金的彈性最高,實際上從過去的數據看,在每次的行情裡都是混合型基金的表現優於股票型基金。

2、再用3萬元參與指數型基金,比如說比較權威的50ETF指數基金,參與這類基金跟投資白馬股沒什麼區別,一般參與指數型基金的風險相對比較小,不可能讓你長期套牢,只要參與了就會跟隨指數的波動而獲利。

3、剩餘的4萬分成兩份,一份2萬元來參與券商指數相關的ETF,另一份2萬元用來參與中證500指數ETF,要知道券商指數的彈性很高,行情如果起來這個ETF都會有很好的表現,而中證500代表的是題材股的指數基金,也是行情起來後的另一道風景。

我覺得以上配置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組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