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冬季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冬季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又是一年寒冬季,冬季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問題又擺在養雞人的面前。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又該如何解決?

冬季蛋雞產蛋量下降主要表現為,產蛋高峰雞群,一週或兩週時間內產蛋率降低到20-30%之間,蛋殼質量明顯下降,沙殼蛋、白殼蛋開始出現;產蛋剛進入高峰,上升速度變慢,產蛋不穩定,4-5天后每天以2%-5%的速度降蛋,降蛋水平也有差異,低的降低到60%-70%,輕的降到80%;雞群表現初期有出現明顯的呼吸道聲音,出現怪叫聲,零星出現有破蛋和個別蛋殼質量不好的現象。拉綠色、黃色稀糞便、飲水量增加,採食量明顯的減慢、減少。不注意觀察很難發現在產蛋降低至60%左右時會出現採食量微減的現象。

冬季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造成產蛋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管理因素

1、雞舍內衛生清潔及消毒不到位,且通風不暢,導致雞舍內大量細菌滋生,空氣汙濁、氨氣味過大,這種不良環境會嚴重影響雞群的健康狀態,會嚴重影響到雞群的生長髮育及蛋雞的產蛋率。面且細菌會導致生殖器官受損而發生疾病,從而影響蛋雞的產蛋率。

2、飼養密度過大或料槽及飲水器的有效位置不夠,導致雞群所攝取的營養不夠,體重難以達標或均勻度下降,從而直接影響育雛、產蛋率以及育成雞的質量。

3、光照不穩定或者光照強度不夠,不能達到蛋雞每天16小時左右光照的需求,光照的不穩定或者強度不夠對雞群的產蛋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營養因素

首先是營養不全面,蛋雞的營養是保證雞群產蛋率的首要條件,綜合營養低或營養不全面都則達不到高產的要求,開產後未能及時補充足量的鈣原和蛋白,也會出現掉蛋的情況。其次是飼料黴變,發生黴變的飼料不僅營養質量下降,而且裡邊的有毒物質也會影響到雞群的健康,所以應飼餵新鮮的飼料,並飼料中要添加脫黴劑。第三是頻繁更換飼料,更換飼料時需要逐漸過渡,切記不可直接更換或者更換的飼料頻率太高導致雞群發生應激,從而出現掉蛋的現象。

三、疾病因素

其實任何一種疾病都會對產蛋量有一定的影響,疾病導致採食量下降,營養攝取不足,體質跟隨下降,必然會影響蛋雞產蛋量。影響最大的還是輸卵管炎和卵巢炎,這是導致產蛋率下降的直接病種,一般環境差且消毒工作不到位的養殖場容易發生這類疾病。雞舍消毒不到位還容易使難群感染大腸桿菌病,另外一些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隱性新城疫等都會對生殖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冬季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蛋雞產蛋率下降的改善措施

一是改善環境條件。做到定期對雞舍進行清潔消毒,防止細菌滋生聚集;保證通風,降低舍內氨氣,防止引發呼吸道疾病;溫度及溼度調節到正常範圍,以防應激。

二是加強營養水平。冬季雞體消耗能量較多,應適當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一般可高出正常標準的5%~10%。還可在飼料中添加1%~2%的動物油脂,也可在蛋雞飲水中添加適量紅糖。在雞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每千克日糧中添加200毫克,或添加小蘇打,用量為飼料量的0.10%~0.15%,不僅可以提高雞的產蛋率,還能增加蛋殼厚度,防止因蛋殼破損而造成經濟損失。

三是做好疾病防控。首先應根據實限情況以及當地當時流行疾病的情況進行必要的疫苗免疫;其次可以用提高營養水平及添加必要的藥物來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再有就是加強管理,減少應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