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12月11日上午,由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大學、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門頭溝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會、中國民主同盟門頭溝區工委、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宋慰祖,北京大學副秘書長、統戰部部長張曉黎,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劉洪昌,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慶兆珅等領導分別為本次論壇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論壇由北京市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貴清、中科院地理自然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譚傑主持。出席本次論壇的還有魯安懷、雷興山、衛奇、周國興、李培軍、郝守剛、趙朝洪、張寶秀等近百餘位專家教授和文化學者。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呂厚遠,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宇飛,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李明德,門頭溝區齋堂鎮鎮長謝曉東,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廣林,分別從“東胡林人”遺址在旱作農業考古中的價值、應用以及研究、利用、文旅研學等方面做了主題報告,並論證“東胡林人”遺址申請成為北京市和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對推動“門頭溝區的區域經濟發展以及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此次論壇的召開以“旱作農業發祥地,中華農耕文明源”為主題,通過研討“東胡林人”農業發展歷程,確認“東胡林人”遺址為北方旱作農業發祥地,體現在文化考古中的重要歷史價值。並宣傳提升“東胡林人”遺址和永定河文化帶的文化價值。通過專家們的立論和倡議,加快“東胡林人”遺址申請成為北京市和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步伐。

第三屆“東胡林人”論壇在北京門頭溝龍泉會議中心舉辦

論壇得到了人民網、央視網、光明網、北京電視臺、門頭溝區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北京商報、勞動午報、北京青年報等50餘家媒體平臺的關注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