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烟台时刻12月21日讯(融媒体记者 万瑞鹏 李俊锋)2019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区域竞争带来的新挑战、新压力,烟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100项“三重”工作为抓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龙口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翟汉柏正利用自助机打印不动产证明,从录入个人信息到打印证明,只用了三十秒。而就在几个周以前,办理这样的手续,还需要携带纸质材料到窗口排队提交申请,流程十分繁琐。翟汉柏对记者说:“机器太方便了,有了这个24小时查询机,不用等着上班点过来时候上窗口去排队查询了,而且服务特别快。”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引入智能终端,提供便利服务,这是龙口市再造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的改革举措。今年,龙口市按照全市不动产登记改革的部署要求,通过数据整合共享、服务优化集成等措施,推出了企业“绿色通道”、手机扫码缴费以及不动产登记业务二维码告知单等一系列便民惠企新举措,营造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龙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综合科负责人张莹告诉记者:“我们以数据多跑腿,换来了办事群众少跑腿的便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放眼2019,改革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力度之大、覆盖之广前所未有。今年,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流程再造实施方案,聚焦涉企审批、为民服务、城市管理、项目落地等领域,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今年,烟台市积极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创新实施“中日韩跨国审批”、海关“两步申报”通关、资本项目国际收支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省级以上园区改革,烟台开发区机构数量精减合并至10个,员额总数压减1/2以上,重新厘清行政职能与市场运作的边界;今年,烟台市完成市县两级内外资招商工作职能整合,围绕智能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8个招商专班,设立京、沪、深3个招商点和日本、韩国、香港三个境外经济合作中心,一体化招商、专业化招商格局已经建立。

如果说改革为高质量发展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那么调结构则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今年以来,烟台市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数字创意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创新驱动、项目保证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式培育、集群发展。在烟台开发区泰和新材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新研发的对位芳纶材料,这种材料强度比钢丝还高,但重量却只有钢丝的五分之一,可大大降低5G光缆的架设成本。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烟台泰和新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千里说:“如果把光纤比作5G光缆的神经的话,那么我们对位芳纶这种材料就是它的筋骨,这样保证5G信号传输更稳定,由于它取代了传统的钢丝,这样它架设的距离会比以前延长两到三倍,这样更有竞争力。”像这样的高新技术材料,泰和新材每年都会研发出十几种,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培育扶持企业,市区两级帮助泰和新材申报了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并在项目土地平整、手续办理、配套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全力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泰和新材规划了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烟台开发区重点项目工程推进中心督查考核处处长冷义表示:“场地平整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就着手和项目企业对接。了解项目相关情况,给他提供一些咨询和服务,2月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它整个场地平整的需要,270万立方场地平整回填工作,一天就是9万方。”

「视频」紧盯三重工作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不仅仅是烟台开发区,今年以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聚拢、快速崛起的号角正在我市各地吹响。前不久,总投资20亿元的远景海阳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规划建设主机、轮毂、塔底平台、电气预处理等4条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海上智能风机,预计年产能可达300套。这是继核电之后,海阳市打造新能源产业的又一重要板块,也将为海阳市“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据远景能源经营发展副总监盛进介绍:“计划分三期建设,预计四到五年能够完工,整个项目投资15到20个亿。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万千瓦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产值超过百亿,年纳税超过5亿元,能够拉动当地就业3000人以上。”海阳市核电工业园区管委副主任董德合表示:“我们将以远景项目开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为项目服务的力度,成立工作专班,推动项目全力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将围绕海上风机产业链,进一步加大招引项目的力度,力争短时间内落户2至3个项目到园区,为海阳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

2019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百项“三重”工作强力推进、势头良好。万华二期、山东裕龙炼化、东方航天港、中国海工北方总部等事关烟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潍烟高铁、机场二期、老岚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快速突破,海上世界、幸福新城、八角湾等“九大片区”竞相发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883亿元、利润396亿元,位居全省第2、第1位。科创型企业爆发式增长态势,瞪羚企业总数达21家,隐形冠军企业总数达48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2家。100项重点民生事项41项已完成,58项按计划推进。在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00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中,烟台市喜登榜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