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看過電影《少年的你》覺得怎麼樣?可以打多少分?

多知一二


首先,我下定決心去看這個電影確實是因為易烊千璽,正是因為我粉絲的身份在這裡,所以我並不敢在看完之後就立刻來這裡寫出分析,因為那個時候我確實不太穩定。

在第一次看完這這部電影以前,說實話我真的很忐忑,因為我自己都認為易烊千璽的演技還不足以支撐一部電影,也撐不住和周冬雨對戲,我是真的怕他別罵。但看完了電影后,我真的長舒一口氣,且異常的激動,我心裡不住的說著一句話,易烊千璽你真的 (這裡其實是激動到爆粗),你真的不枉我等了你這麼久。我不知道別的粉絲怎麼看他的影視劇,但我覺得我真的很苛刻,我會不由自主的盯著他的每一個舉動,挑出他的毛病。(長安十二時辰,因為他我看到好像是第四五集我就沒再看下去了,因為我覺得他的臺詞有問題,他用力的時候表演痕跡過重,和那部劇裡的老戲骨一比,我很不舒服。但是我並沒有批評他,一是因為捨不得,二是因為理解。看到很多路人的評價還可以,我其實還挺欣慰的,但也沒再看過,很慚愧。)一樣的,第一次看電影時,我又犯了這個毛病,我盯著他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臉部特寫的時候我更是在看,在對比,結果是,我真的超級驚喜,他的表現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好,每一絲細節都讓我覺得很合適,就是那種在那個時候就是會有那種表現的感覺。(這裡其實我分析了細節,有好有壞,但涉及劇透,我就一週以後再發上來吧)總的來說,第一次的觀影感受,完全集中在了易烊千璽給我的驚喜裡。很慚愧,這也正是我的立場讓我完全不敢在當時立刻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任何言論的原因。

鑑於以上種種,我覺得我有些對不起這部電影的其他主創,所以我第二天又去看了一遍。因為已經看過一次了,也都知道了,所以我仔仔細細的研究了整部電影。從角度上,這部電影從種種方面闡述了校園霸凌,霸凌者的角度,被霸凌者的角度,旁觀者的角度,老師的角度,校園的角度,警方的角度甚至少年這個年紀的角度等等多重方面,校園霸凌不僅僅霸凌者的肆意妄為,還有年少不知輕重的殘忍,旁觀者或事不關己的漠視、或恐懼的逃避,老師、校方的忽視,警方的無能為力等等無數的社會、心理因素,每一個角度都應該引起關注;從人物上,魏萊沒輕沒重的殘忍,年少的惡意,肆意輕賤別人的無知,還有成年人看來似乎無來由的惡意。陳念也曾是一個漠視的旁觀者,但比別人又多了一些同情和善良,後來成為了被霸凌者,比別人多了一些對未來的嚮往;小北混混的外殼包裹的溫暖柔軟的心,內心深處渴望擁有溫暖,飽含年少的倔強、逞強、對內心的守護;鄭易確是正義,他想懲治施暴者,但種種原因不足以讓他能夠使用法律伸張正義,選擇保護被施暴者卻還是做不到,這是現實的無奈,他後來還原事實真相,同樣是正義;男同學的軟弱,同學們的語言暴力;老師學校的忽視;警方的力不從心等等,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完全的支撐起了電影裡的每一個角色。其實從電影整體來看,我覺得人物立的最好的是鄭易。甚至評價到這裡,回頭想想,我覺得這部影片的結構、層次和故事做的不夠,可以更好。從電影結構層次上來看,前期有些散,不看到後面會覺得有些亂;對於校園霸凌的程度不夠,可以更殘酷一些(這些其實我大概知道一些原因,應該還是刪了不少,沒辦法);結局有些溫和但其實對於我來說倒是一個安慰。影片看後的感覺:現實中可能沒有那麼凌厲但卻更為殘酷,影片中的凌厲都是看的到的,現實中的漠視甚至諷刺卻像是理所當然的,更讓身處其中的人感覺到絕望,尤其是,現實中沒有任何救贖,沒有一個小北會給你安慰和保護,被霸凌者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的空間。


小雨ing


個人很喜歡這種真實風格的電影,社會上的陰暗面太多了,應該讓他們暴露在大眾的視野下。

在原著小說中,主要講述了在高三這段特殊的青春歲月,因為一起事故,讓女孩子陳念和男孩子北野互相走進對方的生活,相互陪伴,互相支持的故事!

《少年的你》講述了一起校園霸凌引發的謀殺案。裡面涉及到哪些霸凌呢?被挖家世,被傳黑料,被孤立,體育課被球砸,被圍毆,被拍下剪頭髮和脫衣服的視頻。沒有經歷過類似校園霸凌的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這是不是電影為了藝術效果誇張了?如果我們去檢索一下“校園霸凌”的新聞,就會發現,根本沒有誇張。這還是電影柔化處理的版本。

影片細膩地刻畫出了與校園霸凌的可怕。雖然對於故事是否屬於原創有所爭議,但沒有人懷疑校園霸凌本身的嚴重性——它把校園霸凌拍得太真實了,就連兩樁死亡事件都不能說是誇大。

在這部電影中不僅講述了小北和陳念之間的愛情,更對校園暴力這個一直以來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描述,讓大家更清晰直觀的感受到校園暴力給孩子們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危害。電影的製作方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部電影,給觀眾們的心裡敲響警鐘,儘快重視起校園暴力這個問題,還給孩子們一個乾淨的校園環境。


電影館er


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對陳唸的背影跟拍,她一步一頓不平衡地走著,微微低頭,彷彿時刻在躲避獵捕的“獵物”。這是小北的尾隨視角,也是陳念被折磨到對這個世界都已漠然的心理外化。

也正是這種即便有所防備,卻依然無力招架的脆弱,讓她在胡小蝶死後成為了“THE NEXT”。校園暴力並沒有因為如此慘烈的事件發生而終止,而是匯聚成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新的悲劇,被用排球瘋狂砸、還擊後被推下樓梯,直到發生在校外、漸趨嚴重的人身羞辱……這些不過只是電影中的冰山一角。沒有任何對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只有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傷痕,逼到你必須直視。

像陳念這樣的女生,自己其實並不願去引發關注,但仍然成為了醜聞與傷害的中心。即使她足夠善良、足夠勇敢,與小北的初遇便已說明了這一點。但人們對她的遭遇,習慣了視若罔聞、大事化小,或不予她尊重,或輕輕拂去一切,彷彿什麼都沒發生。

只要一件不合常規的事發生,人們往往不會質問是誰在出錯,只會把矛頭指向製造了“麻煩”的受害者,以“一個巴掌拍不響”之類的理由搪塞。而那些真正不懂得分寸的惡人,卻逃脫了懲戒。《少年的你》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凜冽地展開,哪怕是炎炎夏日,也始終包裹在蕭瑟和冷峻之中,只是偶爾有幾絲殘存的溫暖底色。

陳念並不單純,她聰明得令人心疼。她不是以往同題材影視作品中,那類“全然單純”的被動女主,而是一個複雜的人物形象。

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她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這樣保護,因為之前的隱忍與懦弱,也因母親的欠債自責。而電影的後半部更是對這個人物做了幾次驚人的反轉,從而逼她要面對人性的最終抉擇



小烏鴉說電影


看過《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的朋友,一定會陷入現實的反思中,這部影片揭露了太多我們現實中存在的事實,很主觀的詮釋了孩子成長以及家庭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是一部很有現實意義的片子,如果滿分10分,這部電影拿到9分的成績是實至名歸,可以說這部電影看的時候讓人糾心,回到現實讓人更揪心。

影片簡介

《少年的你》改編自玖月晞小說,導演曾國祥,主演除了我們熟悉的周冬雨跟易烊千璽,還有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劉然、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等,好多都是第一次走進銀幕的學生。這部影片票房成績不算太高,內地累計票房達到了15.45億人民幣,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4分,影片故事值得我們期待。



影片故事背景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學生高中時期發生的故事,面臨將要來臨的高考,同學們都在緊張的複習備考。然而在高考的前夕,一次校園的意外,改變了兩個少年的命運。


主角的性格特徵或許就是故事的源點

影片主人公陳念(周冬雨飾)是一位三好學生,但是她性格內向,比較孤僻,她每天都在努力複習、考上一所好大學是她的目前唯一夢想。然而同班同學的墜樓身亡,打破了之前的一切平靜,為揭露更多的不為人知的事,埋下了伏筆。

街頭的流浪少年也是最善意的一個

一個叫小北(易烊千璽飾)的街頭少年,在一次街頭的群毆中,闖入了她的世界。面對經濟上的壓力,還有一直躲債的母親,陳念始終堅持著這樣的生活。可是校園的暴力與欺凌始終會降落在乖孩子的頭上,走投無路的陳念只能找小北幫忙,小北成了她的保護傘,從此二人開始了他們的奇旅生活。



一場意外

但是邪惡的魔爪始終會找到她們,無情毆打、侮辱,殘忍的傷害拍照,成為了心理陰暗壞學生的取樂之本。但畢竟是稚嫩的心靈,她們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錯誤到底有多嚴重。高考前夕驚慌失措的施暴者最終在請求陳念原諒的時候,發生了意外。


為愛成就少年的夢想

為了讓陳唸完成高考,小北為了她,扛下來所有的責任,是友情還是愛情呢?面對生死依然死不改口,確實讓我們看到了愛偉大。最終二人選擇了釋然,面面相覷,讓我們看到了最純真的少年。

故事通過"校園暴力"這一社會現象,客觀的反映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的系列一問題。深刻的揭露了孩子成長的心理歷程,還有成長路上遇到的坎坷。一方面披露了消極邪惡思想的可怕,另一方面為我們展示了少年時代的純真與真情。曾經的我們都是少年……


以上相關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的分享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討論轉發和吐槽評論,記得點贊哦~


小色吆影


10月31日上午,廈門大學著名教授易中天微博發文實名點評熱映電影《少年的你》,稱“給《少年的你》92分。”該文章一經發布後,在截止目前發稿時間,影片累計總閱讀量已經超過600萬+,轉發量破2萬,評論量9千餘條,點贊量更是高達26萬餘次,甚至還以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但是,經過撤檔,再定檔的影片《少年的你》真的值得易中天在文章中所說的:找不到可以剔之處,才給92分好評的美譽點評呢?

影片是於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一度以上映前7小時45分破億,15小時破2億!31小時破3億!39小時破4億!54小時破5億!3天3時31分破6億!4天7小時36分破7億!5天15個小時票房破8億的成績連續一週問鼎日票房榜榜首,成為了繼國慶檔三強後,又一匹票房黑馬。同時,據可靠消息稱,影片還將於11月份在北美英國上映。

不僅如此,在影片票房持續漸長的同時,該片也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如潮。豆瓣開畫8.7,貓眼保持9.7好評,微博大V推薦度高達98%,幾乎是躋身年度口碑前茅。而即使仍舊有不少網友吐槽該片涉嫌抄襲《白夜行》、《嫌疑人x的身份》,但二刷過該片的我完全不這樣認可,最多就是借鑑,何來抄襲而言。至少在影片《少年的你》熱映的之際,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國產青春片崛起的希望。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頂級流量偶像出演的電影,但同時,該片又是一部敢於直面校園霸凌事件,現實主義題材,類似去年叫好又叫座的《我不是藥神》的良心力作。整部影片完成度非常高,節奏流暢,演員情緒飽滿而真實,都已將自己代入到了人物中,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和認可。

特別是周冬雨這次簡直太好,炸裂影后級別的演技,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影片幾處細節都做出了微表情的層次感,人物形象又不只是單一忍耐,幾處情緒爆發讓人物形象豐滿,鮮活而可信。尤其是哭戲,演得真的超有代入感。

不過最值得一提的還得是易烊千璽。其本身說話略含著的拘謹感在電影臺詞裡全變成了訴說感,自然真切,鏡頭裡情緒自如生動,真不像新人演員。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到此次電影《少年的你》中的小北,他一度用實力演繹證明了自己,贏得觀眾認可,獲得業界人士好評以及眾多導演青睞,真的是未來可期!

另外,除了主角實力擔當,其實幾位配角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唯一的反派魏萊表現非常搶眼,令人“恨之入骨”!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叫周也,她的眼神很多變,第一次看到這個角色時,我都被迷惑了,眼睛裡都是天真無辜,但轉眼就變得狠辣無比、令人害怕。美中不足的是,這個角色還不夠立體,沒有無緣無故的惡,導演只交代了她的精英父母對她的嚴厲,而且只用了很少的語言和場景來表現,如果再多用一兩個場景,說說魏萊的情況,比如父母如何嚴厲,她是否是“偽留守少年”等等,相信這個角色會更豐滿。

最後,不得不說,電影確實還是存在著一些bug的。比如電影設定的2012年,微信還沒有那麼普及。另外,在成績不錯的高三,尤其是復讀學校,對學生帶手機把控得非常嚴。那麼,電影裡,全班同學不僅帶了手機,而且在教室裡玩手機、群聊天的場景其實是不太符合常理的。不過瑕不掩瑜,完全不影響觀感,更不會有出戏的感覺。

滿分100分的話,在我這,我給電影打了95分,不怕他們驕傲。





經典港劇視頻


看完了,想說點什麼呢。先說電影本身好了。一直一直期待的電影,曾經有些絕望怕它真的上不了了。還好,等一個冬天,等一個你。等到了,今天下午開始,心臟跳的很快,眼淚直往外冒,究竟是什麼樣的情緒,我還真是摸不透。隨手點的電影院,真的好偏啊,卡點進去的。

真的等到你了,坐進影院裡才覺得很真實「There was a playground.

There used to be a playground.

There is a playground.」

was和used to be都是曾經的意思,區別是 used to be 比was多了失去樂園的感嘆。開頭是這幾句英文,重複了好多遍好多遍。然後是兩個主演的笑臉。陳念,小北。笑容裡包含太多了,不知道為什麼,原來只是剛開始的一個笑容也會紅了眼眶。一個跳樓自殺開頭,做惡者受害者旁觀者到底誰對誰錯啊,校園暴力直接被血淋淋的剖析出來。一邊是陽光明媚鋪面迎來的青春荷爾蒙。一邊滿臉是血,拳頭暴力相沖。我們不一樣,你太乾淨了,你不懂。

會有人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嗎,我不認識他,她。因為他們是少年,他們敢。被抓的眼神眼淚糊的我快看不清楚了,被摁在地上,我歪了歪頭繼續盯著小北的眼睛。拼命的狠和下了狠的決心。原來眼睛真的會說話。沒想到今年最浪漫的場景是審訊的時候兩個人的拼命否認。漏洞百出,你以為你很聰明,在大人眼裡不過是小孩子的把戲。最後我們互相救贖吧。我真的真的真的很佩服演員。三分鐘無臺詞眼神飆戲,把你最心底的情緒全部挖出來。幾乎是貼著臉的拍攝,點頭,搖頭,點頭,搖頭。哽咽,抽泣,大哭。挑眉皺眉,抽動嘴角。最後再微笑微笑微笑。一起面對吧,再來一次的話?我希望沒有如果和再來一次。說了永遠跟在你身後就在你身後,不說話,笑著看著你,你走我就走。

最後,There was a playground. There used to be a playground.There is a playground. 有點聽不懂好像有能聽懂什麼。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變成了永遠的承諾。

千言萬語我想說句感謝,有時間一定要去看少年的你。





元英說電影


少年的你,是非常值得一看。看完後也是引的人深思。我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以下幾點:

1.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所反應出校園的欺凌事件,對於社會學校都是值得大眾去關注的事情,對於一個孩子的未來成長甚至人格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2.這部電影所反應出社會各個關係的關注點。社會,家庭,學校,法律,四個關係的相互聯繫。社會大眾人群對於學生所關注的點在於學生成績,學生大學;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極為深刻的;學校只關注著學生的成績標準,學校的升學率,對於學校所發生的事情一致認為低調處理;法律的不全,社會發展的迅速,所導致的社會問題也是不斷的湧出,需要不斷的完善。

3.撇開理論,這部電影就猶如電影《我不是藥神》所反應的社會問題。更加的呼應著法治的不斷健全,也是呼籲著社會,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生活,心理關注要重視.

4.對於電影演員的演技而言,使我對於小鮮肉的印象有著很大的改觀,簡直是演技大爆發啊!對於人物性格,人物舉動也是表演的很到位。給人感覺不是很僵硬的那種。

總結而言,這部電影是想當不錯!






影視酷劇場


貫穿整部電影,除了沒有成為這幾年墮胎青春、矯情青春電影的附庸,更在於:它敢直面當今校園中最為幽暗、敏感、沉重的題材——校園霸凌;並且將它擺在了手術臺上的聚光燈下,讓大眾剖析。就圍繞校園欺凌這個主題而言,這才是中國真實的中學校園,我們每個人都類似的經歷過,感受過,放縱過,校園它並不是只有青春和活力、激情和夢想,還有大量的陰暗和痛苦。

真實的校園霸凌比起影片裡更加的過之而不及,絕不是隻有幾個學生聯合起來欺負其他個體,它更像一個小黑社會,一群組織的少年涉黑犯罪的萌芽狀態,學校的壞學生分成數個幫派,每個派系都和校外的流氓地痞混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不斷吸納更多人加入其中,派系之間通過暴力爭奪地位,對於他們看不順眼的普通學生則可以肆意欺辱。

我想很多學生,被霸凌後的影響會一直的存在性格里,至少我是這樣,感同身受。也會想起當年如果鼓起勇氣反抗,可能也不會留下陰影,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如某偉人所說: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影片裡代表“正義”的警官鄭易,雖然很想把逼死胡小蝶的那幾個兇手繩之以法,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只好靠睡覺來選擇性地逃避,這難道不是莫大的諷刺嗎?胡小蝶和陳唸的一生都被校園霸凌給毀掉了,可誰能為此負責?

難道每一個遭受校園霸凌的學生都要像陳念那樣通過毀滅自己的方式才能徹底地得到解脫?這樣的代價太沉重了。雖然法律賦予人人平等的權力,但我還是要說句極端的話:憑什麼要讓我們和這群渣滓同歸於盡?值得嗎?

當然影片最後還是給出了希望,近年來關於打擊校園霸凌的法律法規已經越來越完善,長大後的陳念雖然給不了自己受霸凌的學生太多的幫助,但她依然陪著學生走完回家的路,後面的小北依然如影隨形地守護著他們,這對於他們,已經夠了。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如他們為抵制校園霸凌再做點什麼,那對於整個社會,也就夠了。



胡糊愛電影


值得一看,首先易烊千璽,我很喜歡,說起易烊千璽,還是被我老婆帶著喜歡,她是忠實的阿姨粉,聽過他的歌,不錯,都很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感覺,包括參加的綜藝節目,都是一個非常努力敬業的少年,非常符合這個電影的人物形象。

再說回電影,

第一電影有深度,中國講述校園暴力的電影不多,以前看過悲傷逆流成河,感覺給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對女主有點印象,其他演員就不太記得住,不過作為類型片的開拓者,已經很不錯了,再第二部看的就是少年的你,給我印象非常深刻,首先人物刻畫的好,千璽的人物感覺就在身邊出現過,人痞但心不壞,周冬雨也是,作為一個想逃脫現狀往前衝,但被現實枷鎖有點無能為力的小女生,特別能引起共鳴。

第二人性描述到位,首先欺凌者對弱小的欺凌,拉幫結派,有的人為了不被欺負而走上戰隊,欺負別人的路子,但她內心是善的,至少是偽善,她並不想欺負人,還有欺凌者只是外表剛強,其實欺軟怕硬。而小混混看似壞,內心卻存著善。

第三演員演技強,代入感好,開頭結尾劇情反轉都是處理到位,導演功底很深。


義雷少90


我覺得《少年的你》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劇,可以打8分。主觀的說,看的時候很入戲,能被觸動,被主人公的命運牽著走,看完也有思考。客觀的說,它的好看和成功提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其視角和關注點超越了大多數青春片。青少年霸凌題材目前市場上比較少見,這部片子卻將目光聚焦這一塊,而且從一個女孩講起,抽絲剝繭,為觀眾呈現了青少年青春殘酷的一面。相比於其他青春片總是講述墮胎、三角戀、車禍以及無病呻吟的青春疼痛,這部片子具有現實意義。

 

2、選角合適,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十分能打動觀眾。周冬雨作為金馬影后,這次比《七月與安生》相比更有進步,炸裂般的哭戲非常感人。易烊千璽作品不多,但在這部影片裡與周冬雨配合產生的化學反應,讓人十分驚喜。陳念和小北,這兩個熒幕人物,在青春片歷史上劃下了濃重的一筆。

 

3、看完引人思考。一是思考家庭教育,什麼樣的家庭養出霸凌者魏萊?什麼樣的家庭造成被霸凌者陳念?如何避免悲劇。這種思考正好反映了這部電影塑造的人物成功,觀眾看完才會去思考人物的命運。

 

最後,這部電影是有瑕疵的,一是在講述故事時,霸凌和青春愛情用力均勻,主題不夠清晰,其實細究起來,令人關注的霸凌也沒講透,沒深究,青春愛情用的力也不夠,什麼都想講的後果一定是什麼講的也不夠好不夠深,如果專注霸凌,或者專注殘酷青春,應該會更好一些。二,深陷抄襲風波,影響了口碑。評價這部電影好是建立在它確實是原創的基礎上,是建立在我看到的電影本身來說的,我不知道它是否抄襲,若為抄襲則是另一件事了,要另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