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視頻」緊盯三重工作 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煙臺時刻12月21日訊(融媒體記者 萬瑞鵬 李俊鋒)2019年,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區域競爭帶來的新挑戰、新壓力,煙臺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100項“三重”工作為抓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龍口市政務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市民翟漢柏正利用自助機打印不動產證明,從錄入個人信息到打印證明,只用了三十秒。而就在幾個周以前,辦理這樣的手續,還需要攜帶紙質材料到窗口排隊提交申請,流程十分繁瑣。翟漢柏對記者說:“機器太方便了,有了這個24小時查詢機,不用等著上班點過來時候上窗口去排隊查詢了,而且服務特別快。”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引入智能終端,提供便利服務,這是龍口市再造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率的改革舉措。今年,龍口市按照全市不動產登記改革的部署要求,通過數據整合共享、服務優化集成等措施,推出了企業“綠色通道”、手機掃碼繳費以及不動產登記業務二維碼告知單等一系列便民惠企新舉措,營造了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龍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綜合科負責人張瑩告訴記者:“我們以數據多跑腿,換來了辦事群眾少跑腿的便利,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放眼2019,改革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力度之大、覆蓋之廣前所未有。今年,煙臺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流程再造實施方案,聚焦涉企審批、為民服務、城市管理、項目落地等領域,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辦”;今年,煙臺市積極搶抓自貿區建設機遇,創新實施“中日韓跨國審批”、海關“兩步申報”通關、資本項目國際收支便利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今年,煙臺市在全省率先啟動省級以上園區改革,煙臺開發區機構數量精減合併至10個,員額總數壓減1/2以上,重新釐清行政職能與市場運作的邊界;今年,煙臺市完成市縣兩級內外資招商工作職能整合,圍繞智能製造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立了8個招商專班,設立京、滬、深3個招商點和日本、韓國、香港三個境外經濟合作中心,一體化招商、專業化招商格局已經建立。

如果說改革為高質量發展破除了體制機制障礙,那麼調結構則為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今年以來,煙臺市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數字創意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從頂層設計、政策支持、創新驅動、項目保證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鏈式培育、集群發展。在煙臺開發區泰和新材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生產新研發的對位芳綸材料,這種材料強度比鋼絲還高,但重量卻只有鋼絲的五分之一,可大大降低5G光纜的架設成本。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煙臺泰和新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千里說:“如果把光纖比作5G光纜的神經的話,那麼我們對位芳綸這種材料就是它的筋骨,這樣保證5G信號傳輸更穩定,由於它取代了傳統的鋼絲,這樣它架設的距離會比以前延長兩到三倍,這樣更有競爭力。”像這樣的高新技術材料,泰和新材每年都會研發出十幾種,市場前景廣闊。為了培育扶持企業,市區兩級幫助泰和新材申報了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並在項目土地平整、手續辦理、配套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務,全力推進總投資80億元的泰和新材規劃了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園建設。

煙臺開發區重點項目工程推進中心督查考核處處長冷義表示:“場地平整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就著手和項目企業對接。瞭解項目相關情況,給他提供一些諮詢和服務,2月份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它整個場地平整的需要,270萬立方場地平整回填工作,一天就是9萬方。”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不僅僅是煙臺開發區,今年以來,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聚攏、快速崛起的號角正在我市各地吹響。前不久,總投資20億元的遠景海陽海上風電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規劃建設主機、輪轂、塔底平臺、電氣預處理等4條生產線,主要用於生產海上智能風機,預計年產能可達300套。這是繼核電之後,海陽市打造新能源產業的又一重要板塊,也將為海陽市“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建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據遠景能源經營發展副總監盛進介紹:“計劃分三期建設,預計四到五年能夠完工,整個項目投資15到20個億。建成後將具備年產150萬千瓦以上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產值超過百億,年納稅超過5億元,能夠拉動當地就業3000人以上。”海陽市核電工業園區管委副主任董德合表示:“我們將以遠景項目開工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為項目服務的力度,成立工作專班,推動項目全力開工建設。同時我們將圍繞海上風機產業鏈,進一步加大招引項目的力度,力爭短時間內落戶2至3個項目到園區,為海陽打造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城市貢獻我們的力量。”

2019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百項“三重”工作強力推進、勢頭良好。萬華二期、山東裕龍煉化、東方航天港、中國海工北方總部等事關煙臺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進展順利、濰煙高鐵、機場二期、老嵐水庫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快速突破,海上世界、幸福新城、八角灣等“九大片區”競相發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6883億元、利潤396億元,位居全省第2、第1位。科創型企業爆發式增長態勢,瞪羚企業總數達21家,隱形冠軍企業總數達48家,新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42家。100項重點民生事項41項已完成,58項按計劃推進。在近日發佈的《2019中國內地及港澳臺100座城市宜居指數排名》中,煙臺市喜登榜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