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貴州省納雍縣是民革中央定點扶貧聯繫縣,也是民革全黨參與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8年11月,民革中央首次在納雍縣召開全國性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會議,做出了“全黨參與、重點結對幫扶”的工作部署,明確了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7個東部地區省級組織和貴州省結對幫扶納雍縣8個貧困鄉鎮,由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對口全縣幫扶,並建立結對幫扶聯席會議制度。一年來,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攻堅克難、全力推進、成效顯著。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再次在納雍召開。今日本文聚焦民革東部7省及民革貴州省委會和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定點扶貧工作的成績和經驗、思路與舉措,敬請關注。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2018年7月,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在納雍調研扶貧工作時看望貧困戶。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當前,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鉅,民革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任務,咬定目標、落實責任、毫不鬆勁,以更大的決心、更紮實的工作,為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貢獻更大力量。要開好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會議,加強組織領導,協同推進結對幫扶工作,幫助納雍如期脫貧和穩定脫貧。

——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在民革十三屆八次中常會上的講話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2019年11月,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調研組考察中山博愛衛生院。

我們要充分認識扶貧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切實做好打攻堅戰的思想準備,要將提升脫貧質量作為定點扶貧工作的重點。從對口幫扶工作看,民革中央有關部門和相關省級組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民革中央工作安排,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幫扶,定點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做好定點扶貧工作是我們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對民革中央有關部門和省級組織幹事能力、工作作風的一次檢驗。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努力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民革中央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2019成績單

△民革黨員專家、企業家赴納雍縣開展扶貧考察調研和幫扶活動124次共計1027人次,其中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參加86人次;

△累計實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等幫扶項目100餘個,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142.2萬元;

△幫助引進項目56個,資金共計8958.9萬元;

△開展基層幹部、農業、教育、醫療等人才培訓48期,累計培訓人員2926人次;

△開展醫療義診25次,診療4000多人;

△開展就業培訓和對接7次,培訓勞動力216人次,實現就業580餘人;

△組織開展消費扶貧購買562.1萬元商品,幫助銷售農產品1400多萬元;

△2018年納雍縣貧困村減少到11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少到8.0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13.55%下降到8.35%。2019年計劃出列55個貧困村、脫貧4.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18%。到今年底,納雍全縣共標註脫貧20950戶78401人,11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剩餘未脫貧人口為535戶1424人,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0.15%。

2019亮點經驗

脫貧責任壓得實

幫扶機制有實效

幫扶方式和內容有創新

2020工作重點

一、圍繞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推進扶貧產業壯大發展。

二、繼續實施消費扶貧,廣泛參與納雍縣脫貧攻堅。

三、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薄弱環節,抓好各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落地。

四、認真抓好定點扶貧工作責任落實。

五、以定點扶貧工作為抓手,將“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推向深入。

北京 羊場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北京市委會一行在羊場鄉調研特色農業產業。

民革北京市委會積極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創新扶貧思路,務實推動多項產業扶貧項目落地,實現了農民穩定增收和就業。

△機制搭建 成立納雍縣羊場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民革北京市委會主委王紅任組長;建立全市總動員工作機制,發揮各區級組織優勢,共同承擔任務;建立民革市委會與中共納雍縣委、縣政府溝通協調機制。

△主要做法 民革北京市委會帶領相關專家、企業家與納雍縣相關委辦局、羊場鄉進行項目對接,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幫扶項目,完成了5個具有代表性項目:產業扶貧方面,引進“安格斯肉牛養殖項目”;教育文化幫扶方面,開展多形式啟智代培;醫療扶助方面,建立遠程醫療幫扶機制;電商扶貧方面,藉助新媒體探索扶貧新模式;助殘扶貧方面,落實“殘疾人就業培訓項目”。

天津 昆寨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天津市委會結對幫扶昆寨鄉座談會召開。

民革天津市委會確立了“‘扶智扶志、扶教、扶醫、扶產、扶村’五大幫扶工程,圍繞補齊民生短板精準發力”的幫扶方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昆寨鄉2019年脫貧638戶2622人,6個貧困村出列,至此全鄉16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

△機制搭建 成立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民革天津市委會主委齊成喜任組長;建立對口聯繫機制,明確聯繫人,組建微信群,建立專家智庫,建立信息報送機制。

△主要做法 積極發揮市委會智力優勢,開啟“扶志扶智工程”;積極搭建津納兩地醫院互助平臺,傳授天津的醫院先進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中醫診療培訓服務等;推動民革“愛心護苗”計劃,為昆寨鄉高中以下的4153名全體學生繳納人身保險;助力打造文化村寨,幫助大寨村成立“民族樂隊”;充分發揮民革天津畫院作用,加強文化交流。

上海 鍋圈巖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上海市委會一行在鍋圈巖鄉慰問貧困兒童。

民革上海市委會融合全市黨員和有關社會力量,研究制定2019—2020年對口幫扶工作計劃,全力以赴促推各項幫扶工作目標落地落實。截至今年11月底,共完成幫扶項目17項,先後有72人次參與其中。

△機制搭建 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民革上海市委會主委高小玫任組長,每位副主委牽頭相應項目任務。

△主要做法 多次組織“三農”、教育、經濟等領域黨內專家赴結對鄉實地調研,根據當地實需與脫貧經驗,結合民革上海市委會實際,做到資源對接更細化,落地項目更精準;資源對接突出黨派特色、履職特點,重在“扶智力、扶志氣、扶產業”;落地項目以解決當地群眾生活應急所需與長效幫扶“兩手抓”;廣泛藉助各界社會力量、慈善基金,竭力彙集智力、物力、財力靶向投入結對貧困鄉脫貧攻堅工作。

江蘇 豬場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江蘇省委會一行在豬場鄉查看香姜生長情況。

民革江蘇省委會研究制定了《民革江蘇省委會對口貴州省納雍縣豬場鄉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方案》,施行兩級負責、統分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了上下聯動、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

△機制搭建 成立民革江蘇省委會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民革江蘇市委會主委陳星鶯任組長。各市民革組織成立對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委會主委任組長。建立以“一把手”負責為核心的省對鄉、市對村兩級工作責任制。

△主要做法 明確民革江蘇省委會機關聯絡處為對口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口扶貧的日常工作。一年來,民革江蘇省委會組織扶貧考察調研和幫扶活動34次、共計274人次;投入幫扶資金388.77萬元;促成7大類31個幫扶項目,其中,教育扶貧10項、醫療扶貧8項、產業扶貧3項、就業扶貧1項、消費扶貧2項、智力扶貧1項、公益扶貧6項。

浙江 董地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浙江省委會一行在董地鄉調研苗繡項目。

民革浙江省委會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精心謀劃,精準發力,全力助推納雍縣董地鄉脫貧攻堅,研究確定“八個一”和“十二個一”行動計劃,一年多來共投入幫扶資金150萬元,取得了一定成果。

△機制搭建 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民革浙江省委會主委吳晶任組長。

△主要做法 民革浙江省委會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造血與輸血協同,產業與社會事業並重,當前與長遠共謀,公益與共贏並舉,組織行為與發動黨員同步。堅持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錨定全鄉貧困人口精準發力。堅持人才、教育、產業扶貧同步發力,多措並舉,多管齊下。例如,集中舉辦脫貧攻堅帶頭人培訓班;組織醫療專家組開展義診活動;援助董地鄉中學理化生實驗室更新改造;為困難群眾舉辦電梯檢修和汽車駕駛培訓班;打造苗繡文創特色品牌;開展產業項目招商會等。

山東 左鳩戛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山東省委會一行在左鳩戛鄉舉行“特殊黨費”捐贈儀式。

民革山東省委會制定《全省各市委會對口幫包左鳩戛鄉貧困村組方案》,對口幫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機制搭建 成立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民革山東省委會主委孫繼業任組長;省內12個市級組織分別對口一個特困村組,針對定點幫扶村組的不同狀況,制訂詳細幫扶方案。

△主要做法 民革山東省委會積極發動全省黨員交納特殊黨費150餘萬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地“兩保障”亟需的教育和醫療設備短缺;發動黨員企業家向納雍縣及左鳩戛鄉捐贈了價值480萬元的教育視頻資源;組織醫療專家到當地開展義診,同鄉衛生院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共同坐診;組織部分企業家和專家到納雍考察調研,針對左鳩戛鄉長產茶短種菌的規劃,黨員農業專家對部分茶葉種植和加工戶進行了技術指導,推動了當地產業發展。

廣東 新房鄉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廣東省委會一行在新房鄉調研基層教育情況。

民革廣東省委會及各級組織赴新房鄉調研17次,深入瞭解納雍縣、新房鄉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及有關需求,同時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各幫扶項目精準落地。

△機制搭建 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任組長;制定《民革廣東省委會幫扶新房鄉工程建設類項目實施流程》,並建工作微信群;9個市委會、8個專委會及民革廣東省企聯會簽署對接新房鄉幫扶責任書。

△主要做法 制定《民革廣東省委會結對幫扶納雍縣新房鄉項目統計表》,從雙方實際情況出發擬定幫扶項目22個,涉及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資金支持共計250多萬元。目前,共開展各類(教育、醫療、農技及其他)培訓7次,共培訓人員537人次;接收新房鄉2名小學校長、3名短缺學科教師到珠海跟崗學習兩個月;開展義診活動2次,共診療群眾500餘人。22個項目已基本全部完工。

貴州 玉龍壩鎮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貴州省委會一行在玉龍壩鎮調研中藥材產業。

一年來,民革貴州省委會在做好民革中央及7省市民革組織開展幫扶工作的後勤服務保障之外,也在全面推進幫扶點玉龍壩鎮的扶貧工作。

△主要做法 全年共組織赴玉龍壩鎮幫扶點開展考察調研和幫扶活動13次,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9萬元,幫助引進項目、資金16個,涉及資金3670萬元。開展醫療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次,共培訓人員35人次。簽訂幫扶協議2個,建成愛心勵志小屋1個。多次組織開展醫療諮詢、法律服務下基層、送文化下鄉、慰問困難老人、資助貧困學生等活動。

此外,民革貴州省委會繼續大力開展“黔貨出山”工作。“博愛扶貧雲商城”微信服務號創建以來,關注用戶數有2萬餘人,推送特色農特產品宣介文章100餘篇,銷售納雍等地農產品萬餘單,今年3月,“民革博愛扶貧雲商城”被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確定為民革貴州省委會脫貧攻堅實踐基地。

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

攻堅克難 盡銳出戰 開創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新局面

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捐建的巖腳村中山博愛衛生室。

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認真落實民革中央領導同志有關講話精神和定點扶貧工作安排,動員全體民革黨員企業家力量,發揮企業家優勢,圍繞特色農業、鄉村旅遊、田園經濟等產業扶貧項目開展調研對接,在資金、技術、管理等多方面扶持納雍縣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社,並出資開展了多項教育和醫療扶貧、援建脫貧示範村基礎設施項目,充分展現了民革黨員企業家的行動決心和責任擔當。

近兩年,企聯會多次組織黨員企業家深入貴州納雍縣調研,積極推進具體扶貧項目在納雍落地。目前已經有巖腳村衛生室、幼兒園、博愛廣場等多個項目在建,完工後將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巖腳村的公共服務水平和村民居住幸福感。

另外,民革黨員企業家還與納雍當地茶企共同發起成立納雍博愛茗心茶業有限公司,與納雍本地茶農合作,積極拓展納雍高山茶銷路,切實增加茶農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