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港媒:量子計算競賽已經打響 對人類社會將產生重大影響

港媒稱,量子計算領域的競賽已經打響。谷歌一支研究團隊宣佈取得技術突破,引起世界關注這個問題。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日報道,人類大腦已知的這個最微小的領域對國家安全、商務、醫學、武器以及與計算機和網絡相關的幾乎一切事物都有重大影響。這是因為量子計算在速度和功率方面有望比現有最大超級計算機還要高出多個數量級。難怪中國、美國和歐盟都在激烈爭奪這個高科技“必殺技”。

報道稱,谷歌的成就主要在於建成了“西克莫”量子計算機,可在3分20秒內完成隨機取樣計算。谷歌宣稱,面對同樣的問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的“頂點”超級計算機——全球功率最高的超級計算機——大約需要1萬年才能解決。不過,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對此表示異議,它說只需略加調整程序,“頂點”超級計算機就能在2天半之內解決同樣的問題——涉及證明一組數字是否隨機分佈。但是,這等於默認了量子計算的強大能力。其實它還要更加強大,因為每一個處理器都攜帶更多信息。

報道指出,美國政府並不樂意把這一切交給隨心所欲的企業去做。至少,聯邦政府正在實施兩項計劃,精簡和協調量子計算及其他與量子相關的私人與公立研究項目。這些計劃旨在制定國家戰略,確保美國維護技術領域的霸主地位。

報道還稱,中國也在量子領域不斷尋求突破。按照中國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量子計算機已被列入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

報道認為,現在猜測誰會“贏”還太早,儘管勝利也許並非評判這樣一種複雜技術的恰當方式。但是,這場技術競賽很可能改變我們已知的計算——和我們的世界。(編譯/鄭國儀)

港媒:量子计算竞赛已经打响 对人类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這是當日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總控中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