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新增6億債無法按期兌付,生物質第一股*ST凱迪退市風險加大

記者 | 徐寧

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39.SZ,*ST凱迪)又多了一根壓彎自己的稻草。

12月12日晚,*ST凱迪公告稱,公司於2016年12月15日發行的6億元“H6凱迪03”債券將無法按時兌付。

*ST凱迪稱,因公司目前資金週轉困難,不能按期兌付該債券的本金及債券利息,其會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儘早完成本金及債券利息的支付。

截至12月3日,*ST凱迪的逾期債務高達179.32億元,約是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九倍。

截至11月底,*ST凱迪總計被凍結賬戶達193個,申請凍結金額達116.71億元,被凍結賬戶餘額為0.5億元。

2017-2018年,*ST凱迪已連續兩年虧損,且均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今年5月,*ST凱迪已暫停上市,若今年繼續虧損,公司將被迫退市。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ST凱迪已虧損14.23億元。

處於退市邊緣的*ST凱迪,至今已上市20年。它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

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發佈的201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企業排名中,*ST凱迪的發電裝機規模位居榜首,一度被稱為“生物質發電第一股”。

自2014年起,由於大規模收購,*ST凱迪負債急劇上升。去年5月,*ST凱迪發生了中票違約,生物質電廠資金鍊斷裂,債務危機爆發。

今年5月21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凱迪生態開展司法重整工作相關事宜的提案》,*ST凱迪啟動司法重整工作。

11月26日,*ST凱迪召開今年第一次股東大會。會上,*ST凱迪前董事長陳義龍公開表示,公司仍有巨大重整價值。他認為,公司尚有55億元資本公積存量,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的風能發電業務及大量林地,能回籠大額資金。

為正常推進凱迪生態的司法重整工作,監管部門給出的意見為,司法重整的前提是要核實清楚,公司大股東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資金佔用問題。

但陳義龍在股東大會上公開否認*ST凱迪存在大股東佔用資金情況。他表示,債務危機是由前幾年公司的管理層欺上瞞下,內部尋在巨大腐敗所導致。

陳義龍表示,債務危機爆發前的三年間,*ST凱迪的融資增量約200億元,其中,只有三成用於公司生產、建設和經營,其他部分都在空轉。目前,公司正在清查賬目。

陳義龍也是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長。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是*ST凱迪的最大股東,持股29.08%。

去年8月,陳義龍曾在*ST凱迪債務危機爆發後,重返該公司擔任董事長,主持公司重整事宜。

今年11月4日,陳義龍因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已辭去*ST凱迪董事長、董事公司董事會下設委員會委員以及總裁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